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 记叙文之结尾段的作用

2024-11-01 08:01   河北  

点击

上方文字

关注我们

快乐语文天地初中语文资料表

(点击下面蓝字即可查看)


七上电子课本八上电子课本九上电子课本
七下电子课本八下电子课本九下电子课本
学生习作初中名著同步训练
单元作文辅导中考作文2023初中作文
七上教学视频八上教学视频九上教学视频
七下教学视频八下教学视频九下教学视频
2023中考中考古诗词初中文言文
七上朗读材料八上朗读材料九上朗读材料
七下朗读材料八下朗读材料九下朗读材料
七上图文解读
八上图文解读九上图文解读
七下图文解读八下图文解读九下图文解读

往期链接

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汇总初中语文十三部名著练习题及答案全集九上《水浒传》名著导读+中考真题+读书笔记10篇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王楚钦+孙颖莎万能写作素材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2024中考文言文阅读题汇编,新题型不断新考点增多2024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精编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汇编及解析2024中考名著阅读题精编八年级上新增名著阅读《红岩》PPT《红岩》名著导读过关练习七年级上《西游记》名著导读名著《西游记》思维导图,为阅读导航八年级上《红星照耀中国》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过关练习100题《西游记》过关练习66题名著《朝花夕拾》思维导图10幅,为阅读导航2024年暑期学习合集(共15篇)初中语文必考名著《水浒传》名著导读+知识汇编!

初中语文名著《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初中语文名著《西游记》名著导读

初中语文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

初中语文名著《昆虫记》名著导读

初中语文名著《艾青诗选》名著导读

初中语文名著《水浒传》中考真题

初中语文名著《水浒传》每回内容概括

初中语文名著《水浒传》七位主要人物性格及重点情节概括!

《水浒传》(1~100回)每回试题及答案+思维导图及内容梗概

初中语文名著《水浒传》知识点整理及部分习题答案

初中语文12本名著导读

七上语文名著《阅读导读+知识点+考点》

八上语文名著《阅读导读+知识点+考点》

九上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七上名著阅读《朝花夕拾》PPT

初中语文九上名著阅读《艾青诗选》PPT

初中语文九上名著《艾青诗选》考点考向

初中语文九上名著《艾青诗选》精彩赏析

初中语文九上《艾青诗选》名著导读+精彩赏析+考题精编

初中语文名著《水浒传》知识点整理及部分习题答案

初中语文名著《水浒传》中考真题

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简答题专练(含答案)考前打印练习

八年级上册《红星照耀中国》简答题专练

九年级上册考名著《艾青诗选》简答题专练

九年级上册考名著《艾青诗选》重点篇章要点填空+答案

初中语文九上《艾青诗选(如何读诗)》课件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艾青诗选》名著导读PPT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件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课件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ppt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红星照耀中国》

七年级上册 《西游记》名著导读 【精品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综合ppt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ppt

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ppt

中考语文复习——如何做批注ppt

中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ppt

中考语文复习——24种诗词修辞手法例解

中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指导

中考语文复习——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解题方法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人称、句式、标点符号

中考语文复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之词句段的理解(含义)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之环境描写


第07讲记叙文之结尾段的作用

【学习目标】

能够理解并掌握结尾段的常见知识点并灵活运用

【知识精讲】

l结尾的作用:

标题:李老师相亲记

1开头:一大早,李老师兴冲冲地跑出门相亲。

2)他和翠花相亲。失败了

3)他和桂花相亲。失败了。

4)他和如花相亲。非常惨烈地失败了。

5)结尾:夜里,李老师结束了失败的三段相亲,苦哈哈地回了家。

结尾2:李老师真的太可怜啦!(情感)

结尾3:单身大龄男青年的婚姻问题,是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给你level提高的赶脚)

结尾4:李老师回到家,抱着自己的膝盖,流下了浑浊的老泪……/李老师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默默地问道:我的未来在哪里?




1)结尾和标题有关系——照应标题(结尾1

2)结尾和开头有关系——首尾呼应(结尾1

3)结尾把文章主要内容都概括了一下——总结上文(结尾1

4)爱心:点明中心:体现了李老师的可怜(结尾2

5)向上箭头:升华主题(结尾3

6)省略号:意犹未尽,引人深思(结尾4

l特殊情况:

(1)结合修辞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对比等写作手法

(2)结合结尾段中对关键词的理解答题

(3)出现指代词、标点、特殊句式、关联词等

(4)以梦境结尾

(5)独立成段有强调作用

常规结尾段作用题答题方法:

结构方面+内容方面+情感+主旨(涉及修辞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对比等写作手法需结合其答题规范答题)


l特殊结尾段作用

例:结尾出现指代词和特殊句式

知识点1:指代词遵循就近原则,结合上下文总结归纳得出指代义并带入段落分析

知识点2:句式的类型

1、陈述句

陈述句的作用是报道一件事实.陈述句表示陈述语气,句调是一个降调。在书面上陈述句末尾都用句号。

例如:他们在上课。

2、疑问句

疑问句的作用是提出问题。在书面上,疑问句末尾都用问号(?)。

例如:他们在上课?

3、祈使句

祈使句是用来对听话人表示某种请求、商量、命令、劝阻或警告等意思的句子。祈使句通常用(感叹号)结尾的,当语气表述不强烈时候用句号。

例如:请你选择我的答案!

