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LOONG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就任某央企驻厄瓜多尔的法务范嘉平先生参与“LEXLOONG Interview”专栏活动。
在本次访谈中,范嘉平先生将与我们分享他从国内法务到央企驻外法务的职业成长历程,以及他在石油行业法务工作中应对法律合规挑战、文化差异和国际业务风险的宝贵经验。让我们一同聆听范先生的职业故事,了解能源行业法务的独特视角与未来趋势。
个人背景介绍
我叫范嘉平,20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同年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我在杭州、长沙等国企从事法律工作两年后,前往苏格兰地区的阿伯丁大学攻读LLM in Energy&environmental law(半奖),期间拿到央企、大型民企等驻外法务、海外销售等岗位offer,最后选择某央企驻外法务,并于去年外派到厄瓜多尔共和国。平时喜欢看书、观影、各种球类运动和认识新朋友,享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职业道路选择
Q1
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是否有某一件事或某个案件对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您可以分享一下为何选择当下的驻外法务职业吗?
22年我办理我单位和某建工企业的工程款纠纷案件,其实按合同我方有义务支付,但是牵扯的因素太多,大多数不是我单位能说了算的,而且时间已经很久了。故在争议解决的过程中,各个业务口子都得按领导要求去做工作,法律部分只是其中博弈的棋子之一。因此,真正为维护企业利益,法务要做到位,而不能越位;法律手段是一种必要时候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至于选择驻外法务的原因:1.央企毕竟稳定,特别是在当前就业环境(工作不好找啊);2.驻外能保持面对新领域的好奇心和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3.待遇相对国内高一些;4.外语水平不会因为长时间不说而下降得厉害;5.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Q2
您为何选择在能源行业,尤其是石油行业从事法律工作?是否受到行业趋势或个人兴趣的影响?您选择石油行业的法务工作是基于什么考虑?
因为我第刚毕业在一家电力建设企业上班,算与能源相关吧,而且很多同学留学都学的是民商事方向的LLM,我不太习惯随大流;此外阿伯丁毗邻北海油气田,有“欧洲石油首都”的美称,还给我了半奖,那我就去体验了一把。后来了解到世界正在经历能源转型的历史性变革,无论是可再生能源还是传统化石能源都逐渐在生产、运输和消费端被逐渐重塑,法律在其中深刻地参与治理,并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驻外石油法务相关分享
Q1
在从事央企驻外法务工作时,您主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平常主要是审查合同、办理一些公证认证文书、引导监督外籍律师工作、回应业务部门的法律咨询和争议解决处置,当然还要配合国内部门做所在国风险收集、识别、排查和防控等工作。挑战一方面是域外法不甚熟悉,另一方面是业务模式比较灵活,存在个性化的法律服务需求。跨文化工作环境倒没啥,毕竟外籍同事也是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互相尊重和理解便可。至于挑战怎么解决?努力学呗,并且把日常的思考和积累运用的实践中,成长还是蛮快的。
Q2
央企驻外法务部门与国内法务部门的工作模式有何不同?您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工作?
驻外的话一定程度上要用好当地的外籍律师团队,很多事务偏向于管理,国内你可能要负责把一件事情亲手办好,驻外你更多是要引导外籍同事怎么把一件事情办好,而且是根据你预想的形式呈现结果。
此外还得掌握跟国内汇报的技巧,毕竟在某一片市场只有你最清楚哪里有风险,风险达到什么程度,该怎么控制等,你得让国内同事了解目前究竟什么情况,还得说清楚且不显得啰嗦,这就需要好好想想怎么平衡了。
Q3
您在石油行业的法务工作中,主要涉及哪些法律领域?能否分享一些您印象比较深的案例?
当地的合同法、劳工法、亚马逊法、民事程序法和国际上一些仲裁规则,目前仲裁案件都挺漫长的,也都没有最终结果。但有一点,厄瓜多尔存在相当重视程序和权利保障的法律环境,在规范上送达、举证、辩护权救济等环节都有充分的保护性条款,并且在司法公告平台上你能公开查询到程序的每一步进展和相应文书,因此精通程序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也是不可忽略的风险点。比如当你去申请相对人破产清算,但是法定代表人找不到了,你该怎么使“通知”产生法律效果呢?
