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爱上红楼
在鸳鸯坚决抗拒婚姻安排的一刻,她向平儿倾诉衷肠:“咱们这十几个人,自幼以来,哪一句话未曾交流,哪一件事未曾共历?”这句话表面看似简单直白,实则蕴含着深长的意味。平儿,作为王熙凤的陪嫁丫鬟,本应属于王家,为何能与贾府的鸳鸯建立起如此深厚的情谊,仿佛自幼便如影随形?
针对这一疑问,存在两种较为合理的推测。
首先,我们可以设想,当王熙凤初嫁入贾府之时,平儿或许还只是个稚嫩的孩童,与鸳鸯、袭人等年龄相仿。孩子们之间的纯真友谊,往往能够超越身份与地位的界限,使得她们在童年时期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古代社会,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尽管平儿后来成为了贾琏的妾室,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小丫鬟被男主人收房并不罕见,年龄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例如,宝钗尚未谈及婚嫁,而与她同龄的香菱却已被薛蟠纳为妾多年。然而,这一推测虽有可能,却并非确凿无疑。
另一种推测则更为细腻且富有想象力。或许,在王熙凤与平儿正式成为主仆之前,她们便已经结识了鸳鸯等人。王熙凤曾有过这样的回忆:“外面只有一位珍大爷,我们还是论哥哥妹妹,从小淘气到这么大。”然而,考虑到贾珍的年岁已高,显然不可能与王熙凤“从小淘气”。这里的“从小”更可能指的是王熙凤在贾珍面前“淘气”的一种亲近感。她继续说道:“这几年因做了亲,我如今立了多少规矩,便是从小兄妹,也得以叔伯相称了。”由此可见,王熙凤婚前与贾珍的关系颇为亲密,以兄妹相称。
考虑到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侄女,且因父母远在南方,她曾随哥哥王仁回南,家中无人之时,或许常常到姑姑家小住。这样的生活经历,为她及其贴身丫鬟平儿提供了与贾府丫鬟如鸳鸯相识相交的机会。因此,平儿与鸳鸯自幼相识的说法,不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然而,在探讨平儿的身世时,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设想,存在第三种可能性——平儿原本就是贾府的一员?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发现类似的例子。比如,鸳鸯在提及湘云的贴身丫鬟翠缕时,称其为“跟了史姑娘去的翠缕”。这暗示了翠缕原本也是贾府的丫鬟,后来被贾母赐予湘云。同样,贾母也曾将袭人、晴雯分配给宝玉,紫鹃赠予黛玉。如果黛玉最终与宝玉结缘,紫鹃自然会作为陪嫁丫鬟跟随;蕊官若非遭遇不幸被逐出贾府,也很可能成为宝钗的陪嫁。
基于这样的逻辑,我们不妨进一步设想,贾母或王夫人是否也可能将平儿赐予王熙凤,使她成为王熙凤的陪嫁丫鬟,并在婚后随王熙凤重返贾府?这样的安排不仅合理,而且符合贾府内部的惯例。
然而,一个细节却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当鸳鸯向平儿和袭人倾诉心声,拒绝贾赦的收房时,平儿担忧地说:“可惜你是这里的家生女儿,不如我们两个,是单在这里的。”这句话透露出,平儿认为自己与鸳鸯、袭人一样,并非贾府的家生女儿,而是“单在这里”的外来丫鬟。这似乎与她是贾母赐予王熙凤的丫鬟这一设想存在矛盾。
但当我们再次审视袭人和晴雯的情况时,这个矛盾似乎又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尽管她们也是被买入贾府的“外来”丫鬟,却同样赢得了贾母的青睐和重用。贾母作为一位开明睿智的老太太,她在选拔人才时从不拘泥于出身。因此,即便平儿是外来丫鬟,也不妨碍她成为贾母眼中值得信赖和培养的优秀人选。
综上所述,尽管平儿的身世之谜仍然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但无论是作为贾府原有的丫鬟,还是作为贾母赐予王熙凤的陪嫁,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都是不容忽视的。而贾母对人才的开放态度,更是为平儿等外来丫鬟提供了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广阔天地。
1. 尤二姐劝尤三姐嫁宝玉,小门户的脑子像核桃,谁给她的勇气?
2. 薛宝钗在贾府已经众叛亲离,曹雪芹咋不明写?给足面子让她自己走
3. 黛玉死亡之谜一:皇帝赐婚北静王林黛玉,成为逼死黛玉的最后稻草
4.红楼梦里,有一个男人在暗地里护着黛玉,比贾母、宝玉还用心
5. 红楼梦:贾府除夕宴,男人有11个,最重要4人不见,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