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纪录片《黑脸琵鹭》获两项大奖!真实的记录是对自然最好的致敬

民生   2024-12-18 19:31   辽宁  

真 /  知 /  引 /  导 /  生 /  活




12月15日,作为中国纪录片界最权威的专业级大奖之一,第30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在南京举行颁奖仪式,由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原创出品,《最美大连行》第十季作品《黑脸琵鹭》荣获最佳摄像和中国纪录片“十优”系列片两项大奖。



两项大奖均为大连纪录片参评以来首次获得,其中,《黑脸琵鹭》以公认难度最高的自然题材获最佳摄像大奖,填补了近年来大连纪录片在专业单项大奖领域的获奖空白。


第30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黑脸琵鹭》获最佳摄像大奖。


围绕《黑脸琵鹭》的拍摄手法和影像风格,大连日报特邀请该片总导演孙晖从艺术创作角度,对该片的镜头语言进行释读。




真实的记录

是对自然最好的致敬

——系列纪录片《黑脸琵鹭》的

影像艺术


| 文·孙晖 |

| 图·《最美大连行》栏目组提供 |


纪录片本身格外看重镜头语言,在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这种专业级别的评奖中,《黑脸琵鹭》能从全国近千部各类型作品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摘得年度最佳摄像大奖,很不容易。显然,评委们注意到《黑脸琵鹭》在拍摄和镜头运用上的专业追求,也看到了这件作品在回归真实影像中的执着和朴实的创作态度。



什么是最好的纪录片镜头


纪录片主要是真实,以纪实为基础,通过视听语言讲述内容并构建叙事的逻辑空间。那么,什么是最好的纪录片镜头?一直以来,纪录片人对此各有说辞。

在《黑脸琵鹭》的镜头叙事中,能真实服从、服务于主题内容的就是最好的纪录片镜头,也就是镜头会说话,任何镜头如果不在内容的框架内,都被舍弃不用。

《黑脸琵鹭》分上中下3集,每集开头都有一段独立于正片之外的开篇。3集开篇解说词一样,共145字,讲述了生命从海洋开始进化并在迁徙中于远方归来,隐含着哲学思辨色彩,对全片主题和立意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开篇镜头一镜到底,是一条1分10秒的航拍长镜头。起始画面是低角度俯拍海洋,然后前移并逐渐升高拉出大全景,呈现出汪洋中的一座孤岛,这座孤岛就是黑脸琵鹭在大陆最重要的繁殖栖息地形人坨。

开篇镜头语言既饱含诗意又体现了现实主义色彩。

3个开篇镜头的运行轨迹包括起落幅被精心设计,航拍高度和视角也尽量确保同步,景别和运动轨迹乃至表现景物都极其相近。从开篇可以明显觉察,镜头是主观设计,但这种摄像技巧并非为了炫技,而是为了与正片内容进行深度绑定:一方面,为了保持系列片开篇相对一致;另外,让镜头有候鸟视角的飞行代入感,力图从开篇就确立本片与候鸟相关的调性。

3集开篇貌似一致,但也有不同,那就是每集镜头中最后出现的形人坨,分别是这个无人岛春夏秋3个季节的地理地貌,航拍师在3个季节分别进行了3次航拍。《黑脸琵鹭》讲述的是3个季节的候鸟故事,冬季之前,候鸟们已经南迁。

《黑脸琵鹭》几乎没有空镜头,每一个镜头都跟内容有关,承载着各自的功能。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很多自然景观视觉漂亮,但对以记录现实为主要目的的纪录片来说,过度消费这样的视觉其实是对纪实镜头的一种扭曲。这是因为在《黑脸琵鹭》一片里,候鸟真实的生态现场不存在所谓的“滤镜”,精致绚丽的镜头掩饰不了自然界生存的残酷。《黑脸琵鹭》既然在纪实,那就应该回归真实的世界,讲好真实的自然,这是它的内容底色。




因为真实所以真实


纪录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真实语境下诞生的艺术。无论是虚拟的技术还是虚拟的剧情,只要是虚拟,就永远替代不了真实镜头所迸发的艺术力量。

《黑脸琵鹭》有一段讲述了幼鸟的故事。

镜头前方,一只刚出生的幼鸟不幸跌出鸟巢,它摇摇晃晃站在枝头,眼神满是惊恐,亲鸟在一旁无能为力。在等待无望的情况下,为了活命,它奋力展翅希望飞回鸟巢,但柔弱的翅膀根本无法支撑这样的飞翔,它从高高的枝头直直跌落,几乎摔断了脖颈,整个过程触目惊心。落地后的幼鸟没有放弃,还在竭尽全力进行最后的挣扎,眼神充满对生的渴望,但死亡的命运早已注定。摄影师非常优秀,镜头里隐含着一种节制而悲悯的情绪,这种情绪通过镜头能被观众敏锐感觉到。


跳出鸟巢命悬一线的幼鸟。


能在浓密的树林中,透过杂乱的枝杈发现这一细节,源自摄影师超强的耐心和专业的预判能力,而能在高倍镜头的辅助下,单机抓拍并跟焦幼鸟跌落的完整过程则完全出自摄影师高超的摄影技能。这段有始有终的镜头直接生成了一段从生到死的真实故事,导演完全不必动用蒙太奇剪辑进行后期镜头的再处理。

单用镜头就能讲出和讲好故事,这是功夫,摄影师需要导演的思维,知道什么是故事性镜头,快速分析出镜头内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当然,这一突发的剧情被镜头清晰捕捉并被记录需要一定的“运气”,但这样的“运气”是笨功夫熬出来的。风光旖旎、天澄海蓝当然很美,但在专业摄像领域,动态镜头的拍摄难度要远远超过静态镜头,被迅捷记录下的那些自然里真实的生命裸露状态,包括希望或悲伤的情绪镜头才是纪录片更需要的。

