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讲座由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胡佐教授主持,胡佐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于海勃教授在舞台设计领域的杰出成就。于海勃教授是名副其实的跨界艺术家,其作品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同时在理论方面,于海勃教授亦有深厚造诣,其海外丰富的留学与工作经历造就了国际化的视野。于海勃教授的设计作品与著作,融学科与实践为一脉,兼广度和深度于一体。在这场关于“舞台设计的二元世界”的讲座中,于海勃教授同样以理性的视角剖析讲座主题,用生动真切的设计案例与在座师生分享心得体会。
于海勃教授首先对这次讲座的主题——“舞美设计的二元世界”中的“二元”进行了解释。他认为,近年来在我们周围一直存在着两条平行的舞台美术:一种是大众熟悉的剧场环境中的传统舞美;另一种是发生在剧场以外,时不时让我们感到新奇甚至困惑的新舞美。他将二者定义为“职业舞美”与“学术舞美”。他认为,前者存在于各个实体演出院团与大小剧场;而后者基本发生在经过局部改造的特定场地(Site-Specific),各种艺术节展演场所,以及各院校或文化研究等学术单位举办的各种论坛当中。
这两种舞美有着明显不同的审美追求、不同的创作方法和理念,甚至对同一专业的名称叫法都是不同的:“学术舞美”的当代名称是“Scenography(场景学)”和 ”Performance Design“(演出设计);而”职业舞美“ 却依然在继续沿用着传统的表达——布景设计Set Design、服装设计Costume Design和灯光设计Lighting Design。后者可以从托尼奖的奖项名称和国外各大剧院演出节目单中的主创头衔得到明确的佐证。
于海勃教授介绍了国外同行对所谓“职业或专业”的定义——即以此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从业者(俗称专门吃这碗饭的)。于海勃教授说,他所认识的许多国外同行都属于这样的从业者,这些舞美工作者大都具有一个共同的职业特征:不善言辞但工作专注严谨,同时他们也是特别容易合作的团队伙伴。
为了解国外最新的职业舞美动态,他专门介绍了业界两项最权威的奖项——美国的托尼奖和英国的奥利维奖,特别是疫情结束以来(2020-2024)的获奖作品,包括音乐剧《红磨坊》、《伙伴们》、《纽约纽约》、《歌厅》和话剧《圣诞颂歌》、《杀手》、《少年派》、《立体声》等设计案例。
2022年的音乐剧获奖作品《伙伴们》的舞台设计有别于百老汇传统的机关布景,该剧采用了轻音乐剧的形式,叙事和转场的配合十分巧妙,利用了戏剧本身的叙事线,配合参演人员搬动场景。主体的装置盒子内部置景则采用了写实风格;2022年获奖作品话剧《杀手》在舞台的画面上追求细致还原,视觉处理上更偏向电影镜头下的质感。2023年音乐剧《纽约,纽约》则聚焦纽约年轻人所处的社会现状,将生活话题融入舞台呈现,大量使用了视频手段。
2022年托尼奖最佳音乐剧舞美设计《伙伴们》
2023年托尼奖最佳音乐剧舞美设计《纽约,纽约》
2020年托尼奖最佳话剧舞美设计《圣诞颂歌》
2023年托尼奖最佳话剧舞美设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而对于《忏悔》、《佩德拉》等话题更为严肃的话剧,于海勃教授的讲解中带入了对多个话题的思考,譬如不同舞台装置的运用如何表现政治争斗或经济危机等话题,又如何利用穿帮、换景等手段引导观众的陌生化思考,去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逻辑,这也是舞台设计师在面对较为严肃的戏剧时需要思考的关键。
于海勃教授在介绍案例的同时还特别提到,这些专业奖项的评委代表广泛,不乏业界著名剧评家、编剧、导演、演员、制作人等,极具权威性。而且毫无疑问的是,设计师在获奖后的身价也会由此而提升,即获奖与设计师的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关联。
关于舞台技术的话题,于海勃教授结合具体案例讲述了每一个项目都可能会面对不同的挑战,如布雷根茨水上舞台的抗风问题,超级碗半场秀的如何解决快速(仅有7分钟)装台的问题,以及材料的选择、机械的运用和演出的安全保障等。
在关于“学术舞美”的介绍中,于海勃教授首先向师生们展示了一份“荐书单”——列出最重要的几本关于当代舞美理论著作和文献,从戏剧家谢克纳、艺术理论家卡拉斯、舞美史学家阿隆森到当今活跃在舞美理论界的学术新秀,以及这些前沿理论对当代戏剧面貌的影响与重塑,包括特定场地(Site-Specific)演出的最初案例——彼得布鲁克当年是如何发掘格拉斯哥有轨电车剧场的往事。此外还向同学们介绍了1970年代出现的“大地雕塑“的理论如何衍生出当代”延展性场景学”的理论源头——“既然雕塑可以离开博物馆展厅而独立存在,那末舞台设计也完全可以脱离剧场和舞台,发生在任何空间。
于海勃老师的推荐书单
于海勃教授还结合最近三届PQ四年展的获奖(金马车)作品,向同学们剖析了这些作品的获奖原因以及它们所折射出的最新舞美理论动向,如2023年PQ金马车奖——塞浦路斯国家展的作品《鬼城中的观众》如何触发了“逆向场景设计”理论的探索。
塞浦路斯国家展《鬼城中的观众》获PQ2023金马车奖:四十六年前,由于 1974 年土耳其军事入侵塞浦路斯,法马古斯塔被完全封闭,无人居住,成为一座不可进入的孤岛。2020 年 10 月,人们无视联合国的决议,通过导游进入这座城市,体验这座城市作为一个穿越时间的胶囊,痛苦地追溯它的过去, ……该团队设计师引入了 “反向场景” 的概念,即真实的地方变成了戏剧化的场景。该展览使用真实的镜头和从城市过去挖掘出来的废墟,利用多种呈现手段,融合了真实与想象、焦虑和希望。
爱沙尼亚国家展《统一爱沙尼亚》获PQ2015金马车奖:当代政治戏剧很常见。一切都发生在黑匣子里,有观众,有表演者。 这个作品处理实际政治问题的方法独特,它不仅仅是戏剧,而是被视为一支真正的政治力量。当戏剧开始复制真实政客使用的所有机制时,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就变得模糊了。两个月的演出,整个爱沙尼亚都相信第 99 号剧团即将掌权。民意调查显示,这家剧团创建的新政党如果参加议会选举,将获得25%的选票。但99号剧院却从未有过从政的打算。
在近两小时的讲座结束前,于海勃教授对“职业舞美与学术舞美的比较”进行了扼要的归纳。他认为,“学术舞美”目前仍处于早期的先锋阶段,基本上还没有走出学术理论的小圈子,尤其是还远没有得到戏剧界同行的广泛认可。同时他也强调,所谓“二元说”只是个人基于近年通过对舞美行业的观察而引发的浅层思考。总之,“职业舞美”与“学术舞美”是两种平行的艺术道路,就像传统与当代艺术一样,如果将当代舞美放进当代艺术的大框架之内去观察,我们的许多不解与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讲座结束后的问答环节,于海勃教授和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讲座反响热烈,提问踊跃,互动频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