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京赶考的考生盘缠丰厚,为何土匪不去抢?土匪:你不看他们腰间绑的啥

文摘   2024-11-18 19:30   广东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加星标★不迷路】  
看电影《倩女幽魂》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怎么敢在荒山野岭乱跑呢?难道不怕遇到土匪什么的?
这也让我们想到,古代的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举办一次,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要长途跋涉去参加考试,这也算一大流动人群。
可怎么光听说土匪打劫商队的,很少有去抢考生的呢?
要知道,每个考生出门前都得准备好一年半载的盘缠花费,也算是行走的大“肥肉”了。
土匪说了:考生?我可不敢抢,你不看他腰间绑的是啥!

01

首先,进京赶考的考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咱们熟悉的科举制度是从隋唐时期才开始的,让一般的寒门学子也有机会通过考试实现阶级跃升。

在科举制度创立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就是说得靠朝中官员“内推”,你有品德有名气就能被推荐。

看起来不用考试好像更轻松,其实考核标准很模糊,在实行过程中都被那些士族豪门操控了,根本没寒门子弟什么事儿。

即使科举制度实行后,一般的老百姓家庭很多也供不起一个学生,例如,明清时期一个学生读私塾的费用一般为每年80斤到120斤小麦,这个数量大约是半亩地的产出,对于一个中等自耕农家庭而言,约占全家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当然也有不收学费的官学,但要求很高,你得学习非常好才行。

要不古代的文盲特别多呢,过去在街边摆个摊帮人代写书信和文稿都能生意红火。

读书人本来就不多,能有机会进京赶考的,那更少了。

古代学子要想中进士可不容易,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道门槛。

就算是当个“平平无奇”的秀才,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得经历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

通过县试和府试之后,会获得童生的身份,再去通过院试后,才能被称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秀才”。

童试是在老家举行的,而乡试一般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只有当上举人,才有资格进京赶考,也就是去京城参加“会试”。

在清朝260多年的统治时间里,正科和恩科加在一起共举行了112科乡试,平均下来,每科大约有1300余名举人产生‌。

也就是说,每次进京赶考的举人全国总共也就1000来名,土匪想抢都不一定能遇上呢。

02

那么真遇上了进京考生,土匪敢抢吗?一般也不敢。因为上京赶考的考生都是潜力股,土匪可不愿惹麻烦。

读过《儒林外史》的都知道,范进只是个秀才的时候,身边人都瞧不起他,可一旦中举,全都跑来拍马屁,甚至送钱巴结。

可见举人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地位多高,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只要中举就有可能通过会试、殿试一步登天,成为“潜在”的朝廷大员;

另一方面,即便会试没考上,举人也享有特权,可以免劳役田税,也可以通过担任幕僚等途径进入官场。

这些道理盗贼们也懂,抢了一个上京的举人,可能引起官府严查,也可能得罪一个未来的大官,将来被报复,这都是得不偿失的。

03

除了以上说的,土匪盗贼很少去抢考生,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考生腰上绑了一个特殊的牌子。

古代皇帝对上京考生很重视,因为这些都是他将来要倚重来治理国家的人。

所以,会试名义上是皇帝亲自举办的考试,进入殿试后,皇帝还要亲自监考录取,因此被录取的进士便被称为“天子门生”。

要怎么凸显重视呢?

首先,进京考生都会发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奉旨会试”。

这个牌子表明了他们的身份,即他们是奉皇帝旨意参加会试的举人。

有了这个牌子,沿途土匪见了会避让,减少举子们旅途中遇到的风险。


在古代,关卡水闸都是按时间节点开闸的,一般情况下,船只都要等到开闸的节点了,才会放行。

举人的船只要挑出“奉旨会试”的旗子,到了水闸也可以随叫随开,不必等待。

而且,在有些朝代,官府干脆直接给举子发钱,让他们乘坐车船,即公车费。这笔费用由知县代请,藩库支出。

我们都听过“公车上书”,什么是公车呢?

清代初年,官府就对进京赶考的举人发放赶考路费补贴,并提供“火牌”,考生凭这个火牌可以在沿途的驿站领取一辆马车,这种马车被称为“公车”。

所以,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其实,古代的土匪们不光一般不打考生的主意,他们还讲究“七不抢八不夺”,包括考生、邮差、喜丧车、僧人、尼姑等也是可以放过的对象。

不抢邮差,主要因为邮差身上没有油水,同时抢劫邮差可能会遭受朝廷的严厉惩罚,甚至危及生命;

不抢喜丧车,是怕沾惹晦气,图吉利;

不抢僧侣,是尊重出家人……

“行有行规”,不遵守规矩不光自身会引起民愤,遭受报复和厄运,也会被同行鄙视,甚至被赶出这个行当。

 -End-
你若喜欢,点个关注和在看 

夜半读诗
闹处读词,静处品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