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产人李鑫】第215篇原创文章
一个好专利的标准,可以从法律性、技术性、经济性进行综合考量。其中扩充技术方案是技术性的必要内容,也是法律性的支撑内容,比如上位、功能化都是需要技术方案进行扩充的。代理人作为二次发明人,评判代理人好与不好,就看他能不能把技术交底书的中一亩地变为保护范围的十亩地,这也是代理人的必修课。因此,掌握扩充技术方案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扩充?我总结以下几点。方法一:将交底书中笼统提到的不同情况落实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实现对方案的扩充 。
在交底书中,发明人有时候会较为笼统的介绍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同时,还会对应用场景进行一些介绍。
上述笼统的内容,应用场景都是可以扩展的点。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设想针对这些场景是否有与之对应的实现方式,则有可能从交底书中较为笼统的实施方式中,扩充得到针对不同场景的多个实施方式。
尤其适用于软件专利。
方法二:借用逻辑来完成对技术方案的扩充。
第一个方式:针对某个技术特征,判断该技术特征与其他技术特征之间是否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如没有,则该技术特征并不是实现发明目的的必要技术特征,则我们可以将原先包括该特征的方案扩充得到一个并不包含该技术特征的新的技术方案。挖掘过程,其实也就是对发明保护范围的一个扩大过程。通过对交底书实施例中各技术特征进行逻辑上的分析,明确出哪些技术特征是非必要的,将非必要的技术特征从所分析的实施例中去除,得到交底书中未提及的新的实施例,重复上述过程,就能够得到原交底书中未曾提及的多个实施例,而由于新得到的实施例较之前分析的实施例缺少非必要技术特征,因此范围扩大,因此得到了保护范围逐层扩大的多个实施例。第二个方式:判断某一特征,和实现发明目的之间是否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对于一个技术方案而言,不论是对于其创新特征还是和本发明相同的技术特征,我们都应该分析其是否和实现发明目的之间存在唯一对应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是否只能采用该特征而不能采用其他特征,如果不是,可以进行一下挖掘:是否还可以采用其他替代特征来替代所分析的特征。第三种方式: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从使用者的角度挖掘还有哪些应用需求,结合该需求扩充出相应的实施例。对于一些发明而言,当其应用到具体的场景中时,或者是满足某些应用需求时,会进行在对技术方案进行扩充的过程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设想出相应的场景和应用需求,结合这些场景和应用需求扩充得到新的实现方案。专利保护的客体类型为产品和方法。在交底书中,一般会明确提供某一保护类型的实施例。我们在撰写实施方式时,可以考虑除了交底书中所提供的保护类型外,该具体实施方式中还涉及到其他保护类型的技术方案,如果是,则可以将所涉及的其他技术方案以实施方式的形式描述出来。当交底书中提供的是方法实施例时,我们可以考虑该方法是否需要对相应的执行设备进行改造,如果是,则该执行设备可以单独作为一个保护客体,那么就该设备写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又比如,由多个执行主体所执行的方法,可以考虑这多个执行主体所构成的系统是否有必要加以保护,如果是,可以针对系统单独撰写具体实施方式。在交底书提供的是装置实施例时,可以考虑,在装置发生了改变的情况下,该装置的执行流程、处理步骤是否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如果是,且上述流程、步骤有单独保护的必要,则可以针对该流程、步骤单独撰写方法实施方式。如果你对扩充技术方案有疑问
可以添加小助手微信
发送“1203”获得对应的案例教学资料
关于我们:
软唐知产研习社是国内专利实战培训平台。
主要以专利撰写、审查意见答复、软件专利撰写和其他代理人专业技能提升线上课程为主,辅助以实战案例线上线下小班课程,致力于构建全面、完善、高效的专利代理人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