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电影《亲爱的》:法律与人性的深度博弈——法律人视角|影评

文摘   2024-11-29 07:05   北京  

一、电影基本信息与剧情回顾
电影《亲爱的》由知名导演陈可辛执导,张冀担任编剧,汇集了黄渤、佟大为、郝蕾、张译、张雨绮等众多实力派演员的精彩演绎。该片于2014年9月25日首映,全长130分钟,拍摄地选在深圳,影片中的主要对话采用普通话和芜湖方言进行。《亲爱的》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累计收入达到3.44亿人民币(中国大陆地区),其故事灵感来源于一个真实发生的社会事件。
故事聚焦于一群因孩子被拐而深陷悲痛的父母。田文军和鲁晓娟,一对已经离婚的夫妻,原本各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然而,他们的儿子田鹏在一次玩耍时被拐走,这突如其来的悲剧彻底颠覆了他们的生活。田文军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寻子之旅,加入了由同样命运的父母组成的互助团体,在那里他们相互支持,共同追踪线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遭遇了无数挫折和困难,面对了形形色色的骗子和虚假信息,但他们从未放弃过找回孩子的希望。
与此同时,农村妇女李红琴一直在抚养两个孩子,她并不知情孩子是被丈夫拐来的。当警方介入并成功解救孩子时,李红琴的世界突然崩溃。她试图证明自己对孩子的爱,并努力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她不顾一切地奔波,甚至冒着入狱的风险,但她的决心坚定不移,誓要找回孩子。

二、电影中体现的法律制度

(一)刑法中的拐卖儿童罪

1、犯罪构成与法律规定

影片中明确展示了人贩子的犯罪行为,人贩子以出卖为目的,进行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的行为之一的,即构成拐卖儿童罪。我国刑法对拐卖儿童罪的规定旨在严厉打击这种严重侵犯儿童人身权利和家庭幸福的犯罪行为。田文军的儿子被拐走,直观地呈现出这种犯罪行为对家庭和孩子造成的巨大伤害。

2、法律制裁与社会意义

警方对人贩子的追捕和后续的法律制裁,依据的正是刑法中关于拐卖儿童罪的相关规定。这不仅体现了法律对打击此类犯罪的坚定决心,也为受害者家庭提供了一种正义的伸张和心理上的慰藉。同时,通过对拐卖儿童罪的打击,也向社会传递了保护儿童权益、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的重要信号。

(二)收养制度

1、收养关系的成立条件

电影中李红琴想要收养小女孩杨吉芳,涉及到收养关系成立的一系列严格法律条件。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年满三十周岁等条件。李红琴的情况不符合这些条件,所以她的收养申请被拒绝。这一情节凸显了收养制度的严谨性和对被收养人权益的保护。

2、送养人的条件

法律规定,孤儿的监护人、儿童福利机构、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可以作为送养人。在电影中,被拐儿童被解救后,他们的送养问题成为一个焦点。需要根据法律规定来确定送养人的合法性以及收养关系的合法性,以确保被拐儿童能够在合法、稳定的环境中成长。

(三)户籍管理制度

1、犯罪手段与法律问题

影片中孩子被拐后,人贩子可能会通过非法手段为孩子办理虚假的户籍信息,以掩盖孩子的真实身份。这不仅给警方的调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严重侵犯了孩子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共秩序。

2、解救后的程序

而在孩子被解救后,恢复他们的真实身份和户籍信息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程序。这反映出户籍管理制度在打击拐卖儿童犯罪中的重要性,以及确保公民身份信息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的必要性。只有通过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防止儿童被拐卖后身份被篡改,保障孩子能够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

(四)失踪人口报案及立案制度

1、制度局限与影响

电影中提到,失踪人口在24小时内不予立案。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报案立案制度的严格性和局限性。对于急切寻找孩子的父母来说,这样的规定可能会延误寻找孩子的最佳时机。这引发了人们对制度合理性的思考,也促使社会关注失踪人口报案及立案制度的完善。

2、制度发展与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失踪人口问题的重视,相关的报案和立案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如今,对于失踪人口的报案处理更加及时和高效,以更好地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和权益。

(五)证据制度

1、警方追捕与定罪

在电影中,警方对人贩子的追捕和定罪过程中,证据的收集和使用至关重要。田文军等父母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各种线索和证据来证明孩子的身份和被拐的事实。这些证据对于案件的侦破和后续的法律程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抚养权争取

同时,在李红琴争取收养杨吉芳的过程中,她也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具备收养的条件。但由于她的情况不符合法律规定,所以在证据方面也面临着困境。这体现了证据制度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及证据的充分性和合法性对于案件结果的影响。只有通过合法、有效的证据,才能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六)生育证制度

1、制度背景与意义

影片中提到孩子失踪六年却无法下发生育证。生育证制度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特殊情况的挑战

在电影中,田文军等父母因为孩子被拐,在生育证的办理上遇到了困难。这反映了生育证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和问题,也引发了对制度灵活性和人性化的思考。在面对特殊情况时,生育证制度是否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的需求,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七)监护制度

1、被拐前的法定监护

在孩子被拐之前,田文军和鲁晓娟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他们对孩子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责任。这是法律赋予父母的权利和义务,也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2、被拐后的抚养与责任

李红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孩子的抚养人,她对孩子也产生了一定的情感和责任。当孩子被解救后,关于孩子的监护权归属问题成为了一个焦点。这涉及到监护制度的法律规定,即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监护权的变更和确定。

