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封口费”案终审:被判有罪却无条件释放,背后有何玄机?

文摘   2025-01-11 11:47   美国  



01 

(一)有罪?无罪?

   

2025年1月10日,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法官对特朗普“封口费”案作出终审判决,裁定特朗普34项罪名成立,但鉴于其处于总统权力过渡程序的重要阶段,决定无条件释放,不予任何惩罚。这一判决结果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背后的复杂因素。


(纽约州法官胡安·梅尔尚(Juan Merchan)对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进行宣判,特朗普通过远程方式与其律师托德·布兰奇(Todd Blanche)一同出席2024年因支付封口费给成人电影女演员而被定罪的刑事案件的宣判听证会,检察官约书亚·斯坦格拉斯(Joshua Steinglass)在纽约市曼哈顿的纽约刑事法院聆听。这是2025年1月10日的法庭素描。路透/简罗森博格 ©汤森路透 REUTERS/Jane Rosenberg © Thomson Reuters)


(二)  案件回顾:一波三折的司法历程


(胡安·M·梅尔尚在唐纳德·J·特朗普被起诉之前就负责了与他相关的案件。图片来源Seth Wenig/美联社)


起诉与初审

- 2023年3月30日,纽约州一个大陪审团表决同意以刑事罪名起诉特朗普,指控其在2016年竞选总统期间向成人电影女演员支付13万美元“封口费”,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有前总统受到此类指控。

- 2023年4月4日,特朗普在纽约州纽约市出庭应诉,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刑事起诉的前总统。


审判与定罪

- 2024年4月15日,纽约市曼哈顿一个刑事法庭开始庭审特朗普“封口费”案,特朗普本人在庭审中出现在被告席上,成为美国史上首位遭遇刑事审判的前总统。

- 2024年5月30日,美国纽约市一个由12人组成的陪审团就“封口费”案作出裁定,特朗普伪造商业记录,违反纽约州相关法律,所涉及的34项刑事指控全部成立,特朗普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在刑事案件中被裁定有罪的前总统。


宣判日期多次推迟

- 2024年7月2日,纽约州最高法院法官胡安·梅尔尚(Juan Merchan)表示,将特朗普所涉“封口费”案的宣判时间从原定的2024年7月11日推迟至9月18日。

- 2024年9月6日,梅尔尚宣布,将特朗普所涉“封口费”刑事案判决日期推迟至2024年11月26日。

- 2024年11月22日,梅尔尚作出决定,无限期推迟在当月赢得2024年总统选举的特朗普所涉“封口费”刑事案判决。


最终宣判

- 2024年12月16日,纽约州最高法院拒绝以特朗普享有总统豁免保护为由撤销有罪裁定。

- 2025年1月3日,梅尔尚作出决定,将于1月10日就特朗普所涉“封口费”案作出判决。

- 2025年1月9日,纽约州上诉法院作出决定,拒绝特朗普代理律师提出的中止特朗普“封口费”案宣判动议。

- 2025年1月10日,纽约州最高法院法官最终裁定特朗普34项罪名成立,但决定无条件释放,不予任何惩罚。


02 


三) 判决背后的考量因素


(图源: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总统权力过渡的考量


特朗普当时正处于总统权力过渡程序的重要阶段,即将于1月20日宣誓就职。这一时期的政治敏感性不容忽视。美国宪法专家特利布(Laurence H Tribe)指出:“在总统权力交接期间,任何对候任总统的刑事惩罚都可能引发宪法危机,影响国家的稳定和政权的平稳过渡。” 法官在量刑时必须考虑确保特朗普能够不受案件影响地履行总统职责。如果对特朗普进行监禁、缓刑或罚款等惩罚,可能会对其履行总统职责造成严重阻碍,进而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和政权的平稳交接。

 

美国的政权交接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过程,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对特朗普进行严厉的惩罚,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政治和社会问题,影响新一届政府的正常起步和国家的稳定大局。因此,法官在量刑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殊时期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影响

 


(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2023年4月4日抵达曼哈顿刑事法院,此前他被曼哈顿大陪审团起诉,原因是调查其向成人电影女演员斯托米·丹尼尔斯支付封口费一事。地点为美国纽约市。REUTERS/Brendan McDermid)