4、感叹句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的感情(如喜悦、愤怒、惊讶或悲哀等)。表示喜悦、愤怒、惊讶的

感叹句一般用高而平的句调,表示悲哀的感叹句一般用低而趋降的句调。书面上感叹句末尾多用感叹号(!)。

例如:这风景多美啊!

中考中,我们也常出现句式判别的题目,其中常常涉及到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反问与设问的是属于修辞范围内的,在句式上,它们是属于疑问句的范畴,如下:

           1)陈述句(可分为肯定的陈述、否定的陈述,简称肯定句、否定句)

2)疑问句;包括  设问句、反问句)

四种句式   3)感叹句

4)祈使句

答题方法:此类题型需解释出指代义,并结合不同句式的语气理解主旨和情感  

例:结合标点的作用

标点符号的种类: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省略号、 破折号、书名号等11种标点符号

(1)引号的作用

1、特殊含义

2、特定称谓

3、引用的内容

4、否定和讽刺

(2)破折号作用

1、声音的延长

2、解释说明

3、语意的转换

(3)省略号作用

1、省略的内容

2、表说话断断续续

3、列举的省略(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

4、表静默或思考

(4)冒号的作用

1、解释说明

2、提示下文

例:结合关联词的作用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常用的关联词有以下几种:

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2.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倘若……就……   

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

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

6.承接关系:一……就……、首先……接着……最后…… 

7.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

8.选择关系:不是……就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例题讲解】

例1:

撕画(有删改)

王勉

 ①那幅画,在大画家面前徐徐展开。

  ②大画家架着黑框宽边眼镜,脸上露着微笑,眯着眼,端详着。

  ③持画者如同交作业的学生,神情紧张地站在大画家身旁。大画家是当代国画大师,是继吴昌硕、齐白石之后的又一高峰。无数人对大画家的作品梦寐以求。

  ④持画者是大画家的铁杆粉丝。他千寻万觅,以不菲之价购得大画家的这幅作品。持画者感到幸运,兴奋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深夜,他关上房门,背着家人,静静地在灯光下欣赏大画家的画。但他不放心,总觉得不安。因为持画者是工薪阶层,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抠出钱,才买回这一张薄薄的有颜色的纸。

⑤好不容易,持画者找到了大画家的家。

⑥我太喜欢您的画了!太喜欢,太喜欢了!一见面,持画者抑制不住激动,连声说道。

⑦大画家取过一长条形紫檀镇纸,把那幅画抚平,轻轻压住。

⑧持画者大气不敢出,双眼死死盯着大画家。

⑨大画家看得全神贯注,并不时凑下身去,盯着画面的细处仔细分辨……又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着这幅画。蛮好,蛮好。大画家自言自语地说。

⑩半晌,大画家缓缓坐了下来,示意持画者也坐下。大画家让持画者先喝茶,定定神。然后,他又露出惯有的微笑,轻声细语地向持画者询问画的来龙去脉。

持画者滔滔不绝地作了汇报。大画家眉头轻皱了一下。持画者讲得满脸通红,抓起茶盅,咕噜噜,把茶水全倒入口中。大画家看了一眼持画者,脸上仍是微笑。镜框后的双眼闭了几秒钟,须臾,双眼睁开,闪出暖暖的光。这幅画没画好。这样吧,你先放我这里,我给你再补上几笔,你明天来取。

持画者一愣,半张着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他额头沁出细微的汗珠。大画家拍拍他的肩,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一遍,让他放心。看着大画家充满善意的笑容,持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下意识点着头,转身离去。

这天夜里,大画家看着那幅画,目光久久不愿离开。他一会点点头,一会又摇摇头。许久,他长叹了口气,把画抓在手里,扯着两端,欲撕。最终,却还是没撕。他默默把那幅画扔在旁边。大画家移步书橱,取出一张四尺净皮宣纸,沉思片刻,回到画桌边,就挥毫泼墨起来。这一夜,画室的灯光一直亮着……

第二天,神色憔悴的持画者忐忑不安来到大画家的画室。大画家步履似乎有些蹒跚地迎了出来,脸上是从容的微笑。持画者看到画桌上又有新作,墨色未干,他目不转睛。而昨天自己拿来的那张画,则皱巴巴德蜷缩在桌子的另一端。

你那张画,我加笔后,反而将意境破坏了,所以按照原画又画了一张。大画家指指桌面,就这张,赔你那张。

有点晕。持画者半张着嘴,又没说出话来。

大画家呵呵笑着,走到画桌另一端,拿起那张扯皱的画,当着持画者的面,哗~哗~哗,撕成数片,画坏的就不要了。

持画者瞪大眼睛,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一幕。桌上的那幅色彩明丽的画,直扑眼帘。持画者双眼直盯着大画家给他重画的作品。半晌,他若有所悟,双手紧握大画家的手使劲摇着,语不成声:谢谢,谢谢……

大画家边送持画者出门,边轻松地说道:蛮好,蛮好,就这样吧。

大画家者,云间程十发也。姓程,名十发,吴郡松江人也。

细读第段,思考:(1)它的语言和前文相比有什么特点?

