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满江红》移出课本,另一个《满江红》入选,有道理吗?

文摘   文化   2024-09-11 06:26   福建  


点击上方“诗心词韵”关注我们吧!
于烟雨朦胧间,相思绘就了一幅幅旖旎画卷。李白轻吟“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道尽了隔山隔水难相见的哀愁;李商隐则叹“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相思成灰,情深不寿;而秦观笔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虽言距离非阻,却也难掩那份渴望相依的深切相思。在这缠绵悱恻中,欧阳修以笔为媒,云雨之词,含蓄间藏着大胆,克制之下,是千年不灭的香艳与深情。


谈及“报国”,那是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画卷,是无数英雄儿女用热血与忠诚绘就的不朽篇章。

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深切期盼;

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激昂;

再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迈誓言。

岳飞,字鹏举,南宋时期的杰出将领,其一生精忠报国,矢志不渝,是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

在典籍的记载中,他不仅是“还我河山”的呐喊者,更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仁义之师。

岳飞的《满江红·写怀》作为激励无数仁人志士的经典之作,曾是多少学子心中不灭的火焰。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让我们再次细细品味岳飞的《满江红·写怀》。

上阙词,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切痛惜,以及词人内心的极度愤怒与不满。

词人站立在高楼栏杆旁,细雨刚停,环境静谧却暗含风雨欲来之势。

展现了词人开阔的视野和远大的抱负,道尽了人生短暂,功名如浮云,唯有那份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如同皓月当空,永恒不灭。

下阕词,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珍惜时光,奋发有为。

直接点出了词人心中最深的痛与恨,对国家沦陷、民族屈辱的深刻铭记,也是对自己未能亲手雪耻的深深遗憾。

词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心中的战斗场景,那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勇气与决心,是对敌人无比的痛恨与蔑视。

他渴望能够重新收复失地,恢复国家的尊严与荣耀,并向朝廷报告自己的胜利。

这首《满江红》说是岳飞的词作,却是存在不合理之处。

靖康耻,犹未雪”就非常不合理了,岳飞毕生就是希望收复山河,迎回宋徽宗、宋钦宗二人,是不可能用这两句字眼的。

转而望向另一首《满江红·小住京华》,这是秋瑾女士的作品,它以女性独有的细腻与刚强,展现了别样的报国情怀。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清·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上阙词,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思乡与家国情怀交织的氛围。

黄花盛开,秋意正浓,却也预示着变革的前夕,国家的未来需要更多的力量去守护。

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隐喻,更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女性不甘于柔弱,誓要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

下阕词,直接将女性的坚韧与决心推向了高潮,令人动容。

词人回顾自己的一生,始终怀揣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谊,这份肝胆相照、赤诚之心,却往往不为世俗所理解。

在这纷扰的红尘世界中,词人难以找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只能独自承受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在教育的舞台上,从岳飞的《满江红》到秋瑾的《满江红》,这一变化,不仅是文学作品的更迭,更是时代精神的传递与升华。

一方面,它增加了女性诗人巾帼不让须眉的刚烈志气作品,让年轻一代看到,在国家危难之际,更有秋瑾这样的女中豪杰。

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当代青少年的一种鞭策与激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的,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但如今,若言其被另一首《满江红》所取代,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的意义与考量?


  每日推荐  

他是大唐最“好色风流”的诗人,为相好歌妓写下两首爱情诗,其中12字看得人想哭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让曹植作诗,不能有牛字,成千古名典

你若喜欢,点关注别忘了再点个在看/点赞哦👇

诗心词韵
诗如清泉润我心,词如和风拂我面,韵如歌声绕我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