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转型与升级之道

文摘   2024-11-04 17:41   陕西  

【知产人李鑫】第202篇原创文章

作者 / 李鑫   编辑 /  池恩

无论是我们国内的专利市场还是政府,政府的资质或者重心在哪里,业务就在那里。相对于保护需求来说,证书需求中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本文以2021年数据为参考依据,分析较为粗糙,希望能给大家一个推理逻辑,也欢迎大家留言区交流讨论。

专利需求量分析

1.1 来自安徽的统计数据

安徽公布了安徽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数量为 1.48 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 8.65 万家。我们平均每家的有效发明专利量为:8.65/1.48=5.84 件。

进一步来说,安徽省的发明授权率不高,大概在 40%左右。这么来说,每家的发明申请量在 5.84/0.4=14.6 件。

也就是说,安徽省企业中有效发明的企业申请发明数量在 14.6 件。我们姑且认为:高新技术企业会比拥有有效发明的企业更重视发明专利,拥有的数量也会更多,比如我们按照 1.5 倍的比例来计算,就是 14.6*1.5=21.9 件。

安徽省在全国我们认为处于和评价水平类似。如果,你想评估所在省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数,你可以预估一个比例。比如,我们认为江苏应在安徽的 2 倍,那么,江苏就可以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评价发明申请数在 21.9*2=43.8 件。

这里面大家需要注意,这不是每年的申请,是总共的。

当然,这里面的分析比较粗糙,也不够准确,我们只是给大家一个推理的逻辑,让我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2 来自官方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

2021 年 7 月 27 日,科技部高新司司长公开了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情况。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达到了 27.5 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 22.3 万家。
我们将前面的两个数据进行一个结合分析。安徽的数据是安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明申请中位数是 21.9 件。全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 27.5 万件,那么我们简单乘积就是:27.5*21.9=602.25 万件。
这个数据大家肯定是哇的一声。

我们再来分布到年来看,实际上也还好。比如,2019 年的发明申请量是 140 万件,而上述 602 万件是至少 10 年的数据。


指标分析

从指标分析的维度来看,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指标有两个出处:

出处 1:高新技术企业评审的主观量化考核指标中,知识产权部分占 30 分

对于该部分的量化标准为 1 个发明专利或 5 个实用新型专利可以获得知识产权数量方面的满分(8 分)。

出处 2:高新技术企业评审的主观量化考核指标中,科技成果转化占 30 分

对于部分的量化标准为:以企业成立年限计算,成立 3 年以上的企业需要拥有 15-18个专利。也就是说,企业必须要把平均年转化控制在 5 个科技成果以上。
通过上述分析,年专利数量在 5 件,其中,至少一个发明。3 年企业要到 15-18 件。一般来说,真正的高新企业应该有更多的专利,发明占比也不会太低。


专利玩法

3.1 项目驱动法

现阶段,我们的主流玩法是销售驱动法。也就是,销售获得客户信息之后,电话或者现场拜访后,获得业务。这里面的销售往往如同房产中介、汽车销售中介、保险销售中介一样,买的是产品,而不是服务。

在销售驱动法中,客户往往也关注直接利益,在这个直接利益中,高新技术企业的减税或者资助的利益大于专利本身的利益,或者说,客户更喜欢听:弄高新有什么用,而不是听:用专利有什么用。即使说弄专利有什么用,也是为高新做嫁衣。

所以,高新技术企业的销售模式是当今的一个主流模式。

所以,在这类中介服务公司中,往往推销的是高新,然后把专利业务打包进高新项目中去。当然,这里面可以细分为两个模式模式一:高新打包,专利不另收费。模式二: 高新是一个,专利是另外一个。这取决于客户和销售的模式。

3.2 授权业务

项目驱动法中的客户是对高新没有啥认识,或者更喜欢当甩手掌柜的,给钱就啥都不管了。这类高新技术企业的客户在以前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不到位的时候更多。

