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出差去了趟天津。
初到天津卫,感受真是不一般,天津人热情、好客,待人真诚、爽快,说话特别逗,听着特亲切,就连海河的水都津味儿十足。
“卫”,过去是古代朝廷军队中一个的编制,天津以前就是一个驻军的地方。说起来,天津地区的形成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宋金时称“直沽寨”,元朝改称“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1404年(明永乐二年)筑城设卫,称“天津卫”。
我对天津最初的的印象源于相声。小时候,爱听相声,那会儿相声都是在广播里听,马季、赵炎,姜昆、唐杰忠,侯跃文、石富宽,马志明、黄族民,高英培、范振钰,常宝华、常贵田,李金斗、陈涌泉,冯巩、刘伟……一捧一逗,诙谐风趣,听得我常常捧腹大笑。天津那可是“相声窝子”,相声名家辈出,马志明、常宝华、冯巩,包括现在相声界最火的郭德纲,都是天津人,就连天津的相声票友也都不含糊,上台即兴都能使活。 有一回,我听到高英培、范振钰表演的相声《钓鱼》,讽刺的是社会上那些爱说大话,不干实事的“嘴把式”。有这么一位天津市民,看着人家邻居钓鱼,眼馋了,也学着去钓鱼,眼高手低,一条也没钓到。于是,他去到菜市场买了几条回来,结果还让邻居给识破了。第一回,钓鱼前喊一声“二儿他妈妈,你给我烙个糖饼”;第二回是“哎,二儿他妈妈,你给我烙俩糖饼”;第三回成了“二儿他妈妈,你给我烙仨糖饼”。二儿他妈妈一边烙着饼,一边就琢磨了:“哎哟,二儿他爸爸,你可真哏儿啊!鱼呀你是一条没钓来,你这饭量可见长啊!”这段相声,我听过几十遍了,每回听到这儿就忍不住想笑。
天津话,一个字——“哏”!“哏”,就是风趣、幽默,全国人民都晓得,天津就是一座“哏都”。民间流行着一句俗语,“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这里的“卫嘴子”,就是夸天津人嘴皮子灵活,口若悬河。 天津位于九河下梢,渤海之滨,不仅河运码头发达,而且也是天然良港,来往商旅众多自是不必多说。客商往来一多就需要交流,交流多了,自然也就把口才练出来了。南来的北往的客人,会聚于此,即促进了语言的丰富,也滋润了语言的表达。高度的商业化着实锻炼了天津人的嘴皮子,磨炼了天津人的性格。 天津话的喜剧效果毋庸置疑,自带喜感的口音、短促利落的语调,再加上夸张修辞,一通往上招呼,令人轻松愉悦,心情舒畅。和其他方言相比,天津话的一大特色就是儿化音的灵活运用,听着就那么俏皮,从精神层面看,它体现了天津人的乐观、豁达。 我就特别喜欢听天津人说话。天津作家冯骥才说过这么一件他亲眼见到的事。在一个路口,一个老头骑自行车驮着东西,遇红灯下了车。绿灯了,老头掏裆上车,上了几次没有上去,后面的车也没有办法走了,警察从岗亭里探出头来说:“大爷,您老练车能不能找个宽敞地方?!” 警察说“练车”,够幽默够挖苦的吧?老头把岗亭说成是“罐”,暗含着就说警察是蛐蛐了,也够滑稽,够损的了吧?天津人就是这样,谁也不生气,谁也不较真,谁也不吃亏,打了个平手,可把旁边的人逗乐了。 因为我这次是出差,有公务在身,所以,没有时间去到天津的一些景点游玩,只是趁着早晚上的空档在城里逛了逛。去到了五大道、海河边,人民公园、菜市场、早餐店、超市等地,这些地方也是当地居民常常光顾之所,很自然,我就融入到了天津人的日常生活中,也算是见识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挺好啊。 都说“民以食为天”,到哪儿都离不了吃,去到哪里,就一定要品尝当地的小吃,才不虚此行。天津的小吃颇有特色,什么煎饼馃子、十八街麻花、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馋得你肯本挪不动步。 这一趟,我还头回体验一样小吃——锅巴菜。锅巴菜是一种传统的天津小吃,它的制作方法是将绿豆和小米水磨成浆,摊成薄厚均匀的煎饼(锅巴),晾干后切成柳叶形状的小条,然后浸在素卤中,盛碗后加上芝麻酱、腐乳汁、辣油、辣糊、卤香干片和香菜末等六种小料制成。这种小吃色彩丰富,味道独特,营养丰富,是天津地区的特色佳肴。 我去的是一家“老城里四姐锅巴菜”,她家生意异常火爆,排队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大家等得很有耐心,不急不躁,很多食客是吃一碗,带一碗,有的食客还饶有兴趣地与小店合影拍照,这里俨然成了天津城的一处“人文景观”。负责制作“锅巴菜”的是位姐姐,三十岁开外,干净、利索,全神贯注地忙着手里的活儿。只有制作完成,把锅巴菜交到食客手中时才抬起头,与顾客攀谈上两句,便又开始忙活了,忙到根本停不下来。 我们下榻的酒店隔壁有家饭店,招牌上三个大字:“二姐家”,老板就是这位招牌上所说的“二姐”,四十岁上下年纪,生得柳叶弯眉,眉目中带着笑,身形不胖也不瘦,走起路来风风火火。 “二姐”是个性情中人,客人一进门,就能听到她热情的招呼声,仿佛到了家一般。