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大佬公开力挺摩托车,4大政策利好,解除“禁摩令”有望,但为什么不禁4轮?

汽车   2025-01-19 19:36   江苏  

最近一段时间,电动车真的是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从此前广州限速15码到“新”新国标维持25km/h的至高时速不变,让放开摩托车的呼声更加高涨!

在广大摩友、网友为摩托车操碎了心的同时也有3位重量级大佬公开“力撑”摩托车,一起来看!

3位大佬

公开“力挺”摩托车
  • 李书福-吉利汽车创始人、吉利集团董事长

白手起家的李书福,创业初期曾与摩托车行业结下深厚的缘分,就是在他的带领下,造出了中国第一辆踏板摩托车,最终成立吉利集团,主管吉利摩托车、汽车的生产。

早在2020年的全国两会,李书福就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施“禁限摩的国家,可以适度放开“禁限摩”。确实,只有科学对待城市摩托车行驶,才能全面提升中国摩托车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 左宗申-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一句“我做了一辈子摩托车,却没有一点成就感”,道尽了左宗申的心酸和不甘心,从个体摩托车维修、到打拼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之一的宗申集团,面对禁摩大潮,虽然身为全国两会代表,但左老先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魏建军-长城汽车创始人

大佬魏建军对于“禁摩”也持同样观点,这位汽车界大佬兼摩托车发烧友,直接在公开放话:凡是禁摩的城市,准没好果子吃!年轻人少,激情缺乏,经济也不会红火。这番话,真的是振聋发聩。

为什么不禁4轮?

为什么汽车不限速?

“禁摩”加上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让我们失去了1万亿跟摩托车旅游相关的消费,应该取消禁止摩托车的规定!

这段“一针见血”的发言来自清华学者李稻葵。专注研究经济发展,关心基层用户的他,也曾穿上骑手服送过外卖,只有了解基层老百姓真正需求的专家,才能真正为民发声。

生产摩托车却见不得摩托车李稻葵更是直接点名了广州。确实,广州不仅是最严禁摩城市,也是电自限速15码的城市。

此处不得不问一句:为什么不禁4轮?为什么汽车不限速30码?

难道就因为汽车涉及了多方利益,动不得也限不得?关键是:全世界很多发达国家都没有禁摩,现在的摩托车质量不错。大多数人4轮汽车养不起,高铁动车站建的比较远,稍微有点路途自行车也骑不了,出行很不方便,是时候放开摩托车了!这应该代表着广大基层用户最真实的声音。

取消“禁摩”还会远吗?

13年强制报废会调整吗

1985年,随着北京市公安局摩托车限行通告的发布,拉开了全国“禁限摩”的序幕。

但时代在发展,从公安部到地方,关于摩托车相关的政策正逐步放开,比如:

  • 摩托车登记“一证通办”,从省内放宽至全国
  • 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
  • 放宽摩托车驾照的考试年龄
  • 送考下乡、快递上门服务便利群众办事

4项新规,惠及上亿群众,大大减少了群众办事的各项成本,是对群众的心声、摩友的呼吁,最好的回应

尤其是继解除“禁摩令”第一城西安、放开电摩的江苏盐城、无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也迎来了《解除摩托车限行管理措施的通告》。

也有人认为,放开摩托车,会引发城市安全和交通秩序问题,在“禁”与“不禁”之间,有人叫好,也有人担忧。放宽禁限摩政策,到底可不可行?归根到底,“一禁了之"或"一放了之"皆不可取,必须尊重每个城市的客观情况,因地制宜。

惠民生、暖民心,相关部门要听见群众最真实的声音,放宽禁限摩托车政策,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促消费,增进民生福祉。

综上,你觉得取消“禁摩令”还会远吗?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会修改吗?

2025朗涛突破丨产品与报价

①.3大平台+6大创意+4大计划,业界唯一,遥遥领先

②.报!《曾姐与车》媒体全矩阵粉丝量,突破400万

③.2025朗涛突破“伙伴计划”丨业绩封神:好车“曾”卖,把好车卖真好!

④.2025朗涛突破“热计划”丨产品封神:精准流量,让好车“曾”卖,热卖,爆卖!

⑤.2025朗涛突破“万计划”丨抖音封神:让每个学员抖音流量,轻松破万!

⑥.2025朗涛突破“胜利计划”丨门店封神:让终端门店,强店更强,大店更大

曾姐与车
曾姐与车,以创新、深度、客观的视角,为3亿新能源从业人士及用户提供决策参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