四届教学创新大赛背后的真相:好老师的四大迹象

文摘   教育   2024-11-11 16:00   天津  
平时和同事聊天,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老师认为自己科研做得不够好,觉得这可用论文和项目来量化。但是绝大数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感觉良好,鲜少有人愿意直面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原因在于教学的优劣难以像科研那样被明确衡量和验证。
高校教学创新大赛,按照官方的说法,是“高校教师教学的奥林匹克竞赛”,按理获奖老师都是妥妥的教学高手。但这个大赛已进行了四届,已有很多老师获了大奖,这些老师是否都是好老师,也许不少人内心存疑。
那么,高校教学创新大赛能证明自己是好老师吗?
答案是:有可能。
但要证明,真有点难
这里尝试从创新大赛角度,说说好老师的四个迹象

01

迹象1  想清楚什么是好老师?


这个问题难回答。

存在好老师到底是科研好还是教学好的争议,这个问题的关键取决于我们做的是什么科研,别的不想多说。倒是科研对教学创新到底有什么用?或者科研成果对教学创新大赛获胜具体有啥用?我很想多说一点,因为这个问题,不管我作为参赛老师,还是评委,实际体会较多,篇幅所限,另做专题讨论。

习总书记用用“四有”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来定义“好老师”,的确从思政层面全面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好老师”这个问题。

教育部吴岩副部长(当时为司长)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闭幕和总结大会上用“中国金师”来进一步阐释中国好老师。提出“中国金师”的四个条件。

吴部长还特别对“五术精”进行了论述,确实对做好新时代好老师有实际指导意义。感觉这些标准都是对大师的要求,不但要做经师,还要做人师,古今中外,这样的人有几?

每位老师只可能在某些方面做得好,很难成为面面俱到的大师或圣人。所以,中国金师也好,大师也罢,对绝大数老师,只能作为一种理想,或者是努力的方向,或者体现国家对思政的要求。
理想必须面对现实。
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证明自己是现实中的好老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认为学生满意的老师就是好老师。于是在大赛中用各种定量数据和定性资料来证明自己是好老师。这个比较靠谱,但有局限性。
有人用各种专家评价、教学成果、教学获奖或名师头衔向评委专家证明自己是好老师。这些都很好,但须谨慎,可能引起专家的抵触或反感。
将学生和专家评价相结合,效果会更好。当然,最好的方式是社会评价,给出人才培养和雇主评价指标,比如不少参赛老师说自己的教学提高了学生就业率,这似乎很好,但很难提供直接证据。
我有一个简单、朴素的想法:能上好每一节课的老师就是现实中的好老师。其实,不管是做一个老师、参赛选手,还是大赛评委,我都视之为最底层的逻辑,或者第一性原理。
吴部长希望教学创新大赛成为全国教师的奥林匹克盛会,让更多中国金牌高校老师从中脱颖而出。
基于此,这里想讨论的更现实、更具体的问题是:创新大赛能证明获胜老师是现实中的好老师吗?或者换句话说,你如何在大赛中让评委专家相信你是好老师?这是大赛胜出的关键。

