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读书记

文化   2024-11-11 05:52   加拿大  

2020年读了71本书,内容仍以天主教为主。去年在天主教会慕道,专注于教会史,因为想了解16世纪的宗教改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及新教为什么从天主教分离出来。今年为写自己的改宗经历,读了不少从新教改宗到天主教的回忆录,发现其中有一些共同点。关于教派区别的阅读,应该就告一段落了。以下是今年读过的一些有意思的书,按时间顺序排列,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1. Against the Tide: The Radical Leadership of Pope Francis by John L. Allen Jr. 

电影《教宗的承继》(The Two Popes)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当代好莱坞竟然拍出一部还算正面表现教会的电影,忧的是电影按时下价值取向,把方济各和本笃塑造成正反对比形象:本笃是个“老古董”,方济各则“与时俱进”。世俗社会在社会议题上喜欢用这种自由vs保守、左派vs右派的视角看一切问题,但这种二元的、简陋的、源自法国大革命的单一尺度,恰恰是教会极力试图超越的。这样刻画两位教宗,有失公允了。

看完电影后想更了解教宗方济各,就找来John Allen的这本书,写于他即位一年后,主要讲方济各的领导方式与前任的不同。看完的感受是,方济各更像一位外向的活动家,他精力充沛,喜欢与人互动,比如不愿住冷清的宗座宫,要求搬去平时用于接待神职人员的圣玛尔大之家。方济各更强调慈悲和社会福音。相比之下,本笃是一位内向的学者型教宗,更强调内省和信仰的正统性。从信仰视角说,天主的爱里既有公义,也有慈悲,不可偏废。但是时代不同,也需要有不同的侧重。天主会在不同时代,兴起最适合带领教会的牧人。


2. Angels and Saints by Scott Hahn

天使和圣人对天主教、东正教、东方正统教等强调宗徒传承的基督宗教都很重要,但在大部分新教宗派里几乎没有地位。读这本书是想了解,这些古老信仰传统为什么都尊敬天使和圣人。作者Scott Hahn曾是长老会基督徒,从小憎恶天主教,认为其拜偶像,后来在神学院里接触天主教神学家的著作,才发现自己从前的认识有很多偏颇之处,于是逐渐改变看法,最终同妻子Kimberly一起回归天主教。去年读了他俩合写的Rome Sweet Home,讲述改宗经历,中文版叫《甜蜜的家——罗马》。


3. Christianity’s Dangerous Idea: The Protestant Revolution by Alister McGrath

一本梳理新教史的书,标题模仿「新无神论」四骑士之一Daniel Dennett的书名Darwin’s Dangerous Idea。这里的dangerous都是褒义。麦格拉斯年轻时是一位无神论者,后来归信圣公宗(他是英国人),然后在牛津拿到分子生物物理学、系统神学和智识史三个博士学位,并且成为一名圣公会牧师。一直都很喜欢麦格拉斯的著作,看到巴伦主教在一个视频里提到他正“津津有味”地读这本书,立马就找来看了。

这本书是从学术而非教派角度梳理的新教史。新教不是一个教派,而是在16世纪宗教改革中从天主教脱离出来的一批信仰团体及其变体的总称。其共同点是都视《圣经》为唯一最高权威,理论上人人皆可解经,而不是像教会史上前1500年那样承认圣传和教会在定义信理、解释《圣经》上的最终权威。麦格拉斯认为,这种革命性的主张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教会的动荡和不断分裂(因为不同人可以从同一本《圣经》里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又让新教具有高度适应性,容易在不同时代和地域扎根。



4. 谁代表伊斯兰讲话?十几亿穆斯林的真实想法

一本据盖洛普2001-2007全球民意调查结果写的书。长处在于用数据说话,让人真实地看到穆斯林世界的立场多样性。短处在于,数据只能描述,不能做价值判断——仅仅因为有很多穆斯林支持A,不表示A就是符合伊斯兰教导的。观点多样性也可能导致更多内部冲突,而不是更多包容。那谁有资格决定什么观点符合伊斯兰教导呢?正如前言指出,伊斯兰教有权威的经书,即《古兰经》,却没有权威的解经机构,所以理论上不同教派和思想家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解读。那么,只要权威的问题不解决,教内外人士都没法说,“正统伊斯兰教支持X”——不管X指的是暴力还是和平。这点和基督新教的困境很相似。



