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终前的绝笔禅诗,28字道尽人生真谛,读懂了受益终生

文摘   文化   2024-08-31 06:26   福建  


点击上方“诗心词韵”关注我们吧!
于烟雨朦胧间,相思绘就了一幅幅旖旎画卷。李白轻吟“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道尽了隔山隔水难相见的哀愁;李商隐则叹“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相思成灰,情深不寿;而秦观笔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虽言距离非阻,却也难掩那份渴望相依的深切相思。在这缠绵悱恻中,欧阳修以笔为媒,云雨之词,含蓄间藏着大胆,克制之下,是千年不灭的香艳与深情。


在烟雨朦胧的江南,时光仿佛被细雨轻柔地织就成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每一笔都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与柔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的笔下,烟雨江南带着几分哀愁与迷离;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让这方水土更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与苍茫;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的轻吟,则展现烟雨江南的宁静与闲适。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坛的璀璨明星。

他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更是豁达乐观、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家。

《宋史》赞其:“才大难为用,天才英爽,挥斥方遒。”;

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千古绝唱,更是展现了苏轼豪迈奔放、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

然而,在苏轼波澜壮阔的一生即将落幕之际,他留下了一首仅28字的绝笔禅诗——《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简短的诗句,却如同晨钟暮鼓,振聋发聩,道尽了人生。


首句“庐山烟雨浙江潮”,以自然之景起兴。

庐山之烟雨朦胧,浙江之潮水汹涌,皆是世间难得一见之奇观,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向往与追求。

这里的“烟雨”与“”,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人心深处那份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的隐喻。

未至千般恨不消”,道出了人们在未达目标之前的种种执念与不甘。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有许多想要到达的地方,想要实现的梦想。

当这些愿望尚未达成时,心中便充满了遗憾与不满,仿佛只有到达彼岸,方能释怀。

这种情绪,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也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然而,当真正“到得还来别无事”时,一切却变得如此平淡与寻常。

苏轼在这里以一种近乎禅意的笔触,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原来,我们所追求的,所渴望的,在得到之后,往往会发现它们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重要。

那些曾经让我们魂牵梦绕的“庐山烟雨”与“浙江潮”,最终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归于平淡,归于自然。

这种从追求到释然,从执着到放下的过程,是每个人生命中必经的修行。

末句“庐山烟雨浙江潮”,与首句相呼应,却已不再是简单的景物描写,而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才是最宝贵的。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当我们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风雨还是晴天,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正如白落梅所言:“人生浮沉,世事难测,当知得失随缘,闲淡由之。

苏轼的这首绝笔禅诗,便是对“得失”二字最深刻的诠释,不必过分执着于得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每日推荐  

苏轼用《记承天寺夜游》写尽一生: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苏轼用一首诗讽刺诸葛亮,短短二十个字入木三分,写得真有道理

你若喜欢,点关注别忘了再点个在看/点赞哦👇

诗心词韵
诗如清泉润我心,词如和风拂我面,韵如歌声绕我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