02


迹象2 上好两节课


好老师一定能上好两节课,连两节课都上不好的老师肯定不是好老师(可能有老师有异议,请回到好老师的定义)。
实录视频,要求为参赛课程中两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就是两节课。这部分首届大赛占总分的50%,第二到第四届40%,可以说决定比赛的成败。
我前面的分享中提到过一个案例,是做某省省赛评委时遇到的一位参赛老师,他是长江学者,学术成果巨多,他在课程实录中引入许多自己的科研成果作为教学素材,其实,许多老师都在这么做。但这位老师的厉害之处是把他的学术成果转化成本科生能懂的语言,深入浅出,把若干本来枯燥无味的学术问题,讲得引人入胜,颠覆了我过去教学与科研不可都牛的错误认知。所以,作为评委,我果断地打出了该省的最高分。
还认识一位小白老师,她基本上并没有主讲过参赛课程,只是作为助教参与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也根本没啥学术或教学成果,只是课程实录的两节课做得不错,最终也获得国赛讲师以下组三等奖。于是,有人觉得这个大赛不客观,这里不讨论。我只想说,有哪个比赛比这个更客观呢?整个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成果奖就很客观吗?至少它没有课程实录这一项,获得教学成果奖的老师不一定讲课好。当然,每个奖项都有自己的初衷。
课程实录占比高的好处是增加了这个比赛的客观性。虽是只有两节课的视频,不能代表你的每一堂课都这样,但基本上可以看出你平时上课的风格和教学效果。个人认为,这是这个比赛含金量比较高或者比较实的部分。
最近和教创赛领域的一位发起人闲聊,他设想未来教创赛规则可能改变,比如想冲国赛一等奖的老师,需把整门课的所有视频都上传网上,随机抽两节课由专家评审。这个操作起来可能有点难度,但我觉得可探索,可模仿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评审的做法,这样,便于真正优秀的课程可以在全国分享和推广,放大大赛的辐射作用。
我认识的一些科研小牛,或者有名、有头衔的教学专家参加这个比赛,就在这个环节吃了亏,实录经不起考验。我首届参赛用的两个视频是三年前就录好的,不是针对这个比赛,其实我当时上课录了多个视频,只是从中选出两个符合参赛要求的罢了。作为首届参赛老师,我在这个环节应该是省了力。
所以,实录视频最好能证明参赛教师平时上课的实际状况,否则,就有作秀或纯粹表演嫌疑。作为评审专家,我若感觉比赛只是在作秀,一定不会给太高分的。
课程实录何时录制倒无所谓。但提前了解比赛规则并尽早录制,会让你在比赛过程中更加从容,更能把握比赛的节奏。这里,再举个例子。第二届大赛我指导一位非常优秀的年轻教授,我感觉她不错,她也入围了省赛,但没想到网评阶段就被淘汰。后来我和她一起分析原因,就是课程实录太仓促,刚好遇到疫情,只找了九个学生,虽然互动较好,但明显不能反映平时上课实际。按照规则,网评满分为60分,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就占40分。结果可想而知,真的很遗憾!
关于课程实录,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大赛中胜出,涉及许多关键问题和细节,过去我也做过许多专题分享,有机会可做一对一交流


03


迹象3  学会反思
我平时上课有个习惯,每次上完课,只要有想法,会随手记下来,或直接在ppt中标注。若遇到某次课感觉效果较差,反思会多一些,比如学生今天表现为什么这么差?哪些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哪些是老师造成的?比如老师今天的状态或心情不好。哪些是内容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班级教学效果迥异?如果是因为内容陈旧,我会在下次上课前及时更新.....
这些习惯不但让我平时上课收获很大,而且让我在创新大赛中受益良多。最重要是,让我觉得教学创新并非想象的那么难,那么伤脑筋,只是平时多积累而已。仔细回想一下,我不记得在教学创新报告中所总结的哪一项内容或方法是比赛突发奇想或者临时拼凑的。
从本质上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就是对平时教学的一种反思和凝练。这部分虽然只占20分,但对比赛成功也很关键。这个能证明什么呢?怎么才能得高分?评分标准里会讲很多,很多老师只是在机械解读标准,真正的专家是能看出来的。


其实,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最重要就是你的教学痛点(真问题)与解决方案是否匹配及教学成效。这里不过多展开。这些年,我也为此进行过多次专题讲座。这里再强调一点,就是创新报告尽量从具体到概括,避免空洞,言之无物。注意!你需要为你所提出的每一个论点提供直接或间接证据。否则,尽量不提出这个论点更好。
创新报告必须体现你对平时教学不断反思的能力,否则,创新报告很容易变成教学成果罗列,或者是一种同质化、千篇一律的理论概括。这会产生负面的连锁反应,评委可能会因此质疑你的课程实录,认为讲好一两节课只是表演,难以说明你是好老师;现场汇报只是一种总结式广告,广告好并不能说明你教学好。
这里特别想对年轻老师说的一点是,即使你现在面临的教学问题很多,或许教学与科研角色冲突严重,甚至有时认为自己不适合教学,但我的个人经历让我坚信,教学反思能力首先可以帮助你突破教学生涯的瓶颈期,然后不断挖掘教学潜力,度过教学职涯的倦怠期,最终让你成为一位真正的好老师。
这些年,我评审了成百上千位老师的创新成果报告,一直寻找眼睛一亮的感觉。现在冷静想想,对平时教学的持续反思能力,可能是你在大赛中面对众多优秀老师显得与众不同或胜出的秘密武器。