3、法律考量与人性因素

电影中对监护制度的体现,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监护制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确定监护权归属时,法律不仅要考虑父母的法定权利,还要考虑孩子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同时也不能忽视抚养人在特殊情况下对孩子的情感投入和实际抚养情况。这需要在法律的框架内,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三、法律视角的深度分析

(一)法律的积极作用与挑战

1、积极作用

一方面,展现了政府相关部门和机关打击犯罪的坚定决心。从电影中可以看出,法律在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田文军等家长在孩子丢失后第一时间选择报警,依靠法律的力量来寻找孩子。警方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展开调查和追踪,这体现了法律对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的坚定决心。
另一方面,展现了法律为受害者家庭提供了救济的途径和希望。通过法律程序,警方可以对人贩子进行追捕和制裁,为被拐儿童的家庭讨回公道。同时,法律也规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救助机制,帮助受害者家庭度过难关,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2、挑战

电影中一些人贩子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采取各种手段隐藏身份、转移孩子,使得警方的调查工作变得异常艰难。这反映出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人贩子的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给法律的实施和执法机关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一些偏远地区,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对于收买被拐卖儿童的行为认识不足,甚至存在错误的观念。这也给法律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收买被拐卖儿童的严重性和违法性。

(二)法律与人性的冲突

1、寻子过程中的冲突

一方面展现了法律角度的不合法性。被拐孩子的父母们在漫长的寻子过程中,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如私自调查、跟踪可疑人员,甚至可能会对疑似人贩子的人使用暴力。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些行为是不合法的。私自调查可能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跟踪和使用暴力更是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另一方面,展现了人性角度的可理解性。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这些父母们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在巨大的痛苦和绝望中,只是想尽一切办法找回自己的孩子。这种法律与人性的冲突,引发了人们对于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法律与情感的思考。法律应该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人性的因素,给予受害者家庭一定的理解和支持。

2、收养关系中的冲突

一方面是亲生父母的权益保护问题,被拐儿童在被解救后,其收养家庭所面临的处境也体现了法律与人性的冲突。法律规定被拐儿童被解救后应归还其亲生父母,这是为了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和家庭的完整性。亲生父母对孩子有着不可剥夺的权利,他们在孩子被拐后遭受了巨大的痛苦,法律的规定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回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庭。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收养家庭的情感投入问题,对于收养家庭来说,他们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和精力,突然失去孩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痛苦。收养家庭与孩子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法律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收养家庭的情感需求。这种冲突使得法律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更加谨慎地权衡各方的利益。

(三)程序正义的体现

1、公安机关的执法程序

电影中涉及到一些法律程序的场景,如李红琴被抓到派出所问话等,这体现了程序正当原则。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询问、调查等工作,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执法行为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2、当事人的权利保障

同时,当事人也有权利在法律程序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李红琴有权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和陈述。这表明程序正义是法律实施的重要保障,只有遵循程序正义,才能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和社会的公平正义。程序正义不仅要求执法机关依法办事,也要求当事人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共同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正。

四、艺术表现与社会影响

(一)艺术表现

1、演员的精彩表演

电影《亲爱的》中,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黄渤将田文军的痛苦、坚韧和执着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在寻子过程中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深深地打动了观众。赵薇饰演的李红琴也让人感受到了一位农村妇女的无奈与善良,她对孩子的爱和为了孩子的付出让人动容。郝蕾、佟大为、张译、张雨绮等演员也都出色地诠释了各自的角色,为电影增添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2、细腻的叙事风格

电影的叙事细腻而真实,没有刻意的煽情,却能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冲突。导演陈可辛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情节的推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人性考验和法律困境的世界。
影片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对话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与角色一同经历着喜怒哀乐。

3、深刻的社会主题

电影以儿童拐卖这一沉重的社会话题为背景,不仅展现了法律与人性的复杂交织,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被拐儿童家庭的痛苦、收养家庭的困境以及法律制度的探讨,电影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促使人们反思如何更好地保护儿童权益、完善法律制度、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二)社会影响

1、引发社会关注

电影的上映引发了社会对拐卖儿童问题的激烈讨论。观众们被电影中真实的故事和深刻的情感所触动,纷纷关注起拐卖儿童这一社会问题。媒体也对电影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和讨论,进一步扩大了电影的社会影响力。

2、推动法律完善

电影的社会关注也推动了相关法律的完善。人们开始关注拐卖儿童犯罪的打击力度、收养制度的合理性、失踪人口报案及立案制度的改进等问题。政府和立法机关也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强了对拐卖儿童犯罪的打击力度,完善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为保护儿童权益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3、增强社会意识

电影让人们更加关注被拐儿童家庭的痛苦,也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在法律框架内更好地平衡人性与正义。它提高了社会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拐卖儿童的严重性和违法性,同时也让人们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共同为构建一个和谐、公正的社会而努力。

五、总结

电影《亲爱的》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探讨法律与人性冲突、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电影。它以儿童拐卖这一沉重的社会话题为背景,通过真实的故事和细腻的叙事,展现了法律与人性的复杂交织。
从法律人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法律在打击犯罪、维护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也让我们思考了法律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人性情感时所面临的挑战。同时,电影也提醒我们要不断加强法律意识的普及,提高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艺术表现方面,电影以其出色的演员表演、细腻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主题,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灵,成为了一部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总之,《亲爱的》是一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电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让我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更加重视法律的作用,也更加珍惜人性的美好。


海剑
法律人,作家,编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