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贝松|从编剧出发谈电影制作三重奏

文化   2024-12-15 21:26   上海  

本文转自: HIIFF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电影制作是一场充满想象力与实践力的综合艺术旅程,从剧本故事的萌芽,到导演语言的精雕细琢,再到全局统筹的决策部署,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作为一位在全球影坛享有盛誉的电影大师,吕克·贝松以其卓越的编剧能力、独具风格的导演艺术以及敏锐的制片智慧,为世界影迷呈现了一部部经典佳作。


12月10日上午,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吕克·贝松大师班在三亚凤凰岛举行,由杨洋担任主持人,吕克·贝松在现场和观众深入探讨电影制作的三大核心维度。




“拍电影就是我想表达自己”

故事是电影的核心


吕克·贝松强调故事是电影的核心,他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时表示:“我一直都不需要考虑去取悦谁,拍电影就是我想表达自己,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拍电影。”就像毕加索绘画时专注于自身感受一样,电影创作者应讲述自己的故事,保持初心,不必过分在意观众看法。


“我15岁开始逃避现实的方式就是拿一张纸和一支笔,每个人都可以写作,但坚持下来才能成就一部好作品。”吕克·贝松的电影之旅起始于少年时期对电影的那份炽热之爱。这份热爱驱使他投身编剧创作,早期他不断书写,数千页的手稿见证了他的努力与坚持,其中不乏失败之作,但他从未放弃。他深知编剧是电影的根基,一个精彩的故事是吸引观众的关键所在。就像《第五元素》,初稿四百页,历经反复修改,最终才铸就经典。他强调,创作者要有耐心和毅力,不断打磨作品,直至故事完美呈现。他指出当下电影创作受资本影响,作品模式趋同,呼吁创作者拿回主导权,“我们要把这个权利拿回来”。




“演员是最重要的”

重视与演员的合作


谈及与演员的合作,吕克·贝松认为演员是电影中最重要的元素,“演员是最重要的”。他认为“每个演员都是不同的,需要花一点时间来建立和演员之间的友谊,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了解他的生活。”


他以《超体》为例,讲述如何为演员提供背景故事,帮助演员进入角色,让演员在表演时更自信,同时强调导演要让演员有安全感,建立信任。他指出,演员在表演时应保持自由且专注的状态,导演要给予充分空间让其发挥,同时在关键节点给予恰当引导,使表演与故事整体风格相得益彰。




“每一个人都会给你带来一点新的东西”

电影制作的关键要素


作为制片人,吕克·贝松展现出了非凡的组织和管理才能。他深刻认识到资金对电影制作的重大意义,在募集资金方面,他有着独特的思路和方法。回顾《第五元素》的创作历程,他突破常规,向全球发布通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创作者参与其中,最终成功筹集到所需资金。在拍摄进程中,他严格把控预算,每一笔开支都经过谨慎考量,力求合理且必要。他参与制作的130多部电影仅有一次超出预算,这种严谨的态度为电影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在制作团队构成上,他认为文化背景多元的团队更具优势,他以自己的多元团队为例,强调作品吸引力是合作关键,艺术无国界,不同国家人员合作能碰撞出更多火花。他提到自己的“上一个摄影团队包括中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多国籍的工作人员,每一个人都会给你带来一点新的东西。”在《第五元素》中,他给予服装设计师充分自由,“我不知道怎么说,几天后也不太确定,我说没事,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可以带来一些新的东西。”




“不要以快餐的标准来定义电影”

对电影行业的多元思考


关于短片发展前景,吕克·贝松认为现在年轻人拍摄短片条件优越,但内容才是关键。他还指出观众对电影时长和内容的关注会变化,希望创作者引导观众专注电影,减少手机干扰。


对于老片翻拍,他认为老电影是记忆,一般为商业利益翻拍意义不大,强调电影需要创新,给观众新鲜感,“我们要瞄准的是这个五星级,不是快餐,我们的标准要高一些,不要以快餐的标准来定义电影。”


谈到AIGC对电影行业的影响,吕克·贝松认为AIGC是工具,在研究等方面可发挥作用,但难以创造独特剧本,鼓励年轻导演正确看待,将其作为辅助工具。



在问答环节结束后,吕克·贝松与现场观众亲切合影留念,在热烈的氛围中,此次大师班圆满结束。吕克·贝松的分享为电影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见解,激励着大家不断探索和创新,为电影艺术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凹凸镜DOC
从独立纪录片出发,打捞一切非虚构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