尊重陪审团裁决与平衡因素


陪审团裁定特朗普34项罪名成立,这是美国司法体系中一个基本原则的体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罗伯茨(John Roberts)曾强调:“陪审团的裁决是司法公正的基石,法官必须尊重并维护这一原则。” 法官在量刑时首先要尊重陪审团的裁决结果,不能轻易否定或改变陪审团的决定,否则将损害司法体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然而,法官也不能仅仅依据陪审团的裁决就简单地对特朗普进行惩罚,还需要在多个因素之间进行平衡。这包括考虑最高法院关于总统豁免权的裁决,以及如何维护公众对法律的信心等。在这种复杂的平衡过程中,法官选择了无条件释放这一折中方案。美国宪法专家特里(Jonathan Turley)表示:“法官的这一决定是在尊重陪审团裁决和考虑其他重要司法原则之间找到的一个相对合理的平衡点,旨在维护司法体系的整体稳定和公正。

 


(自被裁定34项重罪罪名成立以来,唐纳德·J·特朗普一直试图避免宣判这一令人尴尬的场面。图片来源《纽约时报》的Dave Sanders)


法律程序与总统豁免权的博弈


特朗普的法律团队曾多次试图通过程序性手段推迟判决,包括以享有“总统豁免权”为由申请法院撤销有罪裁定。虽然这些申请最终都被法院驳回,但这一系列法律博弈反映出案件在法律程序上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美国宪法专家、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教授特里(Jonathan Turley)指出:“特朗普案中的法律程序争议凸显了总统豁免权这一宪法问题的复杂性。虽然最高法院曾裁定总统享有广泛的起诉豁免权,但这一豁免权的边界并不十分明确。” 法官在量刑时不得不考虑这些法律程序上的争议,以及它们可能对最终判决结果产生的影响。

 

总统豁免权是美国宪法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在特朗普“封口费”案中,法官需要考虑总统豁免权是否适用于此案,以及如何在尊重总统豁免权和维护司法公正之间取得平衡。最终的无条件释放判决,可能是法官在综合考虑了总统豁免权的相关法律问题后作出的谨慎决定。美国宪法专家特利布(Laurence H Tribe)认为:“这一判决体现了法官在尊重宪法原则和维护司法公正之间的微妙平衡,旨在避免宪法危机,同时确保司法程序的正当性和公正性。



(四) 案件影响与未来展望


尽管被判有罪但无条件释放,特朗普仍将戴罪就任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因刑事指控而被定罪的美国前任或未来总统”。这一独特的身份可能会给他的总统任期带来一定的舆论压力和政治挑战,但同时也可能激发其支持者更强烈的同情和支持。


然而,特朗普“封口费”案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审判,更是对美国政治体系和司法体系的一次重大考验。案件的审理过程和最终结果,暴露了美国司法体系在处理涉及总统等高官案件时的复杂性和局限性,引发了人们对司法独立性、总统豁免权等宪法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促使人们关注如何进一步完善美国的政治和司法制度,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025年1月10日星期五,抗议者在纽约市100 Centre Street的刑事法院外手持标语和横幅,抗议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宣判。照片由Peter Foley/UPI拍摄。)


在此次审判前,特朗普就表示“尊重法院的选择,但将上诉”。特朗普称,虽然他极有可能不会受到处罚,但“这是一种耻辱,是司法不公”。未来,围绕此案的法律斗争可能还将继续,甚至有可能再次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这一系列法律程序的推进,将进一步考验美国司法体系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也将持续吸引全球的目光。

 

总之,特朗普“封口费”案的判决是一个复杂的结果,背后涉及总统权力过渡、法律程序博弈、司法体系平衡等多方面因素。这一案件不仅对特朗普个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美国的司法和政治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其未来的发展和影响仍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参考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中国新闻网、美联社、太阳报、金融时报


Lexloong Law Review

 

   Lexloong Law Reivew即将推出!将公开征稿各类与涉外法律相关的notes和comments,欢迎各位朋友积极投稿!若您近期有对任何新闻热点的评述文章,欢迎发送给info@lexloong.com!我们将欢迎高质量,新颖的投稿,同时我们也鼓励低年级法学生/非法本/高中生同学的投稿!

   详细Call for papers将于年后进行推送,stay tuned! 有意向成为编辑的同学,请移步最新的招新推文对应报名!

LEXLOONG
首个专注法律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咨询的社区。Connecting legal professionals, educating aspiring law students, and advocating for sustainability.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