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捐款10元被说“抠门”?莫让善良的人们在冬日里寒了心

2025-01-23 16:11   河南  

据极目新闻消息,1月21日,山东省济宁市刘女士在网络平台上发声,提及当地一支公益团队在志愿者群组中发起了一项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的募捐活动。活动文案温馨呼吁:“请伸出您的援手,一分也是爱。”刘女士的两个孩子深受触动,决定各自捐出10元零花钱。于是,刘女士向活动的一位发起者转账20元,并解释这是孩子们用零花钱表达的爱心。然而,对方非但未收款,反而以“抠”字回应,并明确表示今后不再接受10元的捐款。


次日,该公益团队的负责人对此事作出回应,承认工作人员言辞不当。他解释称,工作人员的本意并非嘲讽刘女士“抠门”,而是想表达“如果你捐10元,可能会有人这样评价你”。事后,该工作人员已向刘女士致歉。
捐款十元竟被嫌少,甚至因此受到贬低,这不仅是言语上的失当,更是对慈善精神的严重误解。慈善的本质在于对他人的深切关怀,通过捐赠物资或提供帮助来展现慈爱与善良。爱心无分大小,每一分捐赠都是心意的体现。许多地方坚持的“捐一元”慈善活动,正是为了强调这一点:捐款十元,又怎能被视为吝啬?
发起慈善募捐活动,旨在扶危济困、推动公益事业,更重要的是激发更多人的慈善之心,让慈善观念深入人心,吸引更多人投身于慈善事业,共同推动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点滴爱心汇聚成河,微光也能点亮大爱。在慈善的世界里,爱心没有多少之分,只有有无之别。
对于孩子而言,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更重要的是学会分享、懂得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从而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慈善的种子,教会他们以善行温暖他人、关心帮助他人,这比捐出多少钱都更有意义。孩子们捐出自己的十元零花钱,正是爱心的体现,应当得到鼓励和支持。却因此受到贬低和冷遇,这无疑是对爱心的打击,更是对慈善行为积极性的伤害。
刘女士认为,活动文案中的“一分也是爱”与实际行动中的“设门槛”形成了鲜明对比。孩子们捐出十元钱却被说成“抠门”,这样的言行实在有违慈善的本意。不是捐十元钱显得“抠门”,而是这种嫌贫爱富的慈善募捐行为显得低级和虚伪。
常说,改变世界并非靠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慈善捐赠重在参与,每个人的举手之劳都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只要每个人都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必将变得更加美好。因此,我们应该纠正对慈善的误解,不要以自己的冷漠和势利眼去浇灭慈善的热情。
来源:极目新闻

大道新闻
关注民生,贴近群众,情系百姓,服务大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