Q4
您在与国际合作伙伴或法律机构打交道时,是否遇到过特别难忘的跨国法律冲突案例?您是如何解决的?
目前案子还在审理,不太方便说细节。只能说实体法律大家都懂,能把程序法玩的通透才是高手,而且最好能养成系统思维的习惯,不能只盯着一个程序,得从维护整体和最终利益的角度出发,排列组合各种程序交织的方案,挖掘出最有利的综合路径或者组合拳。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各领域的专业人士一起发力,很有可能同步开展一些工作。因此组织协调好这些人的力量也是需要思考的。此外,这些用人成本也需要考量,如果他们性价比不高,但是没有他们案件流程能不能继续推进,不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些事情都要一起评估,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能源行业相关分享
Q1
在您看来,能源行业尤其是石油行业在法律合规方面存在哪些独特的风险和挑战?
1.严格的HSE法规
石油行业涉及的勘探、开采、运输环节中会对环境和当地社区造成显著影响,因此需遵守全球和地方的HSE法规(如碳排放标准、水资源保护、废弃物处理和社区关系等)。不合规可能导致项目迟延、高额索赔和声誉受损等。
2.跨国运营与多重法规冲突
石油企业通常跨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营,各地法律法规(如税收政策、劳工法、采购法等)差异较大,可能会发生法规冲突或适用不一致的情况。比如当地劳动合同存在以项目为周期的类型,但这并不代表项目完毕了你真有权解聘这个员工。
3.反腐败和反贿赂风险
石油行业的勘探和开采需要与政府和地方机构频繁打交道,这使得其成为反贪腐和反贿赂监管的高风险领域,例如需要在合同专章约定防止贿赂和腐败的条款。
4.供应链风险和人权问题
石油行业的供应链往往涉及多个外包环节,可能存在劳动法违规、强迫劳动或侵犯人权等问题。此外,还需符合国际制裁和贸易限制规定和如何在供应链上确保上下游的物流顺畅和按时按质交付,比如如果当地国际石油公司意外中止了合同,那你囤积的油套管该怎么处置?合同里是否约定了有没有索赔的权利?
5.健康与安全合规
石油行业的作业场所风险高,涉及设备安全(lost in hole)、工人健康和事故应急管理等问题,需遵守严格的安全标准。以及防控当地公共安全事件,提前做好预案。
6.地缘政治和制裁风险
石油资源的分布与地缘政治密切相关,企业需要遵守国际制裁政策(如对伊朗、俄罗斯等国家的能源制裁),并管理潜在的政治冲突风险,比如关注当地总统大选及候选人对行业的态度和潜在政策。
Q2
您如何看待能源行业未来在国际法务和合规方面的变化?是否有新的法律趋势正在影响行业?
1. 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法规将更严格
趋势: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将进一步加强对能源行业的环保和社会责任要求,包括碳排放、可再生能源使用和社会公平。
具体变化:更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和强制性披露要求。法规可能要求企业报告碳足迹及其供应链的可持续性。能源转型中的环境司法问题(如可再生能源项目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将成为法律关注点。
2. 能源转型引发的法律与政策挑战
趋势:全球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转型(如风能、太阳能和氢能)带来了政策和法律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过渡期内。
具体变化: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可能引发投资纠纷,产生私营企业对所在国政府政策变化的争议,比如援引FET原则向ICSID申请仲裁。关于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如电网升级、氢能管道)的土地使用和许可法规将增加。针对传统化石燃料项目的融资限制和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煤电项目。
3. 数字化与技术监管加强
趋势:数字化技术在能源行业的应用(如区块链、物联网、AI)正引发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相关法律风险的激增。
具体变化:数据隐私法规(如《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和类似立法)将在智能电网和能源交易平台中发挥更大作用。网络安全法要求企业保护能源基础设施免受网络攻击,特别是在关键能源系统(如油气管道和送变电网络)中。数智油田所涉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4.本地化合规和社会责任的强化
趋势:新兴市场国家(如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的法律制度逐渐成熟和完备,能源行业的本地化要求提高。
具体变化:要求跨境企业在本地化就业、技术转让和社区支持方面承担更多责任。比如吸纳非技术工种的就业和非核心部件的当地采购。一些国家可能出台新的税收和特许权使用费政策,订制个性化的合同模式。
Q3
您对能源行业合同的合规审查和法律事务管理在央企法务工作中的作用有何看法?如何提高审查的效率?
