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科普】生鲜食品“AI保鲜”利器——人工神经网络的“前世今生”

文摘   三农   2024-07-24 09:00   江苏  

 

一. 什么是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称ANN)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工作方式的机器学习模型,旨在通过大量节点(或称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接来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人工神经网络由多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接收多个输入信号,并通过加权求和以及激活函数进行计算,产生一个输出信号。这些输出信号可以作为下一层神经元的输入信号。网络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可以通过训练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的计算效果。

神经网络通常包含一个输入层、一个或多个隐藏层和一个或多个输出层。输入层负责接收外部数据,隐藏层对这些数据进行多次计算和转换,最终由输出层生成预测结果。这种分层结构使得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二. 人工神经网络的“前世”和“今生”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称ANN)的历史与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逐步成为现代人工智能(AI)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1943年,心理学家W.S. McCulloch和数理逻辑学家W. Pitts提出了第一个人工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称为MP模型,开创了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新纪元。

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专家F. Rosenblatt提出了感知器模型,这是第一个能够学习权重并进行简单模式分类的人工神经网络。

1986年,随着反向传播算法(BP算法)的提出,神经网络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这种新算法通过计算梯度来更新网络权重,使神经网络能够学习更复杂的模式。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6年以后,人工神经网络发展为深度学习技术。Hinton等人提出的深度置信网络(DBN)和其它深度神经网络结构,显著提升了人工智能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性能。
此后,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Transformer等模型相继出现,推动了深度学习在多个AI领域的应用。

三. 典型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模型有哪些?


1. 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BP模型是按照误差逆向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是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数据从输入层进入网络,经过各层的加权求和与激活函数处理后,最终在输出层产生结果。如果初始输出与期望输出不符,网络会通过反向传播算法进行权重和偏置的调整。
2. 卷积神经网络(CNN)

CNN由多个层次组成,输入层接收原始图像数据,通常包含高度、宽度和颜色通道这三个维度;卷积层是CNN的核心,使用卷积核提取图像特征,进行特征映射;常用的激活函数是ReLU,它增强了网络的非线性处理能力;池化层则用于减小特征图尺寸,常见方式有最大池化和平均池化;全连接层将之前提取的局部特征整合,输出最终的分类结果或回归值。

3. 循环神经网络(RNN)

RNN是一种具有内部环状连接的人工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循环层)和输出层,隐藏层的节点之间形成循环连接。主要用于处理序列数据,如文本、语音(如Siri语音搜索)和时间序列(如股票价格预测)数据。

4. 径向基函数 (RBF) 神经网络

RBF神经网络是一种使用径向基函数(如Gaussian函)作为激活函数的人工神经网络,主要用于函数逼近、分类和回归分析等任务。

四. 人工神经网络在生鲜食品AI智能保鲜中如何应用?


1. ANN在生鲜食品保鲜货架期预测中的应用

电子鼻是评价果蔬风味品质变化的重要工具。目前,已通过选择货架期苹果风味物质、硬度和色泽输入层,贮藏时间为输出层,通过BP训练,建立基于电子鼻和BP的苹果货架期质量管理ANN模型。贮藏温度为4℃,BP模型的隐含层神经元数为10,训练、测试、验证和总体数据集的R2分别为0.9968、0.9845、0.9786和0.9925,由此说明建立的BP神经网络货架期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实现货架期苹果质量监测管理。

2. ANN在生鲜食品腐败微生物预测中的应用
假单胞菌属是海产品中的腐败微生物之一,目前已实现借助于该细菌的生长对海产品货架期进行精确预测。例如,feed-forward back propagation(FFBP)神经网络已成功应用于不同贮藏温度(-2和25℃)气调包装海鲜中假单胞菌的生长情况的精准预测。其中,输入层为贮藏温度气调包装气体组分(CO2、N2、O2),输出层为假单胞菌的最大生长速率,数据集分为训练集(70%)、测试集(15%)和验证集(15%),隐含层神经元数为10,传递函数为Purelin传递函数。
3. ANN在生鲜食品食用品质预测中的应用

当前,数字图像和机器学习模型已被用来确定新鲜农产品的成熟度。例如,从数字图像中提取果皮颜色特征,然后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以建立与香蕉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而预测香蕉在成熟过程中的内部质量,包括硬度、TSS、pH值和可滴定酸度(TA)。


作者简介

 Introduction

孟祥勇(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09-2013年在江南大学张慜教授团队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之后分别在江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工作,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传统酿造食品分会委员、江南大学安徽校友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果蔬采后保鲜、食品发酵和功能性食品方面的研究和产业推广工作。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获中国专利奖银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与多家果蔬和食品加工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安徽师范大学 孟祥勇 副教授 近照




撰稿 | 安徽师范大学 孟祥勇 副教授

审核 | 张慜 教授

排版 | 博士生 郭庆


— 往期回顾 —

【第一轮会议通知】| 第23届国际干燥大会 (IDS2024)

江南大学张慜教授团队文献汇总(上)

江南大学张慜教授团队文献汇总(中)

江南大学张慜教授团队文献汇总(下)




— 版权声明 

1、本公众号推送文章仅用于学术交流,“原创代表原创编译,不代表本平台对文本主张版权。

2、凡是“转载”的稿件,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如不希望被转载或有侵权,请后台联系修改或删除。



点点  你最好看

生鲜食品探究
依托江南大学“生鲜食品加工与保鲜”研究室、江苏省“生鲜食品智能加工与品质监控”国际联合实验室、“生鲜食品加工与保鲜”系列国际研讨会学术委员会,“生鲜食品探究”团队为您提供生鲜食品领域的新闻资讯、前沿探究、科研动态、成果分享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