“二姐”办事爽快,笑声爽朗,颇有几分梁山女英雄“孙二娘”的风采。她家主打“三个拿手菜”:大锅炖鱼、炒柴鸡、炖排骨,属东北菜系。当然,除了这三个拿手菜,还有其他各式菜品供食客选择。 饭点那会儿,“二姐家”经常要排队等位子的,大厅里高朋满座,推杯换盏,热热闹闹,服务员忙碌着,来回穿梭着,笑脸相迎,一水是三四十岁的大姐,服务热情、周到,又端饺子又端面,香味伴着腾腾的热气在屋里弥漫。到了这儿,就跟到了家一样一样的。你要说没吃饱、没吃好啥的,从“二姐”这儿都不答应。 这些天,与天津人打交道多了,我发现一点,天津人对女性爱称呼“姐姐”。大街小巷,商场公园里,无论是二十岁的大姑娘,还是三十的小媳妇,或者是四五十岁的阿姨、大妈,天津人一律称呼“姐姐”,这倒是省事了,而听者也很是受用,应答得那么自然,笑容灿烂,就如同一家人似的。 那天,我去超市买点东西。结账时,我前面一个中年男子,买了一购物车的东西,吃的、喝的、用的,收银员一个一个扫码,中年男子一旁紧着跟收银员客气:“姐姐,您受累啊!”而我看了一眼这位收银员,是一位二十岁上下的小姑娘。我很诧异,心里想,你个四五十岁的大男人,怎么管一个二十岁的小姑娘叫“姐姐”呢,人家还不白你眼,但发现小姑娘并没有不悦之色,麻利地结完账,临走还不忘和中年男子摆手告别,笑着说“慢走了您”。 转过天来,我和天津公司的小石一起用午餐,当作一个笑话说起这事。小石,今年三十五岁了,南开大学的研究生,地地道道的天津人,听我讲完后,笑着跟我普及了一个天津常识。 他说,在天津方言中,“姐姐”,是天津人对女性的称呼,即便按岁数论,应是妹妹,也得叫“姐姐”。这是天津话的一大特色,天津人习惯称呼陌生的女性为“姐姐”,别管被叫的那人是不是真的够格当这个姐。 九河下梢天津卫,码头文化可谓由来已久。而码头文化的流动性,赋予天津人更多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各地区的文化不同,为了打交道,必须体现出尊重。天津人,尤其是做买卖的商贩,嘴都跟抹了蜜一样甜,这是商业行规的体现,和气生财嘛。喊一句“姐姐”,对年轻人是尊重,对老年人是恭维,可以说符合了各个年龄层次女性的心态。
另外,有很多女性一些隐私不方便透露,比如年龄、婚姻状况等。特别是现在人们晚婚晚育的情况越来越多,对不熟悉的女性更是不能瞎叫,一句“姐姐”成了最保险的称谓,您出阁了是姐姐,还没出阁的也是姐姐,怎么叫都不犯忌。
天津话的“姐姐”,从十五六的小姑娘,到四五十的中年妇女,全部涵盖在内。“姐姐”称谓,融合了商业文化的精细、移民文化的热情和市井文化的纯真,体现天津人的宽广胸襟和爽朗情怀,加之幽默元素的融入,使之成为了更具有深厚含义的“天津话”。例如:“姐姐,您吃了嘛?”“姐姐,有事您说话!”“姐姐,劳驾,跟您打听个道。” 原来,一句“姐姐”,门道有这么深呢。于是,我也就“入乡随俗”了,到了天津公司,头两天,还管培训我们的刘姐一句一个“刘老师”叫着,后来,也随着大伙一起称呼“姐姐”了。刘姐笑着说:“这就对了嘛,还是叫‘姐姐’听着亲切啊。全国联通一家人嘛!” 与我对接的小石,年富力强,在公司是中流砥柱,在家里是顶梁柱,就是社会上传说中“二柱子”,他上有老、下有小,正是身上担子最重的时期。他有句口头语“乐呵乐呵得了”,他生活中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善于自我化解,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去解决、去应对生活中的难题,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对于大多数天津人而言,幽默是他们的本能,也是他们的生活态度。天津人骨子里有一种“什么事都不叫事儿”的淡定、从容,自然也就少了些小肚鸡肠的斤斤计较,多了些自我和解的通透与豁达。天津人明白一个道理,人人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整个社会也就和谐、美好了,那些小美满,就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 天津,就是这么一座接地气、生活气息浓厚的城市;同时,又是一座充满趣味感与幸福感的城市。本篇审稿 、组版 ⑤
作者简介
李炜,河南郑州人,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作者 李炜 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思客出品,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博客/微博/微信/搜狐号:河南思客
投稿:2560410387@qq.com
出品:河南思客编辑部
原则:原创、近作、首发、独家、深度
初心:思想,影响人生;文字,抚摸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