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和节气典故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宋代朱淑真的这首《冬至》,生动地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气候变化和自然景象。冬至作为四时八节中的重要节点,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古代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意蕴。此节气于每年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翩然而至,伴随着吃饺子、汤圆以及祭祖等传统风俗,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冬至民间吃水饺的风俗可得好好说道说道,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日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其所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
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者,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被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
节气养生
冬至时节,中医认为养生应以“藏养”为要。《黄帝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意指冬季气候寒冷,万物生机潜伏闭藏,人体亦应顺应自然,进行养藏。
1. 适度劳作,避免过劳
《备急千金要方》有言:“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意指养生之道在于适度劳作,但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积劳成疾。此时,人们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节奏,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并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适当运动。谚语云:“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可见冬季锻炼的重要性。
2. 节制欲望,保养精气
《养性延命录》有载:“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意指身强体壮之人,若能节制声色之欲,则能强健长寿。冬至时节,人们应节制房事,以防劳倦内伤,损伤肾气。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则五脏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强,身体健壮则能长寿。反之,肾精匮乏则五脏虚衰,多病早夭。
此外,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应平心定志以养其血”的观点,强调了节欲保精的重要性。东汉医家张仲景亦言:“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贵而寿,多欲而得之男女,浊而夭。”可见节欲保精不仅有利于健康,更是优生优育的首要条件。
节气三候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节气习俗
吃饺子: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中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吃汤圆: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祭祖:冬至以往最强的仪式感就是祭祖,过去冬至祭祖,和春节祭祖一样隆重,供奉的祭物中最特殊的是鲢鱼,告慰祖先家门烟火连(鲢)绵不断的意思。祭过祖之后,还要将祭桌面向大门口朝外拜祭天地,南京人称作“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