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EF上海峰会圆满收官:十年交汇,启航新征程

科技   2024-12-04 20:36   北京  

峰会精彩回顾



BNEF上海峰会为期两天的议程圆满结束,我们站在上海峰会新旧十年的交汇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第二天的会议议程中,我们汇聚了全球能源领域的思想领袖,共同探讨了亚洲减排的迫切需求、能源转型金属的巨大投资、氢能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光伏行业的激烈竞争、储能市场的强劲增长以及化石燃料消费的深刻变革。


我们期待在下一个十年中,BNEF继续在能源行业引领变革,推动全球向更清洁、更可持续的未来迈进。以下是本次峰会第二天议程的深刻洞见和前瞻思考。


改革浪潮中的清洁能源收入优化之路

汪子越

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研究主管


随着风电与光伏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转型正逐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能源入市交易并不一定意味着对产业的负面影响,而是可以通过价格信号在市场机制下指导新能源的发展和消纳。

在中国,差价合约有可能成为支持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很多政策细节仍有待明确,比如合约时间长短、基准电价等,同时它的推进需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未来,项目收益情况不仅仅需要好的新能源资源选址,也需要更精确地预测供需情况。

此外,光储、风储融合项目随着现货市场的建设,以及未来可能从电网充电的特性,有望同时参与电力现货及辅助服务市场来获得更高的收益。


行业大考之年:光伏制造前景几何?

谭佑儒

彭博新能源财经光伏分析师


光伏行业需求端面临着消纳问题的困扰,长期增长预计将会放缓;供给端方面,随着未来随着资金壁垒的增加和技术瓶颈的出现,光伏行业将进入一个长期充分竞争的时代,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淘汰。在全球贸易环境快速变化的挑战下,领先的光伏企业希望通过持续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以及提升跨文化经营能力实现差异化竞争。 

因应新的贸易壁垒和本地制造激励,企业重新调整和加快布局东南亚以外的全球化产能。美国仍然是目前盈利能力和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制造业回流的前提下,料在当地布局的制造工厂面临的额外风险的几率较小。即将在中东投产的海外多晶硅制造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可为当地建立光伏供应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储能市场:随潮起潮落 看风云变幻 

邹湘宁

彭博新能源财经储能分析师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储能系统成为保证电力系统稳定的重要基础设施。储能市场需求未来增长强劲,但是供应端面临利润率降低的挑战。更大尺寸的储能电芯,标准化和产业体系的协同推动了储能系统的降本。智能化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进一步提升对电芯安全的预警时间和降低储能系统的运维成本呢。国内储能系统的价格可能已经趋近底部,但是平均售价更高的海外储能系统价格料将还有下探的空间。从中东到欧美,海外各个市场的大型储能的应用都在蓬勃发展。但是中国企业出海面对非常多的挑战,从明白海外市场规则,布局当地供应链,到营销与品牌建立,到与当地合作,到建立当地团队等等。即将投产的海外制造储能电芯可以在新的贸易和关税环境下具备价格竞争力。


BNEF观点:中国矿产全球扩张需保持五个层面同步 

霍雨辰

彭博新能源财经金属及矿业分析师


彭博新能源财经估计,从现在到2050年,锂、铜和镍等能源转型金属需要投入2.1万亿美元,才能实现净零排放。中国已在关键矿物精炼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扩大其全球能源转型金属供应链方面面临数项挑战。

中国金属产能的全球扩张需要与下游行业发展的速度、地点和环境标准进行同步,找到供应链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平衡点,才能维持中国的领先地位。


交通电气化的全球机遇

米思易

彭博新能源财经电动交通分析师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背景下,嘉宾们围绕用户需求、产品差异化和技术路线等话题展开讨论。嘉宾们认为在以旧换新 等政策的推动下,明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会保持快速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多元化演进阶段。用户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不仅关注车辆的动力性能,还更注重智能化配置、使用便利性和成本效益,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用户场景提供细分化解决方案,如增程式插混、氢燃料电池及优化内燃机技术等,并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升性价比。与此同时,海外市场的潜力很大,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利用技术和成本优势外,中国企业还需要识别不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出海之路才能更顺利。


