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节
快
乐
老家的年味
文│顾启才
腊月十七,周五。
吃完午饭,打电话与儿女们说,我要回老家过年了。
儿女们听了电话,都是一脸的茫然:你回老家干嘛,就在城里过年,不一样吗?
不管儿女怎么挽留,自顾自打开手机上的12306App,点开火车票网页,搜索“徐州东—响水县”经连云港中转的当日高铁车次、时间、余票信息,麻利地抢到了所余不多的下午两点四十八分始发徐州东的一程、五点五十三始发连云港的二程二等座票。因为在连云港中转时间间隔较长,晚上近六点半才能到达响水,即使是公交车还有班次,也得还要一个多小时到乡镇,然后还有十多里镇村公交的路程。而事实上,这个点不管是县镇还是镇村公交都已经歇了班。
如此折腾,儿女们真有点不舍得。于是,打来电话商量,能不能改为买第二天上午的票?“不能!”归心似箭,已经听不得儿女的劝,执意要走。没办法,他们只好跟单位请了假,出来开车送我到车站。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由着他吧,拧不过这犟老头儿!
说实话,在城里过年,不是不可以。只是心里总觉得,在老家过年,更有年味。咱老家的年味究竟是怎样的呢?今儿个,咱就摆摆谱儿。
扫年尘
扫年尘,简称扫尘,是乡下人每年过年前必须做的事儿,家家户户,室内屋外,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服被褥、灶具餐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清清爽爽过新年。
据传,春节扫尘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当时人们就已经有了扫年的说法。到了唐宋时期, 扫年之风盛行。据宋《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从古至今,民间一直流传着“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谚语。
现在的乡下人,对扫尘的日子有了新的讲究,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扫十八,天天发,扫十九,年年有。这说的,就是腊月十八、十九两天扫尘,会给新的一年带来好运、财运。
相比于乡下,城里人也会扫尘,但他们叫打扫卫生。城里人大多上班,过年前什么时间有空儿什么时间这儿洗洗那儿擦擦就完事儿了,少了固定日子必须做到的规矩,也少了一份带着目标的责任感!
其实,乡下人也并不迷信这运、那运的,也就是图个吉利,图个顺语,期待新年有个好兆头。因此,对于扫尘,每家每户都很重视,我当然也不例外。
所以,腊月十七,八更八点我也要赶着回家,我要十八扫尘呢!
蒸馒头
早前,乡下人蒸馒头用的是草笼。草笼的原材料是草,有茅草、麦草,也有稻草,将草抓拢拧成手指粗的单股绳,拧的过程中添草加长,然后将单股绳用麻批一圈接着一圈扎成比锅口略大、高约一尺的草圆筒,圆筒中间横穿三道木衬托并均匀的钉上竹条作为蒸笼。这样,一个简易的草笼就完成了。锅里舀上适量的水,包好的馒头放在蒸笼上,盖上锅盖,炉膛点火烧锅,热气在草笼里聚集,温度在不断上升,一小时左右,打开锅盖,满笼气泡泡、香喷喷的馒头就可以出锅啦!
