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音悠悠 穿越千年

体娱   2024-08-02 17:41   广西  

有一种声音

穿越时空的千年回响

有一种技艺

承载深厚的民族智慧

有一种乐器

传承千年的文化血脉

它就是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壮族铜鼓



千年传承,岁月之歌





铜鼓起源于春秋时期

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

最初铜鼓是做饮器之用

后才演变为打击乐器

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

是名副其实的

“铜鼓之乡”

千百年来,壮乡人民铸造铜鼓、收藏铜鼓、听铜鼓、打铜鼓,让铜鼓文化在广西这片土地上得到了活态传承。



鼓声阵阵,响彻古今






广西东兰县被誉为“世界铜鼓之乡”,每当春节、“三月三”等重要传统节日来临,当地村民就会扛上家里的铜鼓和全村人斗鼓斗技,不败不归。

东兰县村民用铜鼓欢度春节(上)蚂𧊅节(下)

斗不过瘾,东兰县政府便在当地举办“月月铜鼓会”,让村民斗得过瘾,铜鼓文化传得更远。

2021年至2023年,东兰县开展“月月铜鼓会”60余场,参会展示铜鼓2000多面次,参与人数达到110万人次,铜鼓习俗热潮不断。



守技艺,铸鼓魂






铜鼓,这一古老的音乐器械,不仅是辉煌铜鼓文化的唯一物质证据,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历史的变迁,这些珍贵的文物经历了无数次的使用与击打,导致许多铜鼓处于破损乃至严重损坏的状态。

“铜鼓王”韦启初对铜鼓进行最后一步加工

铜鼓不仅是历史的回音,更是文化的传承。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铸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韦启初,是河池铜鼓制造的“领头羊”。多年来,他深入研究,对传统铸鼓技艺不断改良创新,利用传统沙模工艺实现量产,使铜鼓铸造工艺重现生机。

东兰县小学生用音乐铜鼓演奏《我和我的祖国》

东兰县城中学的牙运永与谭安益两位老师同样踏上了复活铸造铜鼓之路。他们研制出的音乐铜鼓,能敲出26个音阶,音质音色上与古铜鼓相差无几,更适合演奏。

音乐铜鼓的缔造者谭安益(左)和牙运永(右)

得益于众多铸鼓者的传承和创新,东兰传承民间铜鼓厂平均每年生产铜鼓5000多面,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


小铜鼓,大产业





近年来,河池市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探索形成了“非遗+扶贫”、“非遗+文旅”、“非遗+广电”等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传承保护经验。

2024新春东兰县举办铜鼓山歌会

千面铜鼓摆歌台  万人同唱幸福歌 2024年“广西三月三·东兰嘉年华”系列活动在东兰县举办

通过建设非遗工坊、举办铜鼓山歌艺术节、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不仅让铜鼓文化焕发新生,更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了乡村振兴。

铜鼓文化进校园(上)(中)讲解员向游客介绍铜鼓纪念品(下)

8月2日晚上21:20《乡村振兴新农人》特别策划——非遗里的振兴“密码”,带您走进中国铜鼓艺术之乡,探寻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铜鼓,见证“铜鼓之乡”的变迁与振兴。






文案、排版:崔泽阳、韩平旺(实习)
责编:黄珂彬
编审:刘尊
鸣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粤桂协作办公室、中共东兰县委宣传部、中共南丹县委宣传部、中共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出品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广西广播电视台

乡村振兴新农人
2023年,广西卫视《第1书记》栏目焕新升级、重磅推出乡村振兴融媒体专栏《乡村振兴新农人》。2023年1月起,广西卫视每周五21:20,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