(2)联系大画家的人物形象简析作者为何要采用这样的语言。

【参考答案】

(1)它的语言具有(*典雅的)文言色彩(1分)

大画家内心仁厚,古道热肠,用这样(*文言传记介绍人物)的语言来介绍更能体现出他身上的这种古仁人之风,(2分)传递出作者的击节赞叹之情(1分)

例2:

母亲的月饼

肖复兴

 ①记得我小时候每到中秋节就特别羡慕店里卖的自来红、自来白、翻毛、提浆,那时就只是这样传统月饼老几样,哪里有如今又是水果馅又是海鲜馅,居然还有什么人参馅,花脸一样百变时尚起来。可那时中秋的月饼在北京城里绝对地道,做工地道,包装也地道,装在油篓或纸匣子里,顶上面再包一张红纸,简朴,却透着喜兴,旧时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

  ②只是那时家里穷,买不起月饼,年年中秋节,都是母亲自己做月饼。说老实话,她老人家做的月饼不仅远远赶不上致美斋或稻香村的味道,就连我家门口小店里的月饼的味道也赶不上。但母亲做月饼总是能够给全家带来快乐,节日的气氛就是这样从母亲开始着手做月饼弥漫开来的。

  ③母亲先剥好了瓜子、花生和核桃仁,搀上桂花和用擀面棍擀碎的冰糖渣儿,撒上青丝红丝,再浇上香油,拌上点儿湿面粉,切成一小方块一小方块的,便是月饼馅了。然后,母亲用香油和面,用擀面棍擀成圆圆的小薄饼,包上馅,再在中间点上小红点儿,就开始上锅煎了。怕饼厚煎不熟,母亲总是把饼用擀面棍擀得很薄,我总觉得这样薄,不是和一般的馅饼一样了吗?而店里卖的月饼,都是厚厚的,就像京戏里武生或老生脚底下踩着厚厚的高底靴,那才叫角儿,那才叫做月饼嘛。

  ④每次和母亲讲,母亲每次都会说:“那是店里的月饼,这是咱家的月饼。”这样简单的解释怎么能够说服我呢?便总觉得没有外面店里卖的月饼好,嘴里吃着母亲做的月饼,心里还是惦记着外面店里卖的月饼,总觉得外面的月亮比自己家里的圆,这山望着那山高。其实,母亲亲手做的月饼,是外面绝对买不到的。当然,明白这一点,是在我长大以后,小时候,孩子都是不大懂事的。

⑤好多年前,母亲还在世的时候,中秋节时,我别出xīn cái请母亲动手再做做月饼给全家吃,其实,是为了给儿子吃。那时,儿子刚刚上小学,为了让他尝尝以往艰辛日子的味道,别一天到晚吃凉不管酸。多年不自己做月饼的母亲来了情绪,开始兴致勃勃地做馅、和面、点红点儿,上锅煎饼,一个人拳打脚踢,满屋子香飘四溢。月饼做好了,儿子咬了两口就扔下了。他还是愿意到外面去买商店里的月饼吃,特别要吃双黄莲蓉。

⑥如今,谁还会在家里自己动手做月饼?谁又会愿意吃这样的月饼呢?都说岁月流逝,其实,流逝的岂止是岁月?

将第⑥段与下面这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6分)

怀念母亲!怀念母亲亲手制作的月饼!

                      

                      

                                                                                            

【参考答案】

原文结尾更好。因为原文结尾段连用三个反问句,既总结了全文,也加强了语气,深化了主旨,表达出作者对岁月流逝,带走母亲,带走母爱,带走母亲这一辈人对贫穷的态度(逆境中的坚强和自尊)、对生活的尊重、勤俭节约精神等的深深的怅然与感慨,使结尾更耐人寻味,引发读者的深思。而改后的结尾虽直抒胸臆,但主题内涵不够丰富,缺少叩问与沉思的力量。写出运用的表现形式“反问”或“反问句”;写出其表达效果“加强语气”或“总结全文”和“使结尾更耐人寻味”或“引发读者的深思”;写出主旨也就是借反问句表达出的情感;改后结尾的表达效果分析若回答改后的结尾好,只要言之有理也可以酌情给分。

例3:

致大海

冯骥才

①今天是给您送行的日子,冰心老太太!

②我病了,没去成。十点钟整,是朋友们向您鞠躬告别的时刻,我在书房一片散尾竹的绿影里跪伏下来,向着西北方向——您遥远的静卧的地方,恭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打开音乐。本来心里缭乱又沉重,但我那特意选放的德彪西的《大海》发生了神奇的效力,涛声所至,愁云扩散,心里渐如海天一般辽阔与平静。于是您往日神气十足的音容笑貌全都呈现出来,而且愈来愈清晰,一直逼近眼前。

③八十年代末,一个您生命的节日。我在天津拨通了您家的电话。

④我对着话筒大声说:老太太,我给您拜寿了!

⑤您马上来了幽默。您说:你不来,打电话拜寿可不成。您的口气还假装有点生气。但我却知道在电话那端,您一定在笑,我好像看见了您那慈祥的并带着童心的笑容。

⑥为了哄您高兴,我说:我该罚,我在这儿给您磕头了!

