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 · 明星家庭的选择
在“刻板印象”中,视觉设计师们的工作似乎仅局限于传统的图像、文字、版面等创作,但实际上,声音、现象、行为、味道等等超脱于二维世界的事物同样也是视觉设计师的“原石”——
将抽象的信息转化为具象的美感,视觉设计师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以视觉感为中心
了解可视化的底层逻辑
将各类抽象事物进行视觉化创作的这一过程,便是人们常说的可视化(Visualization),其同样也是艺术设计创作中最为核心的表现手法。
对于普通人来说,视觉感、听觉感、味觉感、嗅觉感、触觉感是感受世界的普遍方式,即“五感”。而设计,便是以视觉感为中心,其他四感为辅助而进行的对于世界的积极探索。
虽然目前以视觉感为中心的设计占据着主流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体验方式和途径也在不断拓展,视觉感和其他四感愈发相互交融,各大艺术院校也相继开展着相关的课程,当不同的感官被调动起来,就能够使人们对同一件事物产生不同的感受,甚至会因为某一部分感受回想起自己的一些经历,俗称“联觉”。
因此,如何将其他四感进行可视化体现与表达,成为了诸多设计师不断尝试与研究的课题。从视觉转换的底层逻辑来看,设计师们会先从灵感开始,进行提取与转化,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实体考察收集更多的元素,当设计师拥有足够多的元素和材料后,便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转变与实验,对现有的元素进行重组和重塑,把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些抽象的,或者不那么美观的事物转变成更加符合审美,更加艺术化的呈现,最后产出为可视化的作品。
在作品的展览和演示的过程中,往往掺杂着设计师对于这一项目所投入的个人感情与呼吁表达,这同样也是项目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用看得到的媒介,去传达听不到的声音。
设计师Stefy Loret用嘴张开的形状将“I love you”的发音逐字拆解并一一对应,让爱的文本有了具象的形状,是将感受可视化做到了极致的代表。
可视化设计实战案例
从皮肤痕迹到图形纹样
关于可视化创作的具体落地,我们可以就多媒体设计师、视觉可视化艺术探索者、SIA明星导师He Xi的作品《THE LOST BODY》为例来一探究竟。这一项目所聚焦的,是现代社会下“身材焦虑”的问题,似乎人们身体上的每个部件都有着统一的好坏标准,在社会眼光的打磨之下,人们的身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痕迹。于是在这一项目中,便将人类身体上的痕迹进行了可视化处理。
项目最初的灵感来自于不合尺码的裤子,裤子的尺码就像是“社会标准”对个体的压迫和控制,无论是强行穿下裤子后导致的勒痕,还是为了裤子减肥而产生的减肥纹,当我们把这些痕迹进行提取与转化后,便能对“社会标准”进行反推,去研究和思考每个痕迹背后是哪些社会标准的规训在作祟。
SIA导师He Xi作品,盗用必究
接下来,在考察收集的环节,作者通过访谈整理出了人们愿意展示的身体部位以及所要满足的主要标准,在收集了诸如发际线、纹身、疤痕等元素之后,在转变与实验环节将这些元素化作相应的线性图形。
SIA导师He Xi作品,盗用必究
最后,通过提取每个不同痕迹的特点,进行3D视觉效果的转化,产出“痕迹骨灰盒”。骨灰盒的盖子就像是墓碑上记录的个人信息,这些3D痕迹也是每个人记忆和与社会标准的信息可视化。而以骨灰盒为载体,是为了鼓舞人们去埋葬关于这些因标准而产生的痕迹的记忆——因为标准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要做的便是不断地放下现在,拥抱新的未来。
SIA导师He Xi作品,盗用必究
皇家艺术学院IED专业
可视化的完美舞台
对于喜欢尝试多样可视化创作的同学们而言,皇家艺术学院的IED(Information Experience Design)专业不失为一项最佳选择。
IED专业可以翻译为“信息体验设计”,是一门围绕信息处理的学科,核心在于“信息(多媒体)”与“体验(人与社会)”。它通过各种媒介和感知方式收集信息,强调批判性和推测性思维,鼓励反思与创新。
IED专业注重通过创意设计和艺术装置来传递复杂的信息和体验,学生使用各种媒介如视觉图像、声音、动画、VR、AR等来设计互动体验和跨学科的作品,同时,在IED专业中,可视化在传达信息和设计体验方面占据核心地位。
lED Post-Anthropocentric Design Lab
可视化被视为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重要手段,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信息和体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性的设计过程探索如何将数据和信息转化为有形的、引人入胜的视觉或交互形式。这种方法强调跨学科实践,融合了科学、哲学、艺术等多种学科背景,旨在创造更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例如,RCA IED专业学生Sanjay Thinagar,便围绕记忆与其载体和相关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在他的一系列项目中,通过模糊有形事物与无形数字的边界,探讨在科技日益渗透的世界中,记忆如何被构建、储存和召回。他的作品旨在引发关于个人和集体记忆可塑性,以及讨论新兴技术在塑造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理解中所发挥的作用。
Sanjay Thinagar作品《Memory hoarders》
可见,在Sanjay的项目中,通过将抽象的记忆视觉转化为具象的视觉,让观众切实地感受到了记忆的存在,以及记忆载体与记忆内容之间所可能发生的相互影响。那么是否会有一天,记忆也可以进行更改,记忆也可以凭空创造,记忆也可以成为生产工具?——这种看似抽象却不失现实意义的研究,正是IED最大的魅力之一。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视觉传达专业知识,了解更多艺术留学动态,就快快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进行咨询吧!
SIA 寒假研学招募 | 大理/香格里拉/东京,
跨文化体验,技能+证书+作品一键Get!
算笔留学账!带着一百万去伯克利,一年下来还剩40万!
撰文:
幻次
出品:
新媒体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