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个快老死的人,没有任何繁殖意义,生物演化才不会管你呢!
死前大量释放内啡肽,只是因为你的祖先全部都有繁殖能力,给你的附带福利。
首先需要再三强调的时候,对于足够长的演化尺度来说,任何一种性状,都必须有过繁殖意义(相关性),它才会通过基因传递下去。
足够短的演化史,的确中性基因是存在的。但对于足够长的演化史来说,绝对中性的基因最终会被漂变掉。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对于始终完全中性的某个基因,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加,漂变掉的概率会逐渐增加并趋近1。另外,遗传相关性不是一定需要有利,有害基因也可以通过连锁遗传而传承。
人类是一个好战的种族。
黑猩猩就已经有好战天性,会发生种族之战,例如著名的贡贝黑猩猩战争,持续了4年之久[1]。
人类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生活在400万~600万年前。
也就是说,人类的好战天性至少有500万年左右。
人类战场上的都是年富力强,有着繁殖能力的精壮小伙。
精壮小伙死完了,这个族群(甚至亚种)也就差不多没了,很快被别的族群兼并。
例如,著名的尼安德特人的消失。
另外智人也经历过种族瓶颈,通过DNA分子钟推算,7万年前,人类人口低至1000~10000范围。当然,人类种群瓶颈可不是这一次,过去数百万年的时间,至少好几次。
过去100万年,人类就至少出现了5次或大或小的人口瓶颈
没有点有生力量的保命策略,恐怕早就灭绝了。
所以,年轻个体具备重伤的时候分泌内啡呔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以上只是单纯拿人类来举例子,其实长达数亿年的演化压力,复杂点的生物,都具备这样的保命策略。
毕竟,环境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个大洗牌,有生力量没有保命策略,根本繁殖不下来。
但同时因为老年个体没有繁衍意义,所以生物的一种生理性状,不会因为年轻个体具备,到老年个体就会消失了。
但你也不用感恩繁殖带来的保命策略,给你死前带来了解脱福利。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持续存在的种群来说,繁衍能力越强,养育后代的年龄长度需求越短,亲代的长寿压力就越低。
人类的长寿,正是可以通过祖母假说进行解释。长辈会照顾幼崽,增强族群的生存能力[2]。
隔代养育和经验传承,是人类长寿的原因之一
最后我们再来谈一谈走马灯。
走马灯,被认为是濒死体验的一种现象之一。
不过濒死体验的现象,可不仅仅只有走马灯一种。
经历濒死体验的人,通常有以下多种多样的描述:
★ 一种死亡的感觉/意识。
★ 一种平静、幸福和无痛的感觉。积极的情绪,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 出体体验,从外部位置感知一个人的身体,有时观察医疗专业人员进行复苏工作。
★ “隧道体验”或进入黑暗,向上或穿过通道或楼梯的感觉。
★ 快速移动和或突然沉浸在与人进行心灵感应交流的强光中。
★ 一种无条件的爱和接受的强烈感觉。
★ 遇到“光之众生”、“白衣众生”等。此外,与已故亲人团聚的可能性。
★ 接受人生回顾,俗称“人生走马灯”。
★ 接近边界或自己或他人决定返回自己的身体,往往伴随着不愿返回。
★ 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自己的身体里。
★ 与个人持有的文化信仰有关的一些意识体验。
★ 在来世环境中遇见死者和幻觉产生的鬼魂。
★ 濒死经验中看到死后的世界就是一片荒芜,什么都没有。[19]
不同族群的濒死体验,通常具有文化、哲学、宗教信仰的差异。
但不同宗教的底层逻辑,其实都和人的生老病死有关,因此濒死体验也会存在一定的共性。
例如:
在美国,46% 的人口相信守护天使,他们通常会被认定为天使或已故的亲人(或将身份不明),而印度教徒则经常将他们认定为死神的使者。
除此之外,不仅仅濒死的人会有濒死体验,经历昏厥、深度睡眠、酗酒的人,以及瘾君子也而可能经历离体体验(OBE),看到身体之外的世界。
通常来说,神经科学家会更加倾向于濒死体验是一种幻觉,是涉及到不同脑区的,大脑功能的一些特殊的放电现象[3]。
大脑的放电现象,自然和神经递质、内源性阿片类神经肽都有关系。
从演化上解释的话,死前的特殊神经肽、神经递质分泌现象,的确可以和走马灯等濒死体验形成逻辑闭环。
“我”之所以为“我”,最为重要的就是我们连续不断的自传体记忆[4]。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年轻个体来说,死前自传体记忆的激活,可能会更强的激发求生欲望。
至于濒死体验中的,某些不想回归身体的体验,不妨大胆地推测:很有可能是内啡肽产生的愉悦与平生不快乐记忆互相矛盾的结果。
毕竟人生悲欢离合,众生百态。
《参考文献》
[1] Goodall, Jane. Through a window: My thirty years with the chimpanzees of Gombe. HMH, 2010.
[2] Alvarez, Helen Perich. "Grandmother hypothesis and primate life historie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Th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nthropologists 113.3 (2000): 435-450.
[3] Britton, Willoughby B., and Richard R. Bootzin. "Near-death experiences and the temporal lob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4 (2004): 254-258.
[4] Fivush, Roby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2 (2011): 559-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