⑦您一听果然笑了,您说:我看不见。

⑧我说:我旁边有人,可以作证。

⑨您说:他们都是你一伙的,我不信。

⑩谁说您老,您的机敏和反应能超过任何年轻人。我只好说:您把这笔账先记上。等我和您见面时,保证补上。

11从此,它成了每次见面必说的一个玩笑的由头。只要说到这个笑话,便立即能感受到您的那种率真、亲切。

12大约是九二年底,我和朋友一同去看您。那天您特别精神。您说,前不久有一位大人物来看您,说了些长寿幸福之类的吉祥话。您说,您虽长寿,却不总是幸福的。您的一生正好是酸甜苦辣四个字:少时留下许多辛酸;青年时代还算留下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年以后,文革十年,苦不堪言;现在老了,但却是——“姜是老的辣。当说到这个字时,您的脖子一梗。我便看到了您身上的骨气。老太太,那一刻您身上真是闪闪发光呢!

13您问我:要是碰到大人物,你敢说话吗? 没等我说,您又说,说话谁都敢,看你说什么。冯骥才,你拿的工资可是人民给的,不是领导给的。拿了人民的钱就得为人民说话,不要怕!

14说完您还着意地看了我一眼。老太太,您这一眼可好厉害,似乎要把这几句话注入我的骨头里。

15您历经那么多时代的不幸,对人间的诡诈与丑恶的体验较我深切得多;然而,您为何从不厌世,不避世,不警惕世人,却痴信您那句常常会使自己陷入被动的格言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16我想到一件更远的事。

17那天是您和吴先生金婚的纪念日。我和几位文友去看您。聊天时,没等我们问,您就自动讲起当年结婚时的情景。说话时您很快活,弄不清您是自嘲,还是为自己当年的清贫又洒脱而洋洋自得。后来,您话锋一转,忽问我:冯骥才,你怎么结的婚?

18我说:我还不如您哪。我是文革高潮时结的婚!我说,那时我和未婚妻两家都被抄了,结婚只有一间几平米的小屋,床是用砖块和木板搭的。结婚那天,我把劫后仅有的几件衣服叠了叠,放在自行车后车架上,但在路上颠掉了,结婚时两手空空。   

19我想我说完您一定会说出几句同情的话来。可是您却微笑又严肃地对我说:冯骥才,你可别抱怨生活,你们这样的结婚才能永远记得,大鱼大肉的结婚都是大同小异,过后是什么也记不住的。

20您的话使我出其不意。一下子,您把我的目光从一片荆棘的困扰中引向一片大海。

21德彪西的《大海》全是画面:被狂风掀起的水雾与低垂的阴云融成一片,雪色的排天大浪迸溅出的全是它晶莹透明的水珠。一束夕照射入它蓝幽幽的深处,加倍反映出夺目的光芒。瞬息间,整个世界全是细密的迷人的柔情的微波。

22大海中从无云影,只有阳光,它永远跃动不已的是那hàohàn      又坦荡的生命。这也正是您的海。我心里的您!

注:①冯骥才:作家,文化学者。

                                                                    (有删改)

本文的首尾都谈到了音乐家德彪西的作品《大海》,是否重复?请简述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不重复。文首侧重描写德彪西的《大海》带给我心情的变化(平复了“我”缭乱又沉重的心),自然引起下文对冰心老人的回忆。文末具体描绘音乐展现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冰心老人博大的爱和宽广的胸怀。含蓄地揭示文章主旨。同时,两段又形成首尾呼应,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严谨。 

例4:

后妈也是妈

①她第一次对我“施暴”时,来我家还不到半个月。

②那半个月,我已在背地里开始了和她的较量。比如,我会偷偷在她的杯子里撒上一层盐,她不知情,喝水时一口被呛到;比如,我会用小锯子把她一只鞋的鞋跟锯短一点点,她穿上去,一迈步一个踉跄……对我这些恶作剧,她都保持了沉默。这给了我一种错觉,我觉得第一她好欺负,第二作为一个后妈,她不敢对我怎样,怕别人说。

③那天晚上,我带领院子里几个孩子玩嗨了,最后把王奶奶家乘凉的棚子给点着了,围着火堆欢呼雀跃……和院里大人合伙把火扑灭后,她把我揪回家里,关上门,二话没说抓起了鸡毛掸子挥道:“让你知道后妈也是妈,也能教训你!”

④我也大吼:“后妈打人了,虐待,救命啊……”结果,我喊破了喉咙也没人来拉架。也许我这个院里有名的“惹祸精”被后妈“教训”让别人开心。直到我识趣地不喊了,她才住了手,指着我说:“以后再敢胡作非为,做一次打你一次,不信你试试。”我终于哭了,因为太疼,也因为我忽然意识到,她说的话是真的,如果我爸知道我放火,也肯定不会轻饶我。我和她的战争终于以我的全盘失败而告终。

⑤不过我对她有点刮目了,因为她居然没告状,也没告诉我爸赔了王奶奶家3000块钱。而且,她过来之后,家也像个家了,一切井井有条,我再没穿过脏衣服,她做的饭菜,手艺还真不赖。以后的日子,我和她进入了平和而疏离的状态。

