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物产 | 海蛎子 大连人的心头好

民生   其他   2024-12-17 19:31   辽宁  

真 /  知 /  引 /  导 /  生 /  活




| 文·图 李艳彬 |

当下,

首届大连“蚝”情冬游季

正在火热进行中,

以“北纬39°鲜”的自信,

推广“大连蚝”品牌,

打造“大连海鲜”城市IP。



蚝,学名牡蛎,又名海蛎子,是大连人的心头好。而大连的海蛎子,最鲜,不服不行。

小时候,家里吃海蛎子的时候并不多,因为母亲不会赶海。那时候旅顺街里的人把海里出产的东西叫海物,除了商店里的鱼,想吃其他的海物就得亲力亲为,这种劳作叫作赶海。但就算去赶海,海蛎子也更像是赶海人给自己私藏的一道大餐。现在跟老人们聊天,说起小时候去赶海的事儿,在他们记忆中难忘的是:“出门时候带个饼子,到吃饭的时候,用赶海的小钩子刨开礁石上的蛎子壳,拿海蛎子肉就饼子,鲜溜。”

关于海蛎子的味道,那可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年冬天,在回家的路上禁不住海蛎子萝卜丝包子的诱惑,买了一斤海蛎子如法炮制了一下。婆婆在热气腾腾中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心旷神怡地深呼吸说“真鲜”!

在笔者的记忆中,母亲只会把海蛎子做成“蛎羹汤”,为了去掉“腥”味儿,她要用肉丁爆锅,加入白菜丁、豆腐丁翻炒片刻,再加水煮开,还要勾芡。为了防止海蛎子不熟,还要把海蛎子切碎,最后打个鸡蛋花,再放葱花香菜,才算完工。

看过一本书,说小孩子的味蕾发育,最先都是喜欢吃肉胜过吃海鲜,所以即便是生活在大连这样的海滨城市,如果味蕾没受到启发,很多人也是不太接受海物的咸腥,尤其是海蛎子那股很特别的味儿。

大连人把海蛎子这个称呼,专门留给大连当地产的小牡蛎。有人说金州杏树屯的海蛎子最好吃,也有人说非营城子礁石小海蛎子不行。

早在二三十年前,海蛎子在大连还属于“便宜货”。因为带壳的海蛎子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所以通常卖海蛎子的摊位前都是一片狼藉,堆得小山似的海蛎头,也只能劐出一小盆海蛎子肉。在隆冬季节,下班回家的路上,在路边小摊上顺手买两元钱的海蛎子,回家煮一锅热乎乎的面条,全家一起吃到冒汗,甚至连配菜都不必有,只要一把葱花香菜,便鲜美得要命。

除了蛎羹汤、海蛎子面、海蛎子疙瘩汤,大连人还特别喜欢吃海蛎子炒鸡蛋,这道菜的做法特别简单,就是把鸡蛋和海蛎子混合在一起,放上葱姜丝,起锅热油,然后倒进锅里翻炒一下就出锅。

海蛎子的料理手段其实并不多。海边的人吃海产品,大多简单粗暴。早些年人们肚子里没啥油水的时候,大连老菜馆里最受欢迎的一道硬菜叫作“炸蛎黄”,这也是不少家庭的过年菜。笔者曾经观摩过一位“高手”在家炸蛎黄,提前把干净的海蛎子一只一只摆到干净的毛巾或者厨房用纸上,吸去水分,第二天再调面糊炸制,如果水分不吸干,炸的时候就不成型了。笔者自己也操练过,只炸了几只就放弃了。这道菜,如果特别想吃,还是找一个靠谱的老菜馆,踏踏实实解个馋算了。

说话间,海蛎子的身价也一涨再涨,再不是以前买两元钱海蛎子就能全家吃一顿的价格了,这两年桃源市场里的海蛎子都卖到了40元一斤,也许是沾了酸菜的光儿?在大连,一锅酸菜炖大骨棒里要是没有海蛎子的参与,也是没有灵魂的。

笔者问过女儿,为什么你小时候不爱吃的海蛎子,现在每次回大连都要想方设法吃一下?她说谁知道呢,可能是小时候有点儿傻吧?离开家乡的大连人,心里面始终是惦记着家乡的味道,大部分的海鲜,天南地北都差不多的味道,唯独海蛎子很特别,离开了渤海湾,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编辑|李丹 张静莲
校对 | 鲍绪伟

真 /  知 /  引 /  导 /  生 /  活




大连日报
大连市委机关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