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仁坤先生:丁沟人,曾与小编有过交集,现已去世。
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家用的锅碗瓢盆数量很少,加上物资供应短缺,因此,上门补锅锔碗的补锅匠成了不可或缺的行业。有句俗话说:“一个要补锅,一个就把锅来补。”我的祖父和父辈就是补锅匠,他们一边种地,一边利用冬闲和农忙间隙,在周围方圆二三十里范围内走村串户。在丁沟友谊村仲家庄,做这个手艺的人员比较集中,到解放初期还有二三十人,每年初冬种完麦子以后,大部分人结帮远赴江南溧阳、丹阳一带租房从业,我们何姓的一帮常到南京中华门门东的长乐路、剪子巷、夫子庙聚集站脚。一个合格的农村补锅匠,需要具备三门技艺——补锅、锔碗、接犁头,有时还要附带修缸。配备的全套设备、工具一担挑,一头是风箱,上面长方盒里装着块煤,用于熔化铁水,抽屉里是制作好的补锅铁疤子、碗锔和金钢钻等用具;另一头是椭圆形篦制矮筐,四根竹片制成的提把连着扁担,筐内装着化铁炉、锅架、犁头模具和铁顶针、锤、钳、錾等一应工具和小板凳。一副担子都有五六十斤重,扁担都讲究,用韧性好的桑树料制成,两头上翘,挑在肩上,步伐走得好,晃荡起来,特有舞蹈感的轻飘,走远路也觉得不累。“快跑荡,慢跑庄”,到了一个村庄后,脚步放慢,并高昂地喊起“补—锅—喽—”,后音尤其提高拉长,一声声吆喝,自然会引来人家招呼去做活。以前人们普遍用铁锅,坏成洞眼或裂缝,就会漏。补锅匠有两种补法:一是火补,一是旱补。火补的疤子比较平实牢固,用起来不斗锅铲子。但要着火生炉子来熔化铁水,比较麻烦,手艺要求也高,价格会高许多。如果就近有几户同时有锅要修,就比较划算,价格也便宜一些。补锅匠先把锅的洞眼或裂缝修錾一番,然后安放炉子,从风箱底部的风眼用一根管子连上炉子风眼,点火加炭拉风箱,并把敲碎的铁片装在耐火泥制成的坩锅里,埋在炭火中间,捂上稻草圈成的草圈,盖上一块厚些的铁板,使劲拉风箱助火。当铁水熔化后,用钳子夹住耐火泥制成的小勺子,舀上有小弹子球大小的铁水,倒在厚实破布做的加了泡灰的垫子上面,用左手托着对准待补部位的下面洞口往上顶,右手随即拿上用破布卷成的比手指粗一些的棒子,快速在锅的内侧按住下面顶上来的火红小铁球,使劲按捺,并转着下压,瞬间铁水在洞或缝之处冷却凝固,这个疤子就补上了。接着,一个接一个延伸,直到补齐了,看上去就像鱼鳞一样的排列。这种火补法整齐平坦,炒菜时基本没有大碍,补过的地方再也不会漏水,不会破损。旱补就相对简单些。事先制作疤子,用铁皮剪成一公分多大的圆形,中心打眼,穿进两根两公分左右的22号铅丝,在凸型模具上锤打成两个爪子的图钉状公疤子,再剪同样大小的铁皮,在凹型模具上打个眼,成为母疤子备用。补锅时,用公疤子刮上石灰膏和瓷粉拌和的瓷灰,从锅内侧在待补洞口穿出,再把母疤子括上瓷灰套在伸出来的爪子上,把两个爪子拨向两边弯曲,用顶针子垫着,用锤轻轻打实贴牢。这样旱补方便快捷,也不会漏水,但没有火补的平滑美观,耐久性也略差一些。锔碗的技术要求比补锅更高一些。也有两种锔法,一是针对一般的碗,就像补锅一样,用旱疤子,不过疤子比补锅用的小点薄点,制作也精致一些。因为碗的体积小,疤子隆起就显得不够美观了,手感也不好,主要就是方便省钱。有句俗语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锔碗的关键是熟练地使用金刚钻。有的碗破成几块,先得按原形凑齐凑紧,再用碗钩、碗绳绑扎牢固。计划好用锔的部位,用金刚钻打眼,金属的钻杆比圆珠笔芯粗点长点,上端用卡具顶着,下端有个开口夹住金刚钻头,一把比二胡弓还长的拉弓绕着钻杆。锔碗师傅平坐,两腿夹着碗,左手扶钻杆,右手来回拉弓,必须拉得很快才有力度锥进碗体,发出吱—鼓—吱的响声,那声音特别悦耳动听,犹如奏乐。后来我们常用一个歇后语来比喻自私自利的行为:你是玩的金刚钻——自顾自。相对的两个眼打成,就可挂锔。锔是用22号铜丝或铅丝锤打成瓜子瓣型1.5公分,左右剪断,两头弯起锔爪,并根据碗的花纹、颜色配用金锔(铜丝的)或银锔(铅丝的),嵌入钻眼后用瓷灰揢实,小锤轻敲实在即可,然后再锔其余部分。锔完的碗、盘、碟、花瓶、盂缽不能接着下水,要等瓷灰固化以后才可使用。接犁头,也是补锅匠巡回服务的重要内容。犁头与板结土壤、碎石、砂浆直接接触摩擦,尖端部位容易磨损,锐尖磨钝了耕地就费力,甚至于跑墒(即偏向和滑行),就必须请补锅匠来接犁头。所谓接犁头,就是把用秃的犁头接上一个尖套。补锅匠事先用耐火泥制作模具,分上下两片,内侧刻成犁头前端部分的凹型,外用夹具把上下模夹紧。然后生火化铁,铁水数量必须不多不少。再把熔化的铁水一次性倒入模内,迅即将事先预热的犁头准确无误地插进去——这必须具备相当的基本功,不能深、不能浅、不能翘、不能垂。略等片刻,铁水凝固,和老犁头完全吻合,即可拆模,大功告成。在补锅这个行业中,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行规:乡间巡回服务途中,如果遇到同行,就必须“相担”,也就是两个人一起走,接到生意共同做。不论年龄大小、本领高低,所做收入两人平分,直到这天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