⑥上了中学,功课日益紧张。有一天晚上,我做题到深夜,打算去厨房找点儿吃的。推开门,吓了一跳,客厅里黑着灯,电视机却在亮着,无声无息,她蹲坐在电视机一米开外的小板凳上,看字幕。听到我开门,她忽然回头,好像也被吓到。倒是她迅速恢复淡定,平静地说:“你开着灯,知道你没睡。厨房有煲仔饭。”我应了一声,从暗暗的无声的光影里走过去。不知怎么,那一刻,心有些酸软。

⑦从那之后,我发现不管我复习功课到多晚,她都不睡,并做好一份可口的宵夜在炉火温着,也不喊我,只等我饿了出来找着吃。终于,一天晚上,吃完虾仁鸡蛋羹后,我对她说:“谢谢您。”她淡淡地看我一眼,“有什么好谢,后妈也是妈,妈能做的,后妈也能做。”就是这句话吧,令18岁、已经1米83的我,忽然就忍不住湿了眼眶,背过身去,说:“电视您放点儿声吧,影响不到我。”她好像也应了一声,但之后,依旧看着无声的电视,直到两个月后,我参加完高考。

⑧高考成绩好得出乎我爸的意料,坚决为我举办盛大的升学宴。那顿饭,78岁的奶奶也来了,和她挨着坐,奶奶说:“小宽能有今天的出息,多亏了你。”她笑笑,不承认,也不否认。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开始夸赞她,她终于有点儿招架不住了。我起身,几乎不假思索地替她解围:“你们怎么都那么客气啊,后妈也是妈好吧?”没有人知道,说完那句话,我和她一样,都愣住了。

⑨6年多来,我从来没有叫过她妈,甚至很少叫她阿姨,我们之间的对话,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可是时光能记住一切,记住她所有对我的付出,包括那顿令我想起来就不寒而栗的“暴打”——不是每个后妈都有勇气、敢担当地举起鸡毛掸子。她没有拿我当外人,从来没有。我也在时光里读懂了她。

⑩9月,我去北京外国语学院报到。入住寝室第一晚,4个男生闲聊,说说彼此的糗事或者奇遇,而我讲的,则是“我的后妈”的故事。

结合全文“我”对后妈的称呼,说说结尾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文章以“我”对同学讲述后妈的故事作结尾,用平静的语气写出了对过去种种不懂事行为的自责,“我”认识到今日的成材离不开后妈的教育与关爱,“我的后妈”这一称呼,表达了内心由衷的敬佩与感恩之情。

例5:

山冈上,那轮明月

①已是晚上八点了,孩子还没有放学,我在校门口徘徊,能做的,只有等待。陪我等的,是头顶那轮月亮。闲着没事,那就抬头看月亮吧。很久没有这样认认真真看过月亮了。看着看着,就想起二十多年前,母亲也是这样站在校门口,头顶一轮月亮在等,她等的,是我。

  ②那时,我在山脚下的一所中学里读初一。学校很简陋,没有宿舍,学生要跑校,读完晚自习后回家。我家与学校隔着一座山冈,我家在山冈西边,学校在山冈东边,隔着五六里路。

  ③晚上放学后,我急急跑出校门,一眼就能看到,在一棵老槐树下,母亲正静静地站在那里,等我。我说,娘,回家吧。娘应一声,哎,回家。于是,娘俩踩着月光下自己的影子,一路说说笑笑地,走在土路上。

④要步行越过山冈。山冈上树很茂密,是一些松树或者柏树。月光下,树林幽深。时常有猫头鹰“咕咕喵,咕咕喵”的声音传来。或者有山鸡被明晃晃的月光照醒,梦呓似的,咯咯咯地叫上几声,之后,树林又归于chén jì              

  ⑤林子边上埋有坟墓,白天时远远看去,一座座馒头似的土丘挤在那里。若是在夏天,坟墓上的萤火虫特别多。那时,听的鬼故事多,我总认为那是鬼火,很害怕。每次经过坟地边,我都拽着母亲的衣角,紧跟在她身后,话也不敢说了。母亲说,甭害怕,那是萤火虫呢。可我还是害怕。

  ⑥有一次,母亲说,你唱个歌吧,唱什么都行。我哪能唱得出来,心里只有害怕了。母亲说,那我唱。她清清嗓子,就唱,唱的是《月亮走,我也走》,当年很红的歌曲,村里的大街小巷都传唱。“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说实在的,母亲的嗓子有些哑,唱的歌并不好听。但在当时,却让我慢慢放松了下来。

⑦到后来,母亲不唱了,我开始唱。山冈上,我的歌声浸染在银色的月光里,洒在丛林里,飘到远处去。我总怀疑,如果月亮上真有嫦娥,那么她一定会听到我的歌声的。每唱一首,母亲就为我鼓掌。

  ⑧走着,唱着,山冈就翻越过去了,看到了村子里的灯火,到家了。

  ⑨多年后,母亲说起当年去接我时,她独自一人经过山冈上那片坟地时,也是战战兢兢的,害怕得很,即使是在冬天,手心也会出汗。我那时才想起来,为什么我下了晚自习后见到母亲,握着她的手时,她的手心总是湿的。

  ⑩如今,故乡的山冈还在,山冈上的那轮明月还在,山冈下村庄的那处老宅里,母亲还在等我,像二十多年前在校门口那样,等我。只不过,现在她是在等我从城市回家。

——我,该回家了。       

段中,“我,该回家了。”和“我该回家了。”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6分)

