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下午,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1984届校友、第八届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旭老师在红楼209教室为师生带来了一堂关于《如何形成设计思路》的讲座。
本次讲座由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胡佐教授主持,胡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张旭老师1980年-1984年在校时期的五张珍贵的习作,其艺术价值历久弥新,至今依然焕发着现代的生命力。同时,胡老师将收录这些作品的课程教材《舞台设计ABC》赠予了张旭老师,以此表达对他的敬意与尊重。
本次讲座,张旭老师以自己四十来年设计行业的丰富经验为蓝本,深刻剖析了设计的本质。他巧妙地以“什么叫设计?”为引,带领听众深入探索设计思路的形成过程。
针对“什么叫设计?”这一核心问题,张旭老师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概括为“设想与计划”。
在谈及设想时,他强调了三个关键要素:限制、自信与逻辑。
1)“限制”引导着我们的思维,没有限制就没有我们的设想,设计师要学会利用限制,克服限制,突破限制
2) 作为设计师,必须拥有“自信”这一重要品质。通过不断给自己打分、反思与调整,我们可以逐渐建立起坚实的自信心。自信才能造就对生活对事业的创新。张旭老师对于创新的理解尤为深刻,他总结道:创新就是要遵循规律,打破规则。有自信,方有勇气打破规则,开创新境界。
3) 逻辑”在设计中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精心培养。逻辑学是创造形式美的重要元素,艺术逻辑正是我们需要真正留心的。
张旭老师以其丰富的实践经历为案例,深入浅出地对这三个要点进行了精彩的阐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灵感。
“计划”在设计实践中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直接的问题,如材料选择、空间布局、工艺技术等,这些问题与我们的设想紧密相连,相辅相成。而要实现我们的创想,一个周密且切实可行的计划则是不可或缺的支撑。那么要如何做好计划呢?以下是三个核心要点:
1) 首先,我们需要秉持深度思考,结合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制定规划。一个合理的规划如同项目的指南针,有助于项目的稳步推进与高效顺利地完成。
2) 其次,我们必须对项目的统筹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全面考虑各个环节的衔接与配合,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从而构建出高效、协调的项目执行框架,为项目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3)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坚守严谨细致的工作方法。他们的设想可以天马行空、不受拘束,但在将设想转化为具体计划时,规范性则是至关重要的。以绘制平面图、制作图等图纸为例,规范、严谨的制图技巧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相反,不严谨的图纸不仅会增加制作过程中的沟通成本,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来回对接和修正,更可能埋下安全隐患,对项目的安全和质量构成威胁。因此,艺术家在追求创意与自由的同时,也必须重视计划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张旭老师在关于舞美认知的讲座中深刻指出了过去与现在的差异,且舞台美术与科技紧密相连。他鼓励舞台设计师持续学习和接触前沿科技,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
同时,张老师强调前卫艺术需要前卫的形式来表达,因为形式是设计师展现其独特视角和创造力的关键。他进一步指出,文化需要通过形式感来体现,使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艺术的深层含义。对于舞台美术与现代艺术形式的结合,张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领域。他鼓励设计师们勇于创新,勇于突破,将现代艺术元素如装置艺术、视频艺术等巧妙地融入舞台美术设计中,以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创新性的作品。
张老师所提到的“大舞美”概念,并非指物理空间的大小,而是强调设计师在思维上的开阔与广阔。他鼓励设计师们要敢于跳出传统框架,用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前卫的思维来探索舞台美术设计的可能性,推动这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讲座进入了尾声,胡佐老师从学术视角做了总结发言:
张旭老师以“设计是设想与计划”为起点,深入探讨了限制、自信、统筹三要素,彰显了优秀设计师的基本素质。讲座还传递了三个重要信息。
1) 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艺术院校学子,我们心中应该怀着崇高的艺术理想,心中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再加上我们的努力,还有什么是无法实现的呢!
2) 同时,我们还要有文化的思想。这来源于对事物的理解和自己的观念、追求,要不断思索如何去看待作品、题材、内容,才会诞生与内容紧密结合的形式。有了文化思想,才能从文本中解读、追求出新的思想高度。
3) 此外,在张旭老师的讲座中,还能感受到社会责任感。作为艺术家,艺术作品不止是受人称赞就可以,还要能体现社会责任感,用美来育人,用作品来影响别人思想,是一种美的引导,让观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艺术的可贵,这才是作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追求。
张旭老师作为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辈校友和资深实践家,其讲座深刻传达了他的艺术思想和实践高度。此次讲座在同学们中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大家深感收获满满,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