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见两头牛打架,让曹植作诗,不能有牛字,成千古名典

文摘   文化   2024-09-09 07:45   福建  


点击上方“诗心词韵”关注我们吧!
于烟雨朦胧间,相思绘就了一幅幅旖旎画卷。李白轻吟“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道尽了隔山隔水难相见的哀愁;李商隐则叹“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相思成灰,情深不寿;而秦观笔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虽言距离非阻,却也难掩那份渴望相依的深切相思。在这缠绵悱恻中,欧阳修以笔为媒,云雨之词,含蓄间藏着大胆,克制之下,是千年不灭的香艳与深情。


在那悠远的历史长河中,这便是曹丕与曹植,一对骨肉兄弟,在历史舞台上演绎的一场无声较量。

兄弟,本应是同根而生,风雨同舟的依靠,却在权力的漩涡中,演绎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悲歌。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虽道出团结御外的理想,却也反衬出内部纷争的残酷;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这温柔的吟唱,更添几分对兄弟离散、情谊难全的哀愁。

提及曹植,不得不提其“才高八斗”的美誉,那是后世对他文学造诣的最高赞誉。

《三国志》中载:“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他的《七哀诗》中“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一句,不仅描绘了清冷孤寂的夜景,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当曹丕登基为帝,兄弟间的情谊在权力的天平上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一日,曹丕偶见两头牛争斗,血性激发之下,竟以此为题,命曹植于七步之内作出一诗。

这首《死牛诗》不仅巧妙地避开了“”字,还生动地描绘了两头牛争斗的场景,成为千古名典。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
相遇块山下,起相搪突。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两汉·曹植死牛诗

开篇“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以极简之笔勾勒出两头牛(实为两肉)的形象,“凹骨”之喻,既指牛角,也暗含其性格之刚硬。


两肉”此处以“”代指“”,既避开了直接提及牛字,又形象地描绘了牛的身体特征。

齐道行描述了两头牛并排行走的情景,仿佛两位武士在战场上对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激烈争斗。

相遇块山下,起相搪突”,两牛相遇,争斗瞬间爆发,场面激烈。

块山”虽未详指,但足以让人想象到那是一个适合牛只争斗的崎岖之地。

而“”二字,生动描绘了争斗之突然与猛烈。

而“相搪突”则生动地表现了两头牛争斗时的激烈碰撞。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道出了争斗的必然结果。

强者虽强,终有败时,弱者虽弱,亦有其尊严与归宿。

以“”代指两头牛,强调了它们之间的敌对关系。

而“不俱刚”则揭示了争斗的结果:两头牛并非都具备同样的刚强和耐力,一方终将败下阵来。

卧土窟”既指牛跌入土坑或洞穴之中,也暗示了其生命的终结。

最后一句“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则是对整个事件的深刻反思。

非是力量不济,而是盛气之下,难以持久,暗含了对人性弱点及世事无常的深刻洞察。

盛气”可以理解为斗志、勇气或力量等,而“不泄毕”则暗示了败者在关键时刻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朱自清说:“亲情,是生命中最真挚的情感,不论身在何处,它永远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为我指引回家的路。

正如曹植笔下的“两肉”,学会了宽容、理解与珍惜,让这个世界少一分冷漠,多一份温情。


  每日推荐  

苏轼最寂寞的一首词,末尾一句曾火遍大江南,你一定听过

纳兰性德最苍凉的一首词,开头如横空出世,结尾却美得醉人

你若喜欢,点关注别忘了再点个在看/点赞哦👇

诗心词韵
诗如清泉润我心,词如和风拂我面,韵如歌声绕我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