服务于业务的开展,虽然有时候感觉在给他们找麻烦,但是经过充分的沟通甚至是维护良好的私人关系,能让同事们都意识到这是在防控风险。毕竟纠纷发生之后麻烦更多,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甚至影响公司的业绩和声誉,因为你难保纠纷对象不会把案件通告给你公司的合作伙伴甚至是所有人。另外,一些形式上的合同管理流程也是需要维护的,毕竟你还需要面对审计、内控等部门的检查,这点平常负责和细心即可。
在硬科技持续发力并赋能各行各业的时代,法律领域不免需要向科技要生产力。比如AI可以帮助你拓展思路和建立框架,当然你的实务经验也是无可替代,需要将二者结合,适当形成一些标准化的问题解决方案,以提升效率并确保质量。
职场技能、经验分享
Q1
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您最看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是什么?这些品质如何帮助您在法务工作中脱颖而出? ?
主观上认真负责对待需要处理的事情,并且不要拖延,因为当你计划好今天要完成ABC这些事情,很有可能一到办公室DEF就来了。所以,想到什么酒及时去处理。客观上保持自学的能力,毕竟法务对一些公司业务的开展是相对陌生的,但是你起码要知道公司在干什么,干了某件事都得到什么吧。因此,多多与业务口的同事沟通,毕竟他们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历练,能发现一些你可能自己怎么也想不到风险点。这对你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好处的,你满腹经纶的理论终究要服务甚至赋能于实践的,不然你的价值在哪?老板或者领导为什么要雇佣一个总说大道理却大事办不了小事不愿做的员工呢?
Q2
在您看来,未来几年能源行业法务人员的职责会发生哪些变化?您是如何为未来的挑战做准备的?
HSE法规愈发细致,数据和隐私保护更为完备,进出口监管变得严格等,需要不断学习和把握业务的动态,但短期法务人员的职责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我认为需要多加关注市场的发展态势和基础数据的变化,做到有备无患,并且最好掌握一门第二外语。
再次感谢范嘉平先生将自己在求职及工作中的宝贵心得和经验分享给我们,更多华人律师分享将持续推出,请大家多多关注和订阅“LEXLOONG Interview”专栏!
策划:徐静怡
采访&记录:孙子月
排版:管贝嘉
海报:王启冉
LEXLOONG简介
创始人团队来自包括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乔治城大学、波士顿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及其法学院,涵盖了LLB、LLM、JD和JSD/PhD等本硕博和访问学者。
LEXLOONG (華人法律青年) 致力于为法学生和法律专业人士提供基础性的法学教育,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法学学术研究,并为中国未来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发展的治理培养人才。
LEXLOONG (華人法律青年) 将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社区,持续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LEXLOONG 涉外交流社区
作为全网首个专注法律可持续社区建设的平台,LEXLOONG(華人法律青年)目前已经初步搭建起了全球華人律师和法学学者可持续交流的社交网络。
我们以海外法学校友群和涉外法律交流群为核心,分别开设了美国、英欧、澳洲、加拿大、港新等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交流群。LEXLOONG(華人法律青年)全网目前拥有超过10000的活跃粉丝量,并通过公众号、小红书、Linkedin和官方网站向关注我们的粉丝输送高质量信息。
我们不仅拥有来自全球各地法学院毕业的法学生,还包括在全球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执业的华人律师和任教的华人教授。
LEXLOONG(華人法律青年)主要围绕基础法学教育、Women in Law和可持续三个方面展开各种活动和原创工作。我们欢迎海外法学院毕业的校友以及对涉外可持续发展相关法律感兴趣的朋友加入我们。
【拓展涉外法律人脉】获取公益内推和招聘信息,链接来自全球法学生、律师,获得一手求职信息和资源。【锻炼法律英语和其他涉外法律技能】LEXLOONG会举办上线下活动,为用户提供自我锻炼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