现在管的更多了,甩手或者自身的所有资质都交给中介去做,风险太大了。后面,应该是授权业务驱动模式为主。

所谓授权业务驱动模式,就是客户对于高新的评定有认知,然后自身积极获取资质 中。这里面,从专利业务来说,就是积极储备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多说一句,以前的实用新型、软著的高新评定越来越难了。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在高新评定上的落地。不容置疑。

在这类模式中,专利服务机构就要和客户承诺发明能获得,而且能够短时间获得,而且还要和公司的主营业务相一致。但是,公司却没有对应的研发实力,不能提供有效的能够在技术上满足新创性的技术交底材料。

说白了,还是编写业务。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现阶段创新没有起来之前,在指标的压力下,编写还是主营业务

3.3 保护业务

不管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现状如何,但是从国家定位来说,创新驱动发展主要就是落地在高新技术企业里面,然后不断分层,比如,分成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企业等。所以,创新首先在高新技术企业里面发芽生根成长。

所以,基于创新和专利的逻辑关系,保护业务也首先在高新技术企业里面出现。所 以,对于我们专利代理机构来说,还是应该聚焦保护业务,毕竟这才是未来的发展,未来的业务,正常的业务。

所谓保护业务,就是将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专利撰写之后,获得排他权,进而企业能够通过专利获得诸如诉讼、许可、交易等商业竞争维度。

从这个层面来说,专利的第一要务并不是授权,而是获得合理的保护范围,兼顾授权和稳定性,保护范围也不一定要求的那么大。而且,专利可能也不是一个,也可能是一个布局或者组合。

3.4 总结

不论是现在,还是可预期的未来,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分层的,也是需求各异的。有一种项目驱动法的客户,也有第二种包授权业务的客户,也有第三种保护需求的客户。而且,占比也是不断从第一种朝第三种切换的过程中
所以,对于代理行业来说,应该将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分级管理,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当然,在现实中,也会自动分层出不同的服务机构,就如同有数量所,也有质量所一样。但是,对于致力于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服务机构来说,自我分层,针对性的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是正途。

如同前面的结论,从增量向存量市场切换的时候,差异化竞争将是主流的竞争方式。


服务雷区

最近国家开始打击专利代理中的不良服务,从高新技术企业的角度来说,打击力度更大。比如,摘选新闻如下。

案例 1:

犯罪嫌疑人朱某甲、王某甲、甄某某与陈某甲合伙成立广州市**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准备用于招揽中小型企业,弄虚作假,代为申报高新财政补贴。至被查获为止(2017 年至 2019 年),该团伙伙同 169 家企业以编造虚假材料申报高新企业获取财政补助资金 1.66 亿元;其中已经发放到企业共 4362 万元。

案例 2:

2017 年 1 月 10 日,在明知自己的公司不符合人员、研发、经营收入等条件的情况下,被告人张某某代表其经营的广州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签约委托广州市**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帮助申请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相关补贴。申请期间,张某某向**公司提供了**公司的营业执照、公章、学历证等基础资料,其余的申请资料如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证书、2015-2016 年度审计报告、研究开发费用报告、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报告、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企业人力资源情况表等则由**公司负责伪造提供。**公司将伪造的申请材料整理好交给张某某,张某某明知材料造假、**公司不符合申请条件,仍将申请书等材料提交至广州市白云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以骗取国家补贴。

案例 3:

广州市**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与申请企业串通,签订

委托申报高新企业认定或者培育的《服务协议》,并按照 30%至 50%不等的比例约定分成财政补助款。申报企业按照协议的要求提供营业执照、财务报表、纳税报表、销售合同、销售发票等基本材料,然后再由**公司根据申报的条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修改,并联系知识产权代理公司购买申报所需的专利、联系税务师事务所按照申报条件出具虚假的研发费用审计报告和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审计报告等材料,最后由申报企业加盖公章并提交科技部门,以此骗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者培育的财政补贴款,用咨询的方式帮助企业做高新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非法占有政府补贴资金为目的。在这个逻辑中,“编专利”就需要清楚界定。这关系到前面的第一类和第二类业务上。我觉得应注意如下内容:
第一, 开发业务,不能把目的放在政府补贴上。同时,在合同约定上,不能约定政府补贴和服务的直接关系上,也不能约定服务费和补贴的对应关系上。至少合同上应明确。