04


迹象4  学会现场沟通
教与学本质上是一种沟通。
学术思维或专家思维往往会阻遏沟通,尤其是与作为本科生小白的沟通。这个往往是当局者迷,不管是高校还是企业,都存在大量这样的专家型人物。我过去在企业工作经历中遇到过许多工程师或专家,没法和客户、老板或其他部门同事沟通,也是这个意思。
其实,这种情况是难免的,所以通常情况学术论坛只能是小圈子的事,圈子稍微大一些,可能就是鸡和鸭的对话。
教学创新大赛的现场评审阶段,参赛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专家评委依据选手的汇报进行不超过8分钟(前三届为10分钟)的提问交流,满分为40分。这个要求对老师来讲,本来小菜一碟,但很多老师在这个环节出问题,最大的挑战是评委都来自不同的专业,所以汇报和问答很容易变成鸡和鸭的对话。
很多参赛的学术牛人在这个环节吃了亏。这个需要多练,多请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同事提意见。遗憾的是,这些事情许多老师不愿干,爱因斯坦更不愿干,但我们不是爱因斯坦,写这么多也是为了帮助老师们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所以希望参赛老师委屈一下:学会与不懂你课程或专业的人进行有效沟通。

其实,作为老师,本身就需要与不同水平的学生沟通,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以我教的创业课为例,第一节课我一般会首先会问学生“谁想创业?”,通常举手的寥寥,想创业的人太少,5%都不到;接着问“谁不想创业?”,通常举手的会有几位,有时不想创业的比想创业的多;最大的挑战来自大部分学生的沉默或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想创业。进一步追问“若不想创业,想干点什么?”,通常的回答还是不知道。这种挑战远远大于面对七个专家的情况。
参赛老师都很清楚,现场汇报是教学创新大赛中唯一的一个与评委面对面沟通的环节,虽然只有23分钟(第四届汇报15分钟+评委问答8分钟),但占40分。同时对现场评委来讲,也是判断你是否为好老师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第二届大赛我指导的一位资深教授非常有望拿到国赛一等奖,现场决赛后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说不行了。我问为啥?才知道是有两位评委说她的创新汇报过度包装,我帮她分析可能的深层原因是沟通细节不当,造成现场失控,她非常赞同。不管怎样,未能如愿,有些遗憾。
以上点滴体会,盼对大家参赛或成为好老师有启发。

温馨提示:若需“一对一”教学创新大赛指导,请加“肯学君”老师微信。


一对一指导内容:


  • 总体教学设计和赛道选择(专家视角:如提供总体教学设计思路和选择合适赛道的建议)
  • 教学大纲提升评委视角:按照总体教学设计,完善大纲关键点及细节)
  • 课堂实录教案优化(学生视角:提供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的具体教学实施思路,支撑总体教学设计,体现“两性一度”)
  • 教学创新报告打磨(评委视角:标题凝练、痛点挖掘、方案匹配、成效突出、细节完善)
  • 现场PPT汇报与问答演练评委视角:标题再凝练、提纲再对标、教学再设计PPT优化、多元沟通训练、问答预演
 欲知详情,点击下面链接:
教学创新大赛1对1指导+沉浸式工作坊纲要


如果该文有启发,请给肯学君来个点赞、在看收藏分享,星标/置精彩内容不错过

肯学君
聚焦“教创赛、一流课程及教学创新”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