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孤寒的一首诗,仅4句,却入选小学课本,惊艳无数人

文摘   文化   2024-09-13 06:26   福建  


点击上方“诗心词韵”关注我们吧!
于烟雨朦胧间,相思绘就了一幅幅旖旎画卷。李白轻吟“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道尽了隔山隔水难相见的哀愁;李商隐则叹“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相思成灰,情深不寿;而秦观笔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虽言距离非阻,却也难掩那份渴望相依的深切相思。在这缠绵悱恻中,欧阳修以笔为媒,云雨之词,含蓄间藏着大胆,克制之下,是千年不灭的香艳与深情。


在冬日的黄昏,天空像被稀释的墨水轻轻染过,一抹残阳勉强挂在西山之巅,将归途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与温暖并存的色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句诗,月光之下,无论身处何方,那份对家的思念都如同潮水般汹涌;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的这句,道出了归乡路上的近乡情怯;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的这句诗,道尽了游子的心声,每当佳节来临,那份对家的渴望。

刘长卿,他或许不是最为耀眼的星辰,但在唐代诗坛,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五言长城”的美誉。

《唐诗品汇》则评价他“工于铸意,巧不伤雅”;

刘长卿的笔下,不仅有“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的辽阔与苍茫;

更有“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般的深邃与寂寥,他的诗,是心灵的低语,是情感的流淌。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庄主人》,仅凭四句二十字,勾勒出一幅史上最孤寒的画面。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庄主人

首句“日暮苍山远”,以“日暮”点明时间。

夕阳西下,天色已晚,为全诗铺垫了一层淡淡的忧郁与紧迫感;

苍山远”则描绘出远山连绵、苍茫无边的景象。

既展现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

次句“天寒白屋贫”,“天寒”二字,简洁而有力地传达出冬日的严寒。

与首句的“日暮”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白屋贫”则通过“白屋”与“”字的结合,


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艰苦与主人的清贫,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主人生活的同情与敬意。

第三句“柴门闻犬吠”,是整首诗情感的转折点,也是最为生动传神的一笔。

在这寂静寒冷的夜晚,突然传来的犬吠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给这孤寂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气与暖意。

这“犬吠”,不仅是主人家的守护,更是对远方来客的欢迎。

它让诗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人情的关怀,心灵得到了片刻的慰藉。

末句“风雪夜归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情感的高潮。

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个归人蹒跚而来,这“归人”既可以是诗人自己;

也可以是所有在风雪中艰难前行的旅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地——家。

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场景,更深刻地传达了人类共有的情感——对家的渴望与归宿感。

在这样一个被诗句勾勒出的孤寒而又温馨的场景中,我不禁想起了许多作家对“家”的深情阐述。


梁秋实先生曾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自己的家更舒适,无论那个家是多么简陋、多么寒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无论外界如何风雨飘摇,都能给予我们温暖与安宁的地方。

家,不仅仅是一处居所,更是情感的寄托,是灵魂的归宿。


  每日推荐  

很多人认为“应该移出课本”的诗,成了高考试题,考生:真没想到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让曹植作诗,不能有牛字,成千古名典

你若喜欢,点关注别忘了再点个在看/点赞哦👇

诗心词韵
诗如清泉润我心,词如和风拂我面,韵如歌声绕我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