原句好。原句在“我”后用一个逗号,突出强调了主语“我”,强调了我作为母亲和女儿的双重身份,表达了我作为母亲的责任感和作为女儿对母亲的怀念,愧疚之情。

例6:

席慕蓉

②八岁还是九岁的那年,住在香港,有一回在最热闹的中环街上和姐姐走散了。

②在努力地左奔右跑试了一阵子之后,终于明白自己是回不去了,吓得魂飞魄散,一个人站在马路旁边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还向聚过来看热闹的路人哀求:“请你带我回家好 吗? ”后来还真是有好心的路人替我找来警察,高大的警察把我带回办公室再通知父亲来 领我回去。见到父亲时大哭了一场,回到家里,又害怕母亲会责怪我,就踌躇着不敢向前了。母亲微笑着什么话也没说,倒是姐姐们在旁边一直问我,问我真的好意思一个人站在马路上哭给大家看?

③而在今年五月三日的这一天,在台中一个专科学校的礼堂里,在千百人面前,在初闻噩耗的那一刻,我也和多少年前一样,魂飞魄散,不得不失声痛哭起来。只是因为一切来得实在太突然,我好像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忽然发现自己再也回不了原来的家。

④在前一天下午和母亲道别的时候,还没有任何预兆,一切如常,母亲仍然是那个安静平稳在努力做着保健运动的母亲,我仍然是那个匆忙急躁有着一切理由要跑出门去的女儿,是一个星期六下午,一切如常。我一面急着往外跑一面又回头高声向她说再见,我说我去台中领个奖章回来送她好不好?母亲正在护士的扶持下做一个困难的动作,没有回答我,而我也没有耐心停下来等她回答。

⑤我没有领到那个奖章。

⑥清晨就赶到台中的丈夫,在颁奖会场入口签名的地方伸手拦住了我,把我牵到旁边, 迟疑又迟疑之后,用他所能用的最和缓的语气向我宣告:“妈妈过去了。”而在那个时候我 脸上竟然还带着微笑,正惊喜于他的出现,正奇怪他为什么不让我签名,正疑惑他为什么不让我和我身旁的朋友打招呼。要在思索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明白那五个字的意思,要在挣扎抗拒了之后才在热泪滂沱中接受了命运的宣判。

⑦我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失声痛哭,忽然明白自己从此是个失母的人了,和许多年前的那一天完全不一样的是我从此再也没有可以回头的路,再也没有可以重新获得的机会了。

⑧五月终于过去了,此刻的母亲已经长眠在一处有着许多阳光的山坡上,山坡周围有野生的松树和台湾的相思,远处可以望到北海岸灰蓝色的海洋父亲忽然回头问我:“妈妈这墓是朝北的吗?”我一时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北方,北方是里?是哪一个方向呢?是妈妈用七十年的时间慢慢走过来的那个最初的地方吗?是妈妈在离开的时候并不知道从此就不能再回去的故乡吗?

⑨母亲的故乡在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一个遥远的她的孩子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地 方,只听说春天来时草原上会开满花朵,而夏日风过时草香直漫到天际。乡关路远,归梦难圆。而此刻,要经过生死的界限,要在终于长眠在温热的南国岛屿上之后,我们的母亲才能重新再回到她的土地上去了吧。

⑩而那是多远多远的一条路呢?

【注席慕容:女,蒙古族,台湾著名诗人和作家。

文章第⑩段极富语言表现力,请做简要分析(6分)

                                                                                   

                                                                                

                                                                                

内容上:母亲去世了,我永远失去了她,失去了我的精神寄托。母亲远离深爱的故乡,故乡是母亲的精神寄托。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对故乡的向往、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形式上:连词“而”是对上文的语义的转折。“多远多远”是重叠,强调回故乡之路的漫长遥远。疑问句式的运用(或反问的修辞方法),表达对故乡的向往与追寻。 言风格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例7:

父亲的“城池”

我家祖辈在山里务农,随着时代变迁我们搬进了城。搬家时,大哥留在了山上,不想进城。他的理由与父亲一样:县城有什么好,县城里有地种?大哥偶尔进城探望,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当然,说的都是扬穗拔节,春种秋收的事。

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兄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与种地不相干了,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但父亲一直拒绝我们的供奉,仿佛我们拿给他的吃穿用品,是偷来的抢来的。几乎到他去世,父亲都在努力表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生活。濉河中的卵石被父亲一块块地挖出,堆砌在河滩地的四周,圈起了一座“城池”。日晒雨淋,寒暑易节,他始终把自己圈在里面,像绣花一样走针引线。

不仅如此,父亲还要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着我们。地里的油菜碾成了菜油,玉米长成了棒子,他挨门挨户,满城奔走,给我们送上,他放下后擦把汗,转身扬长而去……

但父亲的脊背在一夜之间塌陷了。三年前的春夏之交,大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买化肥,那是他因抢手麦子劳累过度,昏沉之中连人带车栽下了悬崖。大哥去世之后,父亲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他更长时间地把自己圈在“城池”里加倍劳作。我们担心,便不时去地里看望。但当我们靠近“城池”时,他仿佛发现了异族的入侵,朝我们吼道“滚得远远的!”我们止步侍立,却都第一次真切地观察了父亲躬耕田亩,形单影只。这个时候,我们才猛然意识到父亲已经在这里孤独了那么久,相视默然。

