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加★星标★不迷路】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有正月不理发的民间习俗,而且还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
虽然大部分人都知道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可架不住还是有人相信。
比如有个案子,舅妈控告外甥害死舅舅,因为外甥正月初二去理发,导致舅舅出车祸去世……
这案子虽然无厘头,但也可见“正月剃头会害死舅舅”的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
你可能也好奇,这话到底是从何而来的?舅舅跟剃头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
其实这跟一段血腥的历史有关。
01
01
中国古代汉人受到儒家文化和孝道的影响,重视发式和衣冠,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成年男女通常会将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除了必要修剪,不会随意剃发。
所以,在现代我们想理什么发型都可以,但在古代,这却关乎礼仪传统和制度,不可随心所欲地更改。
“去发”的髡刑,就是一种将人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属于一种耻辱刑,三国曹操割发代首也说明古人多看重头发。
汉人衣冠,历史悠久,从黄帝即位(约公元前2698年)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跨越了四千多年。
汉服的发展与华夏礼仪文化紧密相关,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形成了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
02
02
03
03
当时,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走街串巷逼人们剃头,不肯剃头的就当场杀掉,把头悬挂在竿上示众,所以后来的剃发挑子后面都竖着一根竿子。
顺治二年,清兵进军江南,占领弘光政权首都金陵,多尔衮随即颁布著名的《剃发诏书》,总体意思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历来受到文明教化的江南士子面对清兵的铁蹄十分硬气,坚决不肯剃头,最后接连出现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惨烈悲剧。
但是,脖子毕竟硬不过钢刀,在清军暴力镇压下,最后多数汉人为了项上人头被迫剃了发。
可是虽然屈从了剃发令,但总觉得对不起祖宗,既然明面上不能反抗,那就背地里“软反抗”——正月里不剃头,以便正月祭祀祖宗时心里好过一点。
那这跟舅舅又有何关系呢?其实真跟舅舅没关系。
“正月不剃头”是表达对前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最后讹传成了“死舅”。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版《掖县志》里记载道:“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遍,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研既久,遂误作‘死舅’。”
所以,“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实在没什么道理,只能当成一句民俗的笑谈而已,舅舅们还是十分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