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世界公认德国是最成功的,许多人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德国,想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最好是引进德国的职业教育学校,在中国建立类似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校。
可以说,从去年夏天开始,笔者就接到了无数的问询,希望引进德国的职业教育学校。然而每次当政府或者企业满怀期待投入到职业教育的创办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许多项目到后来就不了了之。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在德国很成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到了中国就很难获得成功?
如果仅仅是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其实并不是很复杂,也很容易“抄袭”。我这里之前也发表过关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一些介绍,有兴趣的话也可以点击读一下: 浅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然而与K12教育不同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的事情,而是企业,政府,和教育共同的事情。也就是说,并非像办高中那样,只要建了现代化的学校,招了高素质的老师,就可以办好一所高中学校了。职业教育的难点就在于,即使有了很好的硬件设备和很好的师资,也未必可以像德国那样建立完整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德国职业教育是一个教育体系。双元制的核心是企业和学校双方都很重要——参加职业教育的学生,几乎超过50%的时间是在工厂里实习,而且是拿工资的实习。
接受双轨制教育的学生,40%的时间用在理论学习,60%用在实操训练。他们是双重身份,既是工厂的学徒工,也是公立职业学校的学生。学生每周在工厂培训三天半至四天,在学校学习一天至一天半。工厂企业着重对学徒工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职业学校着重教授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工厂企业设有教室,职业学校也设有演示车间、实训车间。双轨制职业教育十分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保证了企业获得合格的员工。
也就是说,双元制教育模式中,企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德国,几乎所有行业的公司都会提供学徒岗位:从制造业到金融银行业,从酒店到餐饮行业,从护理行业到旅游行业……。学徒工作让学生在企业里更好的了解企业的运作。这样,结合课本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以致用。这样一旦学生毕业了,就可以立即进入正式的工作状态,而不需要再有一个适应过程。而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学徒的工资可以获得政府的补贴,同时也是公司提前挑选员工的机会。表现优异的学生毕业后很有可能就被公司直接录用,对于公司来说既节约了实习的费用,又减少了招人的成本。
可以说,双元制学徒制度让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获利,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
然而为什么这么好的制度很难在中国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呢?
在做了很多考察后,笔者认为,在中国推广双元制教育最大的难点在于企业和学校的衔接。在德国,职业教育学校大多规模很小,而且学校位置与企业距离都不远,因此学生很多就每周一半时间在学校,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然而中国的职业技术学校大多规模很大,建在相对偏僻的市郊,距离工业区以及城市都有一定的距离,让学生一周一半时间在学校,一半时间在工厂,路上花的时间太多,因此很难达到像德国那样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的模式。
当然,学校与企业有距离这个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一个学期在学校,一个学期在企业这样的模式来解决。但是有一个问题还是很难解决,那就是生源问题。
轰轰烈烈的搞了职业教育之后,很多人会发觉,在中国优秀的学生几乎都不愿意读职高,都不希望读职业教育大专,都希望读本科院校,往高学历方向发展。不是说高学历不好,然而如果社会上普遍对职业教育有偏见的话,认为读职业教育是“成绩不好的学生“,那么长期而言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
从德国工业的发展可以看出,德国产品的质量之所以享誉全球,除了德国创新和科研力量以外,德国工人的高素质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而在德国,在工厂里做工人一点都不会被人瞧不起,相反的,许多优秀的年轻人情愿放弃读大学也都希望进入一些世界有名的工厂做工人,比如去大众,奔驰,宝马等等公司工作。
德国有超过50%的年轻人进入职业教育体系而不是去读大学,这和我们国家提出的50%普职分离非常类似。但是中国的家长对于孩子进入职高读书会表现的非常的焦虑,而德国家长却会坦然面对,甚至鼓励孩子进入职业教育学习。
曾经一个朋友问我,职业教育既然这么好,有没有大学教授的孩子去读职业技术学校?有没有政府官员是技校毕业的?我说,在德国,真的有,而且还不少。在德国,我就认识有大学教授的孩子读职业技术学校,也见过某些政府官员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比如我曾经认识一位德国某个州的经济部长,相当于中国一个省的商务厅长,这位经济部长就是学蛋糕师出身,之后自己开蛋糕店,然后慢慢从政,后来成为了政治家。这样的成才之路可能在中国很难想象。在中国现在连一个街道的公务员都要985的硕士生,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又怎么会有机会获得好的职位呢?
在中国,你很难想象大学教授或者政府领导会将孩子送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
因此,职业教育是否能够被大众所接受,最重要的不是政府投入多少经费,而是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以及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的职业前景是否好。
从德国的发展可以看出,教育压力并不是教育部门一个部门可以解决的,而是整个社会的矛盾。只有当整个社会在招聘过程中不再唯学历唯名校,而是“按需招聘”,那样才不会所有人都要挤上读大学的独木桥,才会大大减轻家长的焦虑和压力。
这个社会需要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但同样也需要无数踏踏实实工作的工人。
感谢关注走进德国,长按以下二维码即可关注。
业务联系请致电:18072737107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