第二, 专利的获得上,应有完整的研发链条。比如客户应具有交底书的流转程序,比如,应有完整的专利代理合同。在这个代理合同中,可以约定风险代理,但 是,不能和高新评定挂钩。

第三, 上述刑法处理都是按照诈骗罪处理的,刑期较重。必须从把高新技术企业的中介服务予以正规化。特别是,对于不满足要件的企业,千万不能用“伪造”的方式来获取资质。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只有灰的有空间。

第四, 第一种项目驱动型的专利代理机构,我个人奉劝尽快转型。国家已经明确要清理这个市场,就要主动退出。如果坚持做,刑法或者其他处理方式随时可能变动。不要以身试法,不要存侥幸心理。


其他注意要点

5.1 软件企业是重要客户点

国家对于软件企业的扶持力度大,也更容易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而且,软件著作权还能使用。所以,可以作为重点的业务开发点。

5.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重要的客户点

国家支持哪里,市场就在哪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支持的点,那么,高新评定的业务也在这里。当然,专利申请的业务也在这里。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如下: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5.3 高新技术企业政府也在发力

我们看看地方的政策规定。

南京的政策:从 2021 年-2025 年,南京要聚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

市。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 2 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

比重达 54.5%。


陕西的政策:2021 年 7 月 5 日,陕西省发布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 2025 年,全省高新区布局更加优化,力争实现国家高新区市(区) 全覆盖,布局建设省级高新区超过 25 家。高新区内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 3%,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 10000 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 7000 家。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 18%,高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30%。
西安的十四五指标是 12000 家,西安的指标大家可以评估一下省和市的指标落差。省是全省 10000 家,西安虽然在陕西独大,但是目标确定 12000 家,比如全省还多 20%。所以,未来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天下。
专利的主要依存点也在高新技术企业身上。

5.4 高新业务能放在发明上,而且能放在自己申请上
以前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不严,对于实用新型等有所放宽,但是,现在是发明为上的年代。对于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审查就是最明显的信号。所以,做高新,就必须整发明。

以前买专利进行高新申请是可以的,但是现在也是评审趋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考核要素,所以,还是尽早申请,提前储备。

鉴于的发明授权率问题,提早申请还需要多申请几个。

5.5 申请是业务,三年复核也是业务

以前大家都聚焦在申请高新上,但是,高新业务可以作为获得客户的一个基础,然后后续的持续开发业务是更重要的点。现在很多服务机构都是一锤子买卖,后续的增值服务或者持续服务都没有。当然,有些服务机构本身就不具有持续服务的能力、文化和意愿。我们只是从高新业务来说,三年后的复核业务,持续的专利申请业务,后续的政府项目业务,都是可以展开的。
最好的方式是,和客户一起成长,为客户创造价值。

👇扫码咨询 业务合作👇

往期回顾



软件案子怎么写?二期班报名已开启!

读书专栏|专利代理人如何读书?



70+发明专利好文资料包   

0.1元拼!非正常申请资料专辑  



关于我们:

软唐知产研习社是国内专利实战培训平台。

主要以专利撰写、审查意见答复、软件专利撰写和其他代理人专业技能提升线上课程为主,辅助以实战案例线上线下小班课程,致力于构建全面、完善、高效的专利代理人培训体系。

我就知道你“在看”

知产人李鑫
关注我,和知产人一起努力奋斗。李鑫,软唐知产创始人,知产实战讲师 律师, 聚焦专利撰写、审查意见答复、专利质检标准和体系、代理人职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