后来,蒸馒头有了木板做的板笼、竹片竹蔑编扎成的竹笼。再后来,有了铁笼、不锈钢笼。现在,大多数都用的是电笼,轻便、小巧、耐用,而且还干净、卫生。
俗话说,不蒸馒头争口气。在经济困乏的年代,即使是家境不好,过年也是要蒸馒头的。有条件蒸小麦面馒头,没条件大麦面馒头也要蒸上一笼,蒸的是热气腾腾,图的是“蒸蒸日上”。
今年,我家用了二十斤面粉,馅料有纯肉的,有萝卜的,有马笕菜的,还有红豆泥的,做了一百多个馒头。
也许,有人会咋舌,这么多,什么时候能吃得完?不着急,慢慢吃,好日子就是从吃馒头开始的。
炸肉圆
年前,老家是每家每户都要炸肉圆的。
老家的肉圆,乡亲们都叫肉团子。相较于有的地方叫肉丸子,有的地方叫“狮子头”,还有的叫什么“大斩肉”,我就觉得,还是我们老家说的肉团子更真实、更贴切、更有说服力。
肉圆是老家民间节日期间尤其是春节期间家庭必备食品,也是新年家庭宴席以及招待亲友的头道菜品。肉圆可以现炸现吃,也可以蒸着吃,烧汤吃,还可以红烧吃,每一种吃法,口味都是上乘,妥妥的第一美食。
肉圆的主料是猪肉。猪肉的选择根据个人喜好,可选择市场上新鲜的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也可选择腿子肉。早前做肉圆,是将买来的猪肉去皮、洗净,然后在砧板上将洗好的猪肉剁成肉泥,现在大多是用绞肉机加工。肉泥加入适量的葱姜末、山药泥、鸡蛋液、小麦淀粉以及食盐、鸡精、料酒等调味料充分混合,搅打成胶状肉糊。铁锅烧热,加入猪油或色拉油,烧至六成热,用左手将肉糊抓起挤成圆团,右手顺势将圆团摘下均匀地放入锅里的热油中。圆团在热油中炸十分钟左右漂浮,再炸几分钟并不停地翻转圆团,待圆团熟透呈金黄色时捞出少顷,下锅复炸一分钟左右,圆团表面收紧炸脆即可,香喷喷的肉圆就炸好了。
现在的肉圆有多种多样,除了猪肉肉圆,还有牛肉圆、鱼肉圆、鸡肉圆、鸡蛋圆、萝卜圆,原材料各不相同,口味也各有千秋,能让你吃个够,吃个爽!
做豆腐
过年了,老家的不少人家还是保留了做一榨豆腐的习惯。
在经济困乏的年代,乡亲们手里没多少钱,鱼呀肉呀吃得很少,即使是过年了,也只是象征性地买点打打牙祭。过年饭桌上,主打的菜品就是咸菜烧豆腐、青菜烧豆腐。
一榨豆腐,用黄豆十五斤。将黄豆分拣去杂下水淘去泥沙,再放入清水浸泡一天一夜,待黄豆充分泡发后,用石磨磨出豆浆。
石磨磨豆浆是个辛苦活,方言叫“拐磨”,这是两个人配合的活儿。前头一个人一边给石磨喂豆料,一边掌控“磨担”柄的平衡,后头一个人均匀用力一推一拉,在前头人的助力下保证石磨的上磨盘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转动过程中喂进去的豆料经磨盘挤压及磨盘牙槽的碾磨,豆浆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
磨出来的豆浆放入“晃浆布”摇晃去渣,提取的纯浆倒入锅中加热至“开笑”舀进缸里,取适量硝卤边搅边点滴,点滴到见着豆浆缸里泛起豆脑花为止,盖上锅盖养豆脑。
半小时后,将豆脑舀入铺着纱布的模具里,纱布收拢,上盖木板,添重物加压,榨出“黄花水”,白白净净的豆腐就做成了。
当然,现在乡亲们做豆腐不用这么辛苦劳作,只要准备好黄豆,送到专门加工豆腐的作坊,你成就了人家生意,人家给了你想要的豆腐,皆大欢喜。
贴春联
除了蒸馒头、炸肉圆、做豆腐,还有就是炒花生、炒葵籽、炒瓜子,购买过年期间饮食及喜庆必需品外,接下来就是准备年三十的庆年饭和贴春联。
老家人对年三十中午这顿庆年饭是比较讲究的,既有庆祝这一年平安幸福大满贯的意思,也有寄语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安逸的美好愿望。一盘红烧肉,寓意日子红红火火;一盘烩肉圆,寓意全家团团圆圆;一盘鸡肉烩粉丝,寓意吉祥如意;一盘山药红枣羹,寓意生活甜蜜蜜……
吃了庆年饭就得赶紧请人写对联。家兄一直在村小当老师,写得一手很不错的毛笔字,每到年三十的下午,家里家外全是来请他写对联的人。他也不推辞,他认为乡亲们请他写这是对他这个文化人的认可。还没到年底的时候,他就习惯性地准备好了笔墨纸砚,等到这天乡亲们来了,裁纸、研墨、执笔挥毫,一副副带着墨香的对联在乡亲们的赞许声中写就,乡亲们笑盈盈,家兄心里也是喜滋滋。
