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驿站】(43)宝宝在秋季如何养生?

政务   2024-10-15 14:54   吉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养生,是指通过一系列保健方法和方式,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为目的的活动。孩子同样需要养生,但孩子的养生方式与成人有所不同。对孩子来说,合理的养生方式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秋季到了,尤其是北方的孩子,因为昼夜温差比较大,容易感冒发烧拉肚子。加上秋季气候干燥,易伤肺津,容易咳嗽。本文从养生角度,给宝爸宝妈们讲讲,秋季养孩子,需要注意哪些?

入秋后,门诊来看病的孩子,得肠胃炎的多了起来。除了饮食不洁,进食过杂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腹部受凉。秋季夜晚温度下降比较明显,小宝宝因为新陈代谢快,夜间比较爱出汗,很爱踢被子,许多宝宝盖的被子比成年人要薄很多。宝宝一旦踢了被子,小肚子露在外面,就很容易受凉了。尤其是婴儿,夜间喝完奶后就入睡了,一旦腹部受凉后,肠道蠕动就会变慢,消化吸收能力随之变弱,肠道有益菌的活性也变弱了,肠道菌群环境就会紊乱,容易导致腹泻病的发生。随后家长会发现宝宝食欲变差、吐奶、大便次数增多且排稀便。所以到了秋季,尤其需要注意给宝宝的腹部保暖。北方的宝宝,可以穿上肚兜或肚围。一旦腹部受凉,可以用暖水袋给宝宝热敷一下肚子,吃一些益生菌和胃肠黏膜保护剂来缓解宝宝的腹胀和呕吐、腹泻症状。

秋季随着天气的转凉,发烧咳嗽的宝宝也多了起来。孩子在秋季感冒,大多数是着凉引起的。看病的时候,家长都会告诉医生,孩子先流清鼻涕、打喷嚏再开始发烧,咳嗽。一开始单声咳嗽,逐渐咳嗽加重,有痰。有的小婴儿还伴有喘息。有的宝宝做血化验是病毒感染,有的宝宝是病毒合并细菌或肺炎支原体感染,有的宝宝拍胸片是支气管炎或肺炎。那么在秋季怎么预防宝宝着凉呢。这就需要从穿衣服上注意了。秋季早晚温差明显,宝宝活泼好动容易出汗,因此需要家长根据天气变化和宝宝的活动量灵活调整穿着,避免穿得过多或过少。一般来说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件方便随时穿脱的外套,同时,注意保持宝宝手脚温暖,尤其是小脚,到了中秋以后,要给宝宝穿上小袜子了。那么一旦宝宝因为活动量大,出汗太多的时候,一定不能立刻把外套脱掉,因为毛孔张开以后,很容易见风着凉。这时候应该给孩子先解开外套的扣子或拉链,擦干后背的汗,给宝宝喝些温水,让宝宝的汗逐渐消散,这样就不容易感冒了。因为北方的秋风比较大且凉,带宝宝出门时,一定要选择外面风比较小的时候,如果风大,需要给宝宝戴上薄的布帽子和口罩,避免宝宝受风寒。


秋季的饮食需要注意哪些呢?

1. 增加水分摄入:秋季气候干燥,宝宝容易失水,因此要多喝白开水,也可以适当喝一些菊花茶、秋梨膏、蜂蜜水(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喝)。同时多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苹果、梨、橙子等,以及各类蔬菜汤,以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2. 调整饮食结构:秋季应多吃具有健脾生津、滋阴润肺功效的食物,如百合、木耳、银耳、莲藕等。这些食物既可以补充宝宝体内所需的营养,又可以有效改善秋季干燥带来的不适感。同时,保证足够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多吃鱼类、豆制品、瘦肉、鸡蛋、牛奶以及新鲜蔬菜瓜果,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但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对于婴幼儿来说,肠道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会对一些特异蛋白质过敏,尤其中秋节前后,来门诊看过敏性疾病孩子也很多,跟过节,家长给孩子吃了过多的虾、蟹、牛羊肉关系很大。


秋季,宝宝皮肤的护理需要注意哪些?

秋季气候干燥,宝宝皮肤容易失去水分变得干燥。因此尤其需要给宝宝皮肤做好保湿,洗澡后可以涂保湿霜,出门时,脸蛋上涂上护肤品。另外,家中可以备上生理盐水滴鼻液,滋润鼻腔黏膜,防止干燥出血。


预防秋季疾病,需要注意哪些?

1.  及时接种疫苗,尤其是要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十三价疫苗,为预防秋冬季的流感和肺炎提前做好准备。


2.  预防腹泻病: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高发期,家长应把好“入口关”,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勤洗手,定期给玩具和食具消毒。


3.  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秋季昼短夜长,家长要引导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夜间充足的睡眠。

4. 增加户外活动: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小宝宝可以出去多晒太阳,大孩子可以参加跑步、跳绳、踢球等活动。这些运动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促进宝宝的心肺功能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同时户外活动还能让宝宝接触自然、放松心情、对心理健康也有益处。


5. 补充维生素AD和D及微量元素:秋季白天时间变短,皮肤合成维生素D随之减少,故而需要额外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和D3,一般秋冬季维生素D的预防量需达到800-1200单位,补充维生素A的预防量须达到1500-2000单位。还可以额外补充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促进宝宝健康生长。


作者: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副主任 祝巍

审核:吉林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 杨东梅

本文配图来源于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吉林卫生健康
吉林省卫生、健康政策、法规、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