被父亲“驱逐”后,我们商定轮换着抽时间帮父亲搭把手,但心里都明白啥也帮不了,只不过是想化解内疚而已。没想到父亲接受了……只是不多久,他便病倒了,只剩我们依约而行,帮他固守着,经营着他的“城池”。

城市要发展,河滩要整治,父亲似有风闻,所以临终前他念叨着“河滩地……”

一年过去了,昨夜幽梦,只见满天金花,流光溢彩;大地织锦,金碧辉煌……父亲飘忽在他的“城池”里,汗流浃背地将堆砌的卵石一块块地移除,举止笨拙,但往来不绝……我们蹑步而前,他竟然对大家灿灿地笑了……

本文结尾耐人寻味,请作分析(5分)

【答案】写了“我”的一个美梦;梦境的结尾方式令读者耳目一新;表现“我”对父亲的思念;表达我希望父亲与时俱进,不再固守自己的生活理念;表现我希望父亲认同子女的生活方式,点明了文章主旨(应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去思考答题,言之有理都可以酌情给分)

【课后巩固 】

婆媳微博过招

孙道荣

①小米是个微博控,每天都要发几十条微博,比日记还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来粉丝无数。麻烦苦恼也来了。

②一天吃早饭时,婆婆板着脸对她说□现在有的女人,不晓得照顾好自己的老公和孩子,老是在外面和不三不四的人应酬,还常常半夜不归,真是太不像话了。虽然没有点名道姓,小米还是听出来了,婆婆这是在指桑骂槐呢。昨晚,因为来了一个多年未见的外地同学,一帮老同学聚会,聊得比较晚。其间,小米还用手机发了几条微博,描述了同学聚会的情形和自己的感受。

③婆婆是怎么知道的□老公不可能和婆婆讲,晚上回家时,她也是蹑手蹑脚地进了门,连澡都没敢洗,没有吵醒任何人啊。让小米想想都怕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只要自己有一丁点风吹草动,婆婆似乎都了如指掌,并在饭桌上旁敲侧击一番。小米感觉自己总是被一双无形的眼睛盯着,这让她很不自在。

④一次,和小姑子闲聊,小米意外地得知,不久前,婆婆也学会了上网,而且,也注册了微博,成了一个老年网虫。惊讶不已的小米,来到办公堂,打开电脑,仔细查阅了自己的粉丝名录,发现有一个网名叫秋山听雨的,似乎对她特别关注,而且,总是跟帖点评一番,说的话,与婆婆如出一辙。看来,这个秋山听雨,就是婆婆无疑。

⑤结婚以后,小米他们是单住的,后来,公公去世,考虑到婆婆一个人孤独无依,小米将婆婆接来和他们一起住。说实话,婆婆的到来,给了她莫大的帮助,勤快的婆婆将几乎所有的家务活都包揽了。婆媳关系一直也比较融洽,直到最近,婆婆的言行,才突然变得古里古怪,对小米横竖看着不顺眼。小米恍然大悟,是自己在微博上的言行,刺激了婆婆。在微博上,小米说的都是真心话,大实话,包括对老公的不满,对工作上的不如意,对婆婆生活习惯的不同看法,都会在微博上发泄一通,毫不隐晦。

⑥真相摆在了面前,小米犹豫了。要不要直接与婆婆沟通下,今后别在微博上窥探自己?自己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婆婆知道本无妨,问题是两代人的习惯、观念。态度不同,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好友却直摇头,给她出了另外一个主意。小米笑了。

⑦小米发了一条微博,短短二三十字,夸奖了婆婆昨天做的红烧猪蹄特别好吃,油而不腻, 味道很特别。下午,秋山听雨跟帖了,只有六个字:家有老,是个宝。看到跟帖,小米乐了。晚上回到家,小米惊讶地看见,桌上又摆上了一大盘红烧猪蹄。吃饭时,婆婆一脸期待地看着小米。小米一边啃着猪蹄,一边直夸好吃,婆婆一脸灿烂。

⑧小米的工作弹性比较大,但常常需要夜晚在电脑上加班,因而早上往往起不来,这曾经让婆婆很看不惯,经常早晨七点不到,就拼命地敲卧室的门,催他们起床去上班,即使是双休,也照样一早将他们喊醒。为此,小米特意发了一条微博,但没有半句牢骚,只是描述了自己工作的性质,顺带着倒了一点点苦水。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天早晨,婆婆破天荒地没有敲他们的门。

⑨曾经给小米带来很多烦恼的微博,这一次,却给她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微博成了小米和婆婆沟通的桥梁。小米有什么要求和想法,尤其是对婆婆的感激之情,都会在微博上委婉地写出来,仿佛是不经意的。而曾经把微博当成窥探器的婆婆,也从这儿获得了很多满足。

⑩星期天,婆婆在电脑上玩下载的麻将。小米走过去,试探性地对婆婆说,妈,你可以上网和别人打麻将嘛,网上还有QQ啊、博客啊、微博啊,都很好玩的。婆婆回头看看她,笑着摇摇头,我不懂的,妈老了,就不掺和你们年轻人的事了吧。