BNEF观点:探寻化石燃料在中国的未来

李紫悦

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天然气分析师


中国的化石燃料消费在2023年已经是2000年的三倍有余。为了减少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气候风险,中国立下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2030碳达峰之前煤炭消费预计下滑。煤炭在电力部门的用量随着煤电机组退役和利用小时数降低而减少。工业用煤也随着钢铁产能的缩减而下降。道路交通的石油用量在2030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有所下滑。但化工和航空业的石油用量仍会有大幅增长。天然气在2030年前前景广阔,工业脱碳、气电装机和天然气重卡普及会推动天然气消费持续增长。但如果把目光放到本世纪中叶,无论是在经济转型情景还是净零情景下化石燃料的消费都会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电力会取代许多化石燃料。在难以减排的行业,清洁燃料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但即使在净零情景中,化石燃料依旧有一席之地。我们需要化石燃料作为原料及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来源。因此我们依然需要投资于化石燃料。


净零排放新时代:大宗商品如何把握未来机遇 

洪露茜

彭博新能源财经石油下游及化工研究主管


在大宗商品的未来机遇论坛中,嘉宾们讨论了清洁燃料和原料在航空、航运和化工领域的应用。SAF对航空业减碳至关重要,但面临原料限制,全国厨余废油回收率低,难以满足航空业需求。航空业每年需要3000万吨航煤,未来可能增至8000万吨。电制路径有潜力,但技术和成本是限制。SAF发展需要碳市场和政策扶持。

在绿色甲醇领域,中国项目多停留在概念阶段。生物制甲醇符合ISCC认证标准,是关键发展方向。尽管绿色燃料成本高,但随着技术进步,未来有望更具竞争力。中国有原料优势,马士基对绿色甲醇需求持乐观态度,短期内需求将继续增长。绿色燃料存在绿色溢价,但马士基愿意合作推动产业发展。化工行业向生物基转型,尤其在高附加值产品中,但大宗商品市场接受度低。生物质原料竞争加剧,需完善认证体系。绿色溢价在欧洲市场接受度高,中国市场有限。


绿氢:绘就未来发展蓝图

高曦彤

彭博新能源财经氢能高级分析师


氢能专家高曦彤指出,氢能行业在产能持续扩张的同时,面临着需求不足的情况,因此保持产品竞争力对氢能企业至关重要。

嘉宾们认为,电解槽企业需要关注低成本创新,做出高性价的产品,尤其是在电氢耦合的趋势下,适应波动性电源的电解槽会更有竞争优势。在需求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氢能重卡是比较有确定性的行业,另外天然气掺氢,煤掺氢,以及船运行业的绿甲醇和绿氨燃料都将为氢能带来新需求。

对于AEM和PEM的技术路线和未来发展趋势,嘉宾们认为,AEM相对来说有更好的前景,而PEM在现阶段更加成熟,其产业化程度比AEM更高,未来两者将进入充分竞争,长期共存的态势。


平衡中国能源安全和脱碳—LNG扮演怎样的角色 

曹璐佳

彭博新能源财经天然气高级分析师


亚洲各国减排的需求会促进地区的LNG进口,成为全球LNG需求增长的引擎。随着新LNG出口项目的上线,预计在2027年全球LNG市场会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滑。价格更低廉的LNG会刺激价格敏感的买家的需求。但市场还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例如项目的延误不仅减少了供应,还导致船运市场的供过于求。地缘政治冲突也会影响供应。中国LNG买家需要综合考虑风险,选择合适的合同。


彭博新能源财经
BNEF为正式用户提供能源转型、碳中和目标相关的深度研究、数据、模型和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