5. The Malaise of Modernity by Charles Taylor

查尔斯·泰勒指出现代性的三个隐忧:个人主义、工具理性、社会碎片化。但他对现代性并不持全盘批评的态度。泰勒认为前两个隐忧是扭曲了现代性中有价值的理想,比如,个人主义就扭曲了现代性对“本真性”(authenticity)的追求,而本真性应当是超越自我的。中文版是《现代性的隐忧》。


6. Unplanned by Abby Johnson 

Abby是德州小镇姑娘,在Texas A&M读大学时被Planned Parenthood(以下简称PP)招去做志愿者。招募者对她说,虽然PP提供堕胎服务,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提供性教育、免费避孕措施、癌症筛查等服务,让堕胎变得稀少。这与Abby希望帮助女性的愿望完全契合。志愿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客户开车进PP停车场后,一路护送她走进诊所,不受栅栏外pro-life支持者的言语干扰。Abby从志愿者开始,一直做到一间诊所的主任,却在工作八年后的某一天跨过栅栏,加入对面的pro-life组织Coalition for Life。这本书讲她的转变过程。


7. The Wisdom of the Desert, trans. by Thomas Merton

托马斯·默顿从拉丁版《沙漠教父言行录》摘选、翻译的一些希腊教父的故事。读起来有点禅宗的味道。


8. 天主教青年教理(Youcat)

一本向青年介绍天主教信仰的教理书,可以说是《天主教教理》的青年版,篇幅较后者更小,是很不错的入门书籍。


9. Atheist Delusions: The Christian Revolution and Its Fashionable Enemies by David Bentley Hart 

作者是一位东正教神学家,标题回应道金斯的The God Delusion. 作者先批判了启蒙运动以来的进步叙事,然后重述公元一至五世纪的西欧史,比较了基督教与当时异教世界观的区别。他认为,身处“后基督教时代”的我们,无论是否有宗教信仰,多少都内化了源自基督教的一些重要价值观(如人权、博爱、关注弱者等),因此很难去想象基督教到来之前的世界样貌。身处简中世界的我们也容易忘记,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受传统中国文化影响较少(近代以来传统文化的承续出现了断层),更多也是受到随着现代性而传来的后基督教时期的价值影响。作者认为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胜出,是西欧文明史上“唯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10. Return to Rome by Francis J. Beckwith

作者出生在天主教家庭,青年时赶上梵二会议后美国天主教会里那段混乱时期,在70年代离开教会,投身信仰上更传统的新教福音派,最终成为美国福音派神学学会(ETS)会长。多年以后,他仔细比较了福音派与天主教的神学区别,尤其是对称义/成义观的理解,辞去ETS会长一职,回归天主教。Francis是哲学和法学背景,书里的神学讨论较多。


11. Born Fundamentalist, Born Again Catholic by David B. Currie 

作者出生在基要派家庭,大学毕业后投入全职福音事工,40岁时从教会辞职,与妻子一同加入天主教会。这本书比较了基要派和天主教的区别。很了不起的是,这样的背景和年纪改宗,等于放弃从前的事业,从头开始。


12. Lead, Kindly, Light by Thomas Howard

作者出生在基要派家庭,二十多岁时加入圣公会,后来在一所新教大学教英语文学,五十岁时从新教大学辞职,加入天主教会。这本书写在他成为天主教徒19年之后。主要是个人心路历程,较少神学讨论。


13. The Fathers Know Best by Jimmy Akin

一本教父著作选集,涉及的基本都是天主教和新教之间有争议的话题。要是早点读到这本书,大概早就考虑加入天主教了。许多新教基于「唯独圣经」的理由而拒绝的神学观,都能在教父著作里找到依据。


14. Reading the Early Church Fathers by James L. Papandrea

如果你认为三位一体、基督的神人二性这种核心教义,都是阅读《圣经》的基督徒轻易就能得出的、一目了然的结论,那么读到教父们为确立这些正统信仰所进行的激烈辩论和斗争时,可能会感到很惊讶。

作者小时候在天主教会领洗,在新教家庭氛围中长大,后来成为一名牧师。然而,在深入研究教父著作后,他回归了天主教。目前他在一所新教神学院教神学。这本书总结了主要教父的著作,并讨论了教理(doctrine)的发展过程。


