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模式的不断发展,防病方法也从过去的定期消毒、杀虫的“消杀模式”,逐渐转变成“调水、保健模式”。实践证明,“消杀模式”彻底否定了“养鱼先养水”的科学理念。导致虫、菌、病毒,越杀越难控制,越杀越变本加厉!各种病害频繁发生,带来的后果是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规格不整齐、收成没产量,效益大打折扣。如果还在沿用“消杀模式”养殖,那真的该转变思路了!
1、环境差:水质浑浊,不好肥水,导致池塘溶氧低、悬浮物多、吃料差、理化指标异常、病虫害多;
2、鱼病难治:长期杀菌消毒、内服抗生素,消杀类和抗生素残留,破坏池塘生态平衡,导致水难肥、藻难培,溶氧上不去,鱼体质差、抗药性加强,出现病害难断根,不断的消杀导致鱼的停长期长,养殖周期拉长;
3、饵料系数高:环境差、溶氧低、加料困难,必然导致生长慢,出鱼旺季达不到上市规格;越冬延长养殖周期,风险大,饵料系数高;病害多,苗期成活率低,卖鱼季节回捕率低,养殖成本大幅上升,即使卖鱼也无法盈利。
“消杀模式”在粗养低产模式下,基本可以满足养鱼“不生病”、“少生病”或发病后能“治好病”的需要。但目前高产精养模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再是简单的“不生病”、“治好病”,而是要求鱼“多吃、快长”,保证养殖产量和出塘规格,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追求高产量必然伴随高投喂量,带来的突出问题是亚硝酸盐升高后,鱼不吃料。如果水质不稳定,水体中藻类、菌类死亡,轻则影响吃料,严重的发病死亡。长时间持续大量投喂,也会影响鱼类肠道、肝脏健康,在不同养殖阶段,进行不同形式的“内服保健”,是保证正常吃料、增强抗病力的又一项管理工作。
高产池塘一旦出现严重“水变”,鱼必然发病,而且至少十天半个月,才能恢复水质和吃料,对养殖影响很大。养殖户自己也体会得到,如果再按照粗养低产塘的防病方式,定期消毒、杀虫,是不可能做到稳产、高产的。高产精养模式必须做好调水、稳水、保健,可应该逐渐放弃定期消杀的习惯,主动进行水质调节操作。
进入高产精养模式后,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鱼病怎么治?”,而是“鱼如何保障最佳吃料状态?”,养殖的重心也应围绕调水、稳水、增氧、保健进行。
1、养“氧”,池塘充足的溶氧决定养殖成败。所以有人说“溶氧”是水产养殖的命根子。要想做到充足池塘溶氧,就必须在抓好管理的基础上,养好藻,养好水,养好底。
2、养“藻”,良好的藻类是池塘溶氧的重要生产者,是天然饵料重要供给者,是水底有毒有害物质的重要转化者,是稳定水质的重要决定者,是应激反应和病害产生的重要防控者。怎样才能做到藻相稳定?关注天气变化,水底环境变化,做好投喂管理,适时适量解毒补菌追肥护底。
3、养“菌”,是指补充或培养池塘环境中的益生菌。以促进分解底部粪便、残饵等大分子有机物,同时修复改善池底自净功能,分解水体中悬浮颗粒,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4、养“水”,“养鱼先养水”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怎样才能养好一塘水?一是做好危险天气管理,防控倒藻转水。二是科学合理用药,防控伤藻坏水。三是适时做好池底养护,防控泛底坏水。四是定期补菌解毒,防控富营养坏水。
5、养“底” ,底质好坏,决定水质好坏,水质好坏,决定养殖成败!做好投喂管理的同时,选择适当的改底产品,做好底质的养护、修复、改良,防控底质腐败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导致水质恶化,鱼病发生。
传统以“消杀”为主的养殖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当下“高产精养”的池塘需求。过度使用消杀药物,还可能出现大量死鱼,刺激之后更容易暴发细菌或病毒。以调节水质、底质,通过内服保健,提高抗病力的鱼病预防模式,才更符合当下的养殖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