纪录片是真实的艺术,它的力量来自现场,镜头的真实性是第一性。




从现场开始


《黑脸琵鹭》3集共90分钟,由1102个镜头组成,与超过50T的海量素材相比,属于超高“片比”,显得很浪费。不过,对自然题材纪录片来说,这种片比其实很正常,因为在自然条件下,有效镜头的获得本身就需要“浪费”大把的时间,有可能一天下来,几乎没拍到一个有价值的镜头。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摄制组始终没有放弃对现场进行持续性地镜头捕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纪录片最初的创作一定是从现场开始,且纪实现场无法“重播”仅有一次,特别是《黑脸琵鹭》全片为纯自然镜头,虽然后期可以剪辑叙事,但后期永远替代不了真实的现场。


在海岛,游隼处于食物链顶端,是猎食者,而海鸥则是被猎食者。单从内容角度,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故事,但拍好很难,因为这样的场景几乎瞬间完成,对摄影师来说,要急速准确地跟焦取景并盯紧盯住,是摄影技能的极限挑战。即便如此,我们的摄影师依然成功拍摄到游隼在空中猎食的镜头,并以慢镜升格方式在中近景中,准确对焦拍下高速飞行中的撕扯和啄食画面。此时,摄影师无疑非常成功,但优秀摄影师和一般摄影师的区别在于,在完成精彩的拍摄后是否还保有一份冷静,能否准确分析出超越事件本身的细节,并立即用镜头展开持续性创作。


突发或是即兴创作有时决定了作品的高下。《黑脸琵鹭》摄影师在游隼带着猎物远去后,依然在搜索,突然发现在事发现场的上空,一片海鸥挣扎时掉落的羽毛正慢悠悠飘荡降落。天空很大,羽毛很小,如果不是出于职业习惯,普通人极少关注这样的细节。羽毛被拍成近景镜头,它的出现让整个现场立刻超越了纯粹的纪实,直接升华了以命相搏的故事内涵。在镜头语言里,它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最后一次“飞行”,并为母体生命在空中留下了最后的轨迹。考虑到血腥的现场刚刚结束,这片羽毛既体现了生命之重又描述了生命的无力感,它在现场告诉观众,人和动物的命运在本质上并无不同。


纪录片是视听艺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是因为它的镜头虽然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是生活的艺术。优秀的摄影师不光能在纷繁的表象中洞穿真相,用镜头进行最靠近真实的创作,还能实现镜头语言的高度艺术化。



有温度的镜头


好的纪录片镜头不仅能记录,也能进行情绪渲染和传递,令画面鲜活并富有生命力。


黑脸琵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作为全片的主体形象,在镜头上占据了较大篇幅,如何通过镜头讲好它的故事呢?


每只幼鸟都要在某个时间开始自己的第一次飞行,黑脸琵鹭也不例外。


形人坨上的黑脸琵鹭一般在地势陡峭的地方筑巢,幼鸟成长中会在巢内反复练习翅膀的力量,某一天它会突然攀上高枝或站在悬崖边,从高处跃起直接俯冲地面并就此“变成”一只会飞的鸟,这是一个值得骄傲和高兴的时刻。


拍摄这样的段落总是充满不确定,因为机位固定,加之角度和视野也很难调整,所以,只能期待幼鸟的亮相足以入画,并且它们的飞行轨迹能被镜头圆满锁定。


自然题材的拍摄会有惊喜,但大都是沮丧。镜头里幼鸟们漂亮的身姿背后,有无数个拍摄失败的镜头,但也正因为这些失败,我们才知道,每一个飞上蓝天的幼鸟有多么的努力。当然,努力也包括它们的父母,就是亲鸟。为了给幼鸟示范,亲鸟会不厌其烦地反复飞行,但当幼鸟准备第一次飞行时,亲鸟却躲在远处静静观望。我们不知道这是进化选择还是什么原因,总之,亲鸟并不参与幼鸟的第一次。幼鸟只能靠自己,冒险从高处起跳,但当幼鸟成功完成滑翔并稚嫩地在空中扑扇翅膀时,亲鸟会立刻起飞,箭一般飞到幼鸟身旁,或左或右或高或低进行伴飞。动物其实拥有自己的心智。想想看,亲鸟的举动与人类父母看到孩子蹒跚学步何其相似?由这些镜头交织出复杂情感往往荡出画面,撑起了整个作品的深情叙事。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自然题材纪录片的摄影师是记录生命的,但往往因为对生命的记录,使镜头本身充满了温度,它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以外的真实世界,看到了生命的与众不同,更看到自然题材纪录片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有温度,意味着镜头能呼吸,意味着镜头是“活的”、有生命力、能传递出生命的质感,正是这种真实的质感,才让作品得以共情。


《黑脸琵鹭》出现了20多种鸟类,它们共同构成了自然的故事。其实,无论是深沉的大地还是壮丽的山川,候鸟在现代人类出现之前已经往来迁徙,人类作为后来者,本身对自然应该心存敬畏并敬重每一个在空中飞翔的生命。


《黑脸琵鹭》,是以真实的镜头对孕育生命的自然的一次致敬。





荣获第30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最佳摄像大奖的摄影师团队

杨丰鸣
周世程
于炳佳









编辑|李丹 王军辉
校对 | 鲍绪伟

真 /  知 /  引 /  导 /  生 /  活




大连日报
大连市委机关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