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悄然降临,山楂相关的美食如糖雪球、冰糖葫芦、山楂糕等纷纷涌上市场,它们酸甜可口,且似乎无惧“发胖”的风险,因而深受大众喜爱。山楂常被赞誉为开胃佳品,然而,若食用不当,也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据鲁中晨报消息,近期,19岁的倩倩(化名)便因过量食用山楂而遭遇了健康问题,甚至住进了医院。
倩倩因一时贪嘴,购买了1斤多糖霜小山楂享用。当晚她便感到腹部不适。起初疼痛尚能忍受,但到了次日,腹痛愈发剧烈,最终迫使她前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经过消化内科副主任杨晶的初步问诊与腹部CT平扫检查,医生惊讶地发现,一个约8.6cm×5.5cm的巨大异物已将倩倩的胃部填满!面对医生的询问,倩倩坦言自己一人便食用了1斤多山楂,约30余颗。经验丰富的杨晶医生迅速做出了诊断——胃石症。进一步的胃镜检查显示,倩倩胃内的结石体积庞大,几乎占据了整个胃部空间,使得常规的异物取出手段难以施展。
为了缓解倩倩的痛苦,杨晶医生决定先利用工具将结石分割成小块。然而,由于结石数量众多,直接取出可能对喉咙造成损伤。因此,医生选择了让这些小块结石留在胃内,并嘱咐倩倩连续几天多喝可乐。令人欣慰的是,四天后复查结果显示,倩倩胃内的结石已完全溶解消失。此次事件不仅让倩倩对山楂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更多人意识到,除了柿子外,许多富含鞣酸的食物如香蕉、山楂等,在特定条件下同样可能形成结石。对此,杨晶医生解释说,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还会吸附胃里的食物残渣,逐渐滚大形成结石。可乐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会产生膨胀效应。其中的磷酸、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等成分还能与结石中的钙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破坏结石的聚合结构,从而达到溶石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有胃石特别是合并溃疡症状的患者不能盲目饮用可乐,以免加重溃疡症状。这类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尽早前往医院进行综合治疗。尽管胃石症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但杨晶医生表示,只要我们有正确的饮食观念,不必对此过于恐慌。他提醒广大食客们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成熟的柿子或山楂等食物;注意摄入量,切勿贪吃;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共同食用;消化功能差的人群如老人、儿童要特别减少摄入。来源:杭州日报、鲁中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