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寂寞的一首词,末尾一句曾火遍大江南,你一定听过

文摘   文化   2024-09-08 12:30   福建  


点击上方“诗心词韵”关注我们吧!
于烟雨朦胧间,相思绘就了一幅幅旖旎画卷。李白轻吟“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道尽了隔山隔水难相见的哀愁;李商隐则叹“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相思成灰,情深不寿;而秦观笔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虽言距离非阻,却也难掩那份渴望相依的深切相思。在这缠绵悱恻中,欧阳修以笔为媒,云雨之词,含蓄间藏着大胆,克制之下,是千年不灭的香艳与深情。


在那悠长的历史长河中,孤独,如同一幅幅淡墨轻染的水墨画,静静地铺展在岁月的宣纸上。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笔下,这是孤独者的坚韧与超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笔下,此乃孤独者的浩渺与苍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则是孤独中的淡泊与自适。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坛的璀璨星辰,他的光芒穿透了千年的风霜,依旧温暖着后世的心房。

《宋史》赞其“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

黄庭坚则言:“东坡文章妙天下,其书殆与之俱”;

而林语堂先生更是在其笔下,将苏轼描绘成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提及苏轼的寂寞,不得不提那首《卜算子·黄州慧定院寓居作》,这是一首在逆境中绽放孤独之美的词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宋·苏轼卜算子.黄州慧定院寓居作

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正是取自末句的“寂寞沙洲冷”,更是火遍大江南北,成为了无数人心中共鸣的旋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开篇即以一幅清冷幽静的画面映入眼帘。

残缺的月亮高悬于稀疏的梧桐之上,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只余下时间的滴答声在空旷中回响。


这“缺月”与“疏桐”,不仅描绘了自然之景的孤寂,也隐喻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不完整。

月之缺,如人之憾;桐之疏,似心之疏离。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此句中的“幽人”,正是苏轼自况。

他独自一人,在夜色中徘徊,那份孤独与寂寞,无人能解。

而“缥缈孤鸿影”,则是以孤鸿之形,写幽人之神,鸿雁的孤独飞翔,恰似词人内心的漂泊无依。

那缥缈的影子,既是孤鸿,也是词人自我形象的写照,两者相融,意境深远。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里的“惊起”,或许是夜风拂动树枝,惊扰了词人的思绪。

也或许是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被触动,使他猛然惊醒。

然而,当他回头寻觅,却发现这份情感、这份孤独,竟无人能够理解,无人能够共鸣。

有恨无人省”,道出了词人深深的无奈与哀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全词在此达到高潮,也是最为人称道的一句。

词人以孤鸿自喻,它飞遍了所有寒冷的枝头,却始终不愿栖息,因为它知道,那些枝头虽能暂时遮风挡雨,却非心灵的归宿。

最终,它选择了那片寂寞的沙洲,那里虽冷,却也是它最后的坚持与自由。

这不仅是孤鸿的选择,更是苏轼在人生低谷时,对自我价值与人生追求的坚守。


作家余华的一段话,:“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心掏出来,自己缝缝补补,然后,睡一觉醒来,又是信心百倍。

苏轼的这首词,便是他在人生低谷时,自我疗愈、自我救赎的过程。


  每日推荐  

黄庭坚家中有老鼠,写诗向朋友索猫,短短4句,可爱到爆

纳兰性德最苍凉的一首词,开头如横空出世,结尾却美得醉人

你若喜欢,点关注别忘了再点个在看/点赞哦👇

诗心词韵
诗如清泉润我心,词如和风拂我面,韵如歌声绕我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