贴春联,包含贴对联和挂廊,挂廊是用红纸雕琢的,类似于西北地区的窗花剪纸,有所区别的是窗花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形状,挂廊只能是长方形,小挂廊是单张组合,有十六开纸或三十二开纸的,大挂廊及至门宽和窗宽,贴于门楣、窗楣,旧时有辟邪驱魔之意,现在早就没那说法,全是为了喜庆。贴春联的时候,得分清上联和下联。家兄给人写对联,还得一副一副告诉人家上联贴哪边、下联贴哪边,回家贴着贴着忘了,拿着对联再去问一遍也是常事。
贴春联,得先内后外,先楼上后楼下,内门贴好贴外门,再贴窗。家里的重要物件包括存粮设施都得贴上写有寄语的红纸,床上贴幸福安康,衣柜贴衣锦还箱,锅灶贴连年有鱼,粮囤贴五谷丰登,车子贴日行千里,水缸贴福远流长……
守年夜
所谓“家人围坐,灯火可亲”,用于年三十的守年夜是最贴切不过的词汇。楼宇张灯结彩,室内灯火通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磕着瓜子,吃着酥糖,尝着糕点,品着红茶,看着春晚节目的同时,他一言你一语,分享着各自一年来的成就与喜悦,讨论着来年每个人的梦想与追求,长辈给晚辈鼓劲,晚辈给长辈祝福,其乐融融。
爷爷奶奶总忘不了给未成年的孙辈包压岁钱,父母也会给自己未成年的儿女包压岁钱,压岁钱的数字要么带六,要么带八,要么就带个九。压岁钱分给了孩子们,孩子们的一声“谢谢爷爷奶奶”、“谢谢爸爸妈妈”,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脸上堆满了喜悦。与压岁钱一起给孩子的还有年糕包,俗称“开口高”,守年夜后初一晨起先吃糕再说话,寓意着新年从头开始高高兴兴、高开高走,读书的孩子考试高中,工作的孩子步步高升,长辈们也沾沾孩子们的喜气,身体健康,生活如意,万事顺心,高枕无忧。
成年的孩子忘不了孝敬长辈,拿出他们早就准备好放假才带回来的衣帽鞋袜让长辈试穿试戴,奉上他们从不同地域淘来的特色烟酒、美食小吃和营养品,还不声不响地将包得鼓鼓的大红包塞进长辈的口袋里。长辈们也不客气,笑纳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礼物与红包,更有一片孝心与爱意。
老家过年,不仅仅是仪式感,见证更多的是人情味。除了以上这些体现过年的老家年味以外,大年初一放过“开门鞭”、吃过汤圆,邻里之间开始客客气气的拜新年。
你去我家,我去你家,递支烟,喝杯茶,互相之间道个喜,祝个安,拉拉呱,邻里团结就似一家亲,和谐共建尽佳话。
这样的年,叫人怎能不想家?
顾启才 2025.1.22
责任校对 │王开华
编辑排版 │ 刘厚霞
审核发布 │ 龚海鸿
作者简介:
顾启才,响水县运河镇湾港村人。
征稿启事
“雪山飞鸿”公众平台致力于推介原创优秀文学作品,努力打造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构建同道中人的心灵纽带与沟通桥梁。
平台特点:立足响水,坚持原创,图文并茂,每日更新。
投稿要求:原创,首投。新人请附作者简介,留下联系电话。谢绝一稿多投。稿件内容贴近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体裁不限。请尽量自带图片。投稿须谨慎。投稿即视为授权,本平台有权进行修改、编辑、配图、发布和对优秀作品结集汇编。投稿一周后未发布者,请自行处理。
投稿邮箱:929202537@qq.com
稿费说明:赞赏金额的70%作为稿费发给作者,30%用于平台维护。总额低于十元不发放。“雪山飞鸿”平台签约作者,读者赞赏全额返还。为节省工作时间与精力,经平台统计发放之后,如再有朋友赞赏,建议发给作者个人。
免责申明:平台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版权申明:“雪山飞鸿”平台所发原创作品均为作者本人授权独家发布。其他平台如需转载或刊用,请联系平台管理者龚海鸿女士13962002938开白名单,注明来自“雪山飞鸿”公众号即可。
雪山飞鸿
投稿邮箱:
929202537@qq.com
立足响水 坚持原创
图文并茂 每日更新
更多动态扫码关注视频号“雪山飞鸿”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