15. 天主教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献

巴伦主教说,教会历史上差不多每隔一百年左右开一次大公会议,以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在1962年至1965年间,天主教会召开了著名的“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旨在探讨教会如何以最恰当的方式应对现代社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这可能是我生平第一次如此津津有味地阅读一份“会议文献”,但实在是爱不释手。如果对基督教了解不多,从这些文献入手可能会感觉略显枯燥,但对于从新教改宗过来的我来说,就觉得好精彩。原来我曾经对天主教的确知之甚少。这些文献勾勒出的一幅信仰图景,较我以前所知的更广阔、更有历史延续性、更具大公精神,同时又能以一种权威且温和的声音将福音信息传递给当代人。理解梵二也是理解当代教会里各种思潮的关键。


16. Fatima in Lucia’s Own Words by Sister Maria Lucia of the Immaculate Heart

1917年5月13日,葡萄牙中部的法蒂玛村,三位小牧童声称在放羊时见到了圣母显现,圣母要他们为世界和平每天念玫瑰经,并献上苦难为罪人补赎。这三位牧童分别是7岁的雅辛达(Jacinta),8岁的方济各(Francisco)和10岁的路济亚(Lucia)。据他们说,圣母跟他们约定每个月的13号都会来。这件事很快惊动了当地村民,也引起了当地主教的注意。此后每个月的13号,都有大批村民跟着牧童一起上山,但其他人只能看到一些奇异的自然现象,比如不同寻常的光亮、氛围的变化等,只有三位牧童能看到圣母。圣母告诉牧童,天主会在10月13日显一个奇迹,好让所有人相信。1917年10月13日,圣母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显现时,有大约7万人前去观看,包括多家媒体机构。据当时的媒体报道,他们目睹了太阳从天空落下,冲向地面,旋转一番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这件事就是著名的”太阳奇迹“。圣母第二次显现的时候,预言雅辛达和方济各很快就会离世,而路济亚会在世上待很久,因为耶稣希望路济亚让别人认识圣母。果然,雅辛达和方济各在两三年后因病相继去世,而路济亚后来加入加尔默罗会成为一位修女,并在1976年出版了这本讲述亲历法蒂玛圣母显现的回忆录。路济亚在2005年去世,享年97岁。


17. 心泉:每日默祷内省灵修读物 

非常棒的一本灵修书,有一段时间成了枕边书。作者是耶稣会神父庞笃义(Anthony J. Paone),按照传统灵修步骤分为炼路、明路、合路三卷,每卷中又有若干章,教人如何修德、克服不良习惯、学习刻苦、仿效基督等等。每章都先以耶稣的口吻说一段契合主题的话,后面有默想和祈祷的提示。


18. The Story of a Soul by Saint Therese of Lisieux

我的主保圣人小德兰的自传。她于1873年生在法国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从小就对信仰充满热诚,15岁时,诺曼底的一所加尔默罗会修道院破例接收她为一名修女。九年后,小德兰去世,年仅24岁。她写的这本自传,在她离世一年后的1898年出版,书中明显可以看到一个活泼、圣善、谦卑又满有恩宠的灵魂,这本传记很快传遍全世界。教会也在1925年封她为圣人。如果说天主教会里也讲“尊卑”的话,圣人就是最受尊崇的,跟年纪、性别、国籍、文化程度等等东西都无关。


19. 什么是科学,作者:吴国盛

真希望所有基于“科学立场”反对宗教的朋友都能先读一下这本书。作者吴教授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写过不少科学史和科哲的普及读物,他给本书第三章起名为“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并且说:“对基督教与现代科学之关系的无知和误解,使我们也无法真正理解现代科学。现代科学是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相融合的产物。”在李约瑟难题一章里,吴教授写道:“我们中国文化对宗教本来就不大感兴趣,再加上半个世纪以来无神论的意识形态教育,使我们对近代科学起源的这一维度闻所未闻,偶尔听说,也觉得匪夷所思。” Hear, hear.


20. 无缘社会,作者: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这本书调查了当代日本社会中日益严重的“无缘”现象,即人与人之间缺乏深厚联系,导致许多人在社会中变得孤独、与他人隔绝。书中揭示了很多令人震惊的现实:随着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和社区纽带的减弱,许多人失去了重要的社交支撑,甚至出现大量老人“孤独死”的现象。我在逐渐质疑“一个人的生活”时读到这本书,可以说是触目惊心,更加确信人是社会性动物,离群索居不是人应该过的生活。日本的许多社会现象,往往都是我们的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