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绍兴市项目化学习展示月活动之初高中专场即将举行

美体   2024-12-03 09:13   浙江  

为了更好展示交流绍兴市2024年项目化学习实践成果,分享学校学教方式的改变的顶层设计和校本实践,特别是不同规模学校、不同学科建设在具体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迭代推进的项目管理和推进。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将于11月下旬——12月初分学段组织绍兴市项目化学习展示月活动。其中,初高中项目化学习展示专场将于12月5日,在绍兴市越城区马山中学举行。


PART.01

展示日程


PART.02

参会人员

1


点评专家


沈强,男,1979年7月出生于浙江绍兴越城,绍兴市高层次人才。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绍兴文理学院客席教授,浙江省师范大学国培项目授课讲师,绍兴市物理学会理事,教育硕士。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绍兴名师,绍兴市学科带头人。首届长三角骨干教师交流研修对象,浙派名师培养对象。绍兴市研学共同体首批成员,绍兴市中小学教科研指导工作委员会成员,入选“本土教育家行动计划”卓越教师引擎工程。

从教二十多年来,围绕以“促进概念理解的科学教学” 为专题研究,开设“概念转变”教研专场,成立省市区三级“概念转变”初中科学工作室。25项省、市、区课题教改,获得绍兴市一等奖等荣誉;44篇全国、省市区教研论文,全国二等奖2项,浙江省一等奖3项等;投稿论文多篇中核心期刊9篇,2篇人大复印转载;41次省市区讲座;37节次省市区公开展示课和微课。参与2020年绍兴市中考命题。


2


分享嘉宾


罗兰,上虞区实验中学科学教师,学科教育硕士毕业,市项目化研学共同体成员、市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区十佳课改之星”、“区青年岗位能手”、“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区宣传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省寒假公益活动优秀组织者”,多篇论文在省市区级获奖,多个课题在市区级立项获奖。

项目简介:

本项目以科学史为轴线,以微项目活动为载体,以“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为核心概念,以“如何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构建一个可以精确可靠测量温度的仪器?”为驱动性问题,以“测量”概念的延伸为核心知识线,以温度计的发明科学史为情境问题线,以自制温度计、改进温度计为任务线,以微项目化学习的活动开展为活动线,学生在完成项目活动的过程中重走科学家探究之路,进而让科学史教育更加有序和更具实效,让学生体验更深刻,学习更透彻,活化“静态”的科学知识,体悟科学本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沈志勇,柯桥区实验中学副校长。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省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绍兴市名师、绍兴市学科带头人。


许燕老师是绍兴市建功中学教师,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硕士。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市“名师”,绍兴市研学共同体成员;越城区“名师”,越城区学科教研大组成员、越城区教科研先进个人、绍兴市越城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命题组成员;越城区“悦学越优”教育平台八年级团队负责人。担任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绍兴市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祖楠班”导师。担任班主任至今17年,所带班级曾多次获得市属先进班级以及先进团支部。

项目简介:

本项目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起点,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中学生道德素养。通过融合英语学习与传统文化,学生将深入了解中国节日的文化内涵。同时,以卡通影视《海洋奇缘》为例,引导学生发现中国女英雄花木兰与主人公Mona的共同点:她们都勇敢无畏,追求自由与梦想,展现了坚韧不拔的女性力量。通过对比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提升英语表达能力,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提升。


严瑜瑜,绍兴市文澜中学社会法治教师,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连续担任13年班主任,曾获得省级优课、区级案例一等奖,区级家长满意教师和区级优秀班主任。


项目简介:

本校以绍兴名士范文澜命名,但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学生不了解他的重要历史贡献,更不理解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何谈传承?因此本人利用学校拓展课的机会,成立了范文澜研学社,对范文澜先生这一历史人物进行项目化学习,通过搜集资料、实地考察、自主探究、舞台剧创作等方式,对范文澜先生的生平、作品和精神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与探究,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同时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素材和借鉴经验。


应周积,滨江初中教科室主任,优秀英语教师,曾获教育部“优课”、优质课一等奖、论文课题一等奖、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项目简介:

2023学年,我校将“素养导向下的项目化学习”作为校本培训重点项目推进,倡导以学促研、以学促教、以教促研、以教促学、以研促教、以研促学的新型模式。教师探索通过项目化学习构建“素养——养成”式教学模式,更深入地理解项目化学习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理念。项目的选题往往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项目化课堂实践促进了跨学科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


彭治萍,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上虞初级中学校长,高级教师。浙派名师培养对象、优秀学员,绍兴市学科带头人、名师,上虞区彭治萍语文名师工作室、语文基地校领衔人。


陈玲玲,一级教师,现任越城区马山中学课程教学处副主任。曾先后获得“越城区家长满意教师”“越城区学科带头人”“越城区最教育服务者”等荣誉称号。


项目简介:

为了全面拥抱从“知识核心时代”向“核心素养时代”的跨越,越城区马山中学正全力探索教育新样态——基于科学思维导向的学科项目化学习探索与实践。该校以种子型教师为核心,精心规划顶层设计,明确研修航向;通过点线面多维度有序推进,不断提升研修质量与深度;依托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精准实施教学策略,确保教育成果有效落地。这一系列举措,共同构建起了校本研修的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农村教育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前行。


萧丽娜,中共党员,中学二级教师。现为绍兴市柯桥区鉴湖中学美术教师。从教十余年,曾获区宣传工作优秀先进个人,区论文一等奖,基本功比武二等奖,优质课比武二等奖。区、市级精品课程五个,指导多位学生在省市级美术比赛中获奖。


项目简介: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情境操作,是将思维、情感和价值交融在一起的“学习实践”,它的设计体现了学与教方式的变革,体现了学科与跨学科素养的整合。该文以《 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 》教学为例,将微项目化学习运用到学习实践中,帮助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实现对学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旨在培养每位学生成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者。


叶佳,中共党员,浙江省上虞中学生物教师。曾获上虞区教坛新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绍兴市优质课二等奖、实验技能比赛一等奖等。开发的“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课程获浙江省精品课,并在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项目简介:

“烂果可否食用”源自生活、植根于生物学科教育的项目化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验探究腐烂水果霉菌生长情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学生从平常的节俭行为为切入点,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实验,最终发现切除烂部分后水果仍存霉菌,并通过海报在学生中宣传这一科学结论,倡导健康饮食。此项目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了探究和实践能力,为生物教学的创新应用提供了生动案例。



PART.03

详细地址



绍兴市越城区马山中学博雅楼 

(滨海开发区马山街道育贤路3号)


END








绍兴市越城区马山中学
绍兴市越城区马山中学,以“整体性、个性化、原生态”为办学理念。以“崇仁求精”为校训,培养厚德、善思、创新的现代初中生,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的现代学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