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爱上红楼
贾家身为显赫的公侯门第,春节期间既要展现祭宗祠的庄重,又不失开夜宴的奢华。家族庞大,涵盖宁国府与荣国府,以及京中其他八房分支,其复杂性不言而喻。曹雪芹巧妙借助薛宝琴的视角,先描绘宁国府在族长贾珍的主持下祭祖的庄严,随后跟随辈分最高的贾母返回荣国府开启夜宴,布局合理,条理清晰,细节之处尽显匠心。
然而,这个春节对贾家而言并不顺心。贾宝玉、史湘云等少数富贵闲人或许沉浸在欢乐之中,但多数人内心各异:有的心怀不满,有的勉强支撑,有的暗自忧虑。表面的热闹难掩内部的千疮百孔。
曹公在除夕前笔触宁国府筹备年事,宁国府作为族长,负责除夕祭祖及年例分配。然而,这一年庄子收成惨淡,乌进孝上报的账目看似繁复,实则折银仅两千五百两,远低于预期五千两。他试图以荣国府收成更差为借口,却引发了贾珍与贾蓉对荣国府的嘲讽,甚至提及王熙凤与鸳鸯欲典当贾母财物的计划。两府收益均锐减,本应同舟共济的亲兄弟却私下嫌隙,除夕祭祖时的和睦景象更显讽刺。
祭祖仪式上,贾府后继乏人的问题凸显。祭祖顺序严格遵循长幼尊卑,实则是爵位继承的预示。贾敬主祭,贾赦陪祭,后续依次是贾珍、贾琏、贾琮、宝玉等,展现出宁荣两府爵位的传承脉络。然而,承爵者中,贾敬与贾赦已使家族权势大减,贾珍刚愎自用,下一代贾琏与贾蓉则沉迷于管家捞钱与风流生活,贾宝玉更是毫无责任感。宁国府除贾蓉外,贾芹亦不堪大任。若先祖有灵,目睹此景,定当痛心疾首。
祭祖后,众人聚于贾母处拜年团聚。春节团圆宴上,话题往往尴尬,或冷场或发泄,成为家族矛盾的集中展现。尽管贾家京中八房来客寥寥,荣国府团圆宴依旧盛大,各式彩灯交相辉映,台上小戏子表演热闹非凡,一派金碧辉煌之景。然而,在这繁华背后,贾家内部的离心离德已昭然若揭。
随着节日的喧嚣逐渐平息,贾府的聚会进入了交谈环节。贾母借袭人因守孝未能贴身照顾贾宝玉一事,微妙地表达了对王夫人提拔袭人的不满。在贾母眼中,袭人的行为显得过于自持,有违丫鬟的本分,更让她不悦的是,王夫人未经她同意便擅自提拔袭人,却对她更为看重的晴雯视而不见。
在随后的曲艺表演中,又发生了小插曲。一位女先儿向贾母推荐新书《凤求鸾》,贾母一听便知其结局,并严厉批评。这一失误实则源于王熙凤的疏忽,她虽精明,却不识字,导致在安排节目时出现了偏差。春节聚会,节目应老少咸宜,而《凤求鸾》这类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显然不适合贾府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男女老少俱全的大家庭观看。此外,书中描绘的富贵生活也因作者并非出身富贵之家而显得漏洞百出。贾母对此颇有微词,她强调贾府从不许谈论此类书籍,以此彰显贾府小姐们的规矩与品行。此举不仅为贾宝玉和林黛玉正名,更是为贾府所有小姐正名,因为一旦有人行为不端,将累及贾府所有小姐的名声。
尽管王熙凤机智地化解了这场尴尬,但贾府人心中却因此事勾起了一桩烦心事——贾府的女孩们大多已到了适婚年龄,却仍无合适的婚配对象。史湘云已订亲,薛宝琴也早有婚约,而薛宝钗、林黛玉以及贾迎春、贾探春等人的婚事却迟迟未定。子女的婚事一直是父母长辈的心头大事,在古代,小姐们更是心急如焚,因为她们的青春年华转瞬即逝。贾府曾试图借助元春封妃的契机,在联姻方面有所突破,然而几年过去,却一无所获。随着小姐们年龄的增长,贾府上下愈发焦急。
这场年节过后,贾府男子多不成材,女子联姻无望,元春封妃带来的短暂荣耀并未给贾府带来实质性的好处。相反,随着大观园中小姐们年龄的增长,贾府似乎正面临着从风口跌落的危机。年节已过,贾府的未来显得愈发渺茫。
1. 尤二姐劝尤三姐嫁宝玉,小门户的脑子像核桃,谁给她的勇气?
2. 薛宝钗在贾府已经众叛亲离,曹雪芹咋不明写?给足面子让她自己走
3. 黛玉死亡之谜一:皇帝赐婚北静王林黛玉,成为逼死黛玉的最后稻草
4.红楼梦里,有一个男人在暗地里护着黛玉,比贾母、宝玉还用心
5. 红楼梦:贾府除夕宴,男人有11个,最重要4人不见,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