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浏览点个赞吧#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近日,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会议召开,并审议通过了《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自律倡议》和《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自律倡议》(简称《自律倡议》),从12月1日起执行。
这是我国金融生活中又一重大事件,两项自律倡议实际上拓宽了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范围,加速了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它标志着我国存款利率离完全市场化越来越近了,银行机构与客户双方对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适应能力也将不断提高,更是拉开了银行与客户双方存款利率自主定价的“序幕”。
两项存款利率《自律倡议》:其一,要求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即要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财务公司以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的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将紧跟央行政策利率变动,意在打破非银同业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局面,逐渐消除套利空间。
其二,要求银行与对公客户在签订存款服务协议中,需加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确保在协议期内,银行存款挂牌利率或存款利率内部授权上限等调整能及时体现在按协议发生的实际存款业务中。当存款利率调整后,客户和银行可以协商确定存款利率水平。
当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时,客户可以选择接受调整后的存款利率或提前终止协议;当银行上调存款利率时,银行也可以选择接受调整后的利率或提前终止协议。
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为何要发布两项《自律倡议》?
从总体看,与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机构的定价行为逐渐放开,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同业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导致套利空间较大,影响了市场秩序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这两项倡议,旨在规范金融机构的定价行为,确保利率政策的顺畅传导。具体看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非银同业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此前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财务公司以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的同业活期存款利率没有紧跟央行政策利率变动,非银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出现了巨大的套利空间。
有关数据显示,央行政策利率自2022年至2024年第三季度已从2.2%降至1.5%,而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却始终维持在1.75%左右的水平;甚至有个别财务公司、理财子公司在银行的同业活期存款利率接近3%,而四大行一般性活期存款利率仅为0.1%。这种局面存在既增大了银行机构净息差压力,也会诱发少数企业将存款通过绕道非银机构变成同业存款来赚取利差,推高了金融机构整体负债成本,既扰乱了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也不利于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其二,政策利率传导受阻。此前一些客户与银行签订的存款协议包括报价单、相关投标文件、服务协议、承诺函以及定价单等,存在长期锁定利率现象,即便中途遇到央行政策利率调整,银行机构也没有调整利率的主动权,使得存款利率市场化机制出现僵硬现象,结果是既加大了银行的利率风险,也形成了利率政策传导梗阻。
尤其是会迫使银行机构必须突破银行内部授权上限,通过手工补息等违规方式向客户支付超出自律上限的利息,导致银行机构的违规经营,引发存款利率执行的乱象。
比如之前某企业与银行签订了5年期存款服务协议,约定存款的5年内,1年期利率按1.75%执行,而目前1年期利率已降至了1.1%,银行无法执行该协议;若要执行就只有采取手工补息的违规操作方式。
而《自律倡议》发布之后,这类情况就不会再发生,大大提高了银行执行市场利率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有利提高银行金融机构的自我定价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其三,银行净息差压力加大。目前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但同业活期存款利率降不动;加上当前银行净息差原本就窄;而如果银行缺乏足够的实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主动权,那将会导致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银行经营盈利能力也会进一步下降,经营风险势必加大。
尤为严重的是,这种局面持续下去,银行机构负债成本无法稳定,经营也难以稳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就不可能提升,最终就不可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可见,两项《自律倡议》发布就当前来说具有重大现实金融意义:首先,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有利拓展存款利率市场化范围。《自律倡议》能有效解决当前非银同业活期存款显著偏离合理水平的问题,确保这些存款能够更好地反映央行政策利率的传导。将非银同业存款包括商业银行吸收的来自金融基础设施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财务公司以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纳入自律管理,大大拓宽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范围。
预计这一利率水平将逐步向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看齐,稳定在1.5%左右,从而压降一般性存款与非银同业存款之间的套利空间,规范金融机构的定价行为,防止市场乱象,减少银行高息揽储行为,最大限度地缓解银行息差收窄压力。
其次,对公存款服务协议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可有效唤醒双方存款利率市场化意识。对银行机构来说有助于管理自身利率风险,降低负债成本,稳定银行净息差,保障持续稳健经营,因为在协议存续期间,如果市场存款挂牌利率或存款利率内部授权上限发生调整,可及时体现在按协议发生的实际存款业务中。
对客户来说,可促使其将闲置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更加聚焦主责主业,避免资金在金融体系内沉淀空转;从更宏观调控的角度来说,也有助于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疏通利率传导的堵点,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进一步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再次,进一步畅通利率政策传导,促进金融资源高效配置。通过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这两项倡议能够使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与央行政策利率联动,改善银行负债成本,提升货币传导效率。
这有助于畅通货币政策传导,确保利率政策能更有效地传导到实体经济。同时,通过规范金融机构的定价行为和畅通利率政策传导,这两项倡议能够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促进金融资源高效地流向实体经济,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次发布的《利率调整兜底条款》倡议是针对少数企业和机构作出的规范,是对公存款业务,主要指对公增量存款业务,老百姓的定期存款利率不在倡议范围,也不会受到影响。
而且,只要是之前资金已经存入银行,不管是老百姓的存款还是对公存款,都按存入时的利率执行到底,在存期内利率是不会变的,企业和老百姓对此都无需担心,消除一切不必要的顾虑。
(原文刊发于国际金融报)
莫开伟已入驻:
搜狐丨网易丨今日头条|
天天快报丨一点资讯丨UC头条丨
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和讯博客丨
新浪财经|慧眼财经|云掌财经丨嗨牛财经丨
趣头条丨虎嗅网丨搜狐焦点丨
脉脉丨雪球丨同花顺丨
商务合作,24小时内回复
合作邮箱mokaiwei9@sina.com
作者微信号:M19630205
回复不及时请加助手微信:moxiangyu002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kaiweicaijing
与您一起探讨有深度的财经趋势
原创不易,关注一个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