⑾小米走进卧室,打开自己的电脑上网。她看到秋山听雨在线。

⑿小米笑了。

1. 文中结尾处“小米笑了”单独成段的作用是:

(1)                    (2)                  (4分)

1.(1)内容上,形象地写出了小米和婆婆过招后成功地化解了和婆婆之间的尴尬而感到开心(2)结构上,与文章开头小米的“苦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构更严谨)

绵延二十一日的宴(有改动)

毕淑敏

①在环航世界的船上,一位外国医生邀我到甲板上喝咖啡。船在加勒比海域,幽蓝的海天一色,很容易让人陷入迷惘。他说自己是专为癌症晚期病人做临终治疗的,业务非常饱满,有些病人直到死都没挂到他的号。

  ②我说,癌症晚期,基本上回天乏力。您可有什么绝招吗?

  ③医生摇着花白头发说,我只是陪着他们,走向渐渐隐没的过程。这种陪伴并不容易,除了要有爱心,还要有经验。人们常常以为亲人的陪伴是最好的,其实不然。他们的亲人多半没有经历过这种事儿,恐惧并且手忙脚乱。人们彼此心照不宣,一起对那个濒死之人虚妄地保守着即将天下大白的mì密。

  ④原本还算和煦的海风在谈话中袅袅穿过,遂变冰冷。

  ⑤我跟他们说,在最后大限到来之前,您可还有什么心事?我能帮您做些什么?我会尽力的。这句听起来很不美妙的话,藏有坚定的力量。我从不虚伪地安慰他们,那不仅在理论上没有意义,而且在实际上也根本做不到。濒死的人,有一种属于死亡的智慧。

  ⑥我说,讲个故事吧。

  ⑦白发医生沉思了一下说,有个年轻的女厨师求医,谈到最后的心愿,是再做一桌菜。长期化疗,她的味觉器官已经全部毁坏了,再也尝不出任何味道。胳膊打了无数的针,肌肉萎缩,已经举不起炒勺。不能出医院,无法亲自采买食材和调料。最重要的是没有厨房,再者不是只给自己的亲人尝尝,而是真正的食客享用,可是有谁会来吃癌症晚期病人做的食物呢?

  ⑧几天以后,我郑重对她说,已经和医院的厨房商量好了,他们会空出一个火眼,专门留给您操作。甚至还给您准备了雪白的工作服和高耸的厨师帽,您可以随时使用那个炉灶。我为您指派了一个助手,他完全听从您调遣。请您开列出食材单子,需要什么蔬菜和肉类,还有特殊的调味品,都交代给他,他会按照您的意思,一丝不苟地去准备。

  ⑨女厨师很高兴,但仍不放心,说,我体力不支,一次做不出整桌宴席,只能一道道来做。

  ⑩我说,一切以您的身体承受力为限。女厨师凄然一笑说,就算这将是一桌真正的宴席,可是,食客在哪里?谁会来赴宴?

  ⑾我说,我已经找到了食客,他会长久地等待,耐心地吃下您所做的每一道菜。

  ⑿白发医生讲到这里,停顿了很长一段时间。

  ⒀我说,女厨师做的菜肴能吃吗?

  ⒁医生说,食客的真实感觉是:刚开始,女厨师做的菜还是好吃的。虽然她的味蕾已经损毁,但她凭着经验,还是把火候掌握得不错,调料因为用的都是她指定的品牌,她非常熟悉这些东西的用法用量,尽管不能亲口品尝,各种味道的搭配还是拿捏得相当准确。不过,她的体力的确非常糟糕,手臂骨瘦如柴,根本就颠不动炒勺,食材受热不均匀,生的生,糊的糊。做一道菜,中间要间隔好几天。到了最后几道菜,女厨师的身体急剧衰竭,视力模糊不清,烹调技能受到了很大限制,所有的调味品只能靠大概估摸着投放,菜肴的味道就变得十分怪异了。她也无法按照上菜的顺序来操作,把复杂的主菜一拖再拖,留到了最后。主菜需要的食材和调料繁多,她颤颤巍巍开列出的用品单子,足有一尺长。助手说按照单子到市场上去严格采买。拿回来之后,女厨师毫无理由地硬说完全不对,让人把原料统统丢了,让助手重新再买。助手一次又一次劳而无功之后委屈地问,这个人的癌症是不是转移到脑子了?这个工作要持续多久呢?我都要坚持不住了。

  ⒂我说,也许不要很久。也许要很久。不管多久,请你都要坚持。当然,我也要坚持。

  ⒃甲板上风速不断加强,浪也越来越大了。我忍不住问,究竟坚持了多久呢?

  ⒄医生说,21天。从女厨师开始做第一道菜,到最后她离世,一共是整整三周的时间。那是一个周日,她丈夫来找我,说女厨师在清晨的睡梦中,非常平静地走了。女厨师昨晚临睡前说非常感谢您,并转交一封信。

  ⒅我打开一看,那其实不是一封信,只是一个菜谱,就是那道没有完成的主菜菜谱。女厨师很抱歉,她不是不能做出这道菜,之所以让助手一次次把调料丢弃,是因为她已经没法把这道菜做得非常美味,心有余而力不足。为吃菜的人考虑,还是不做了吧。食客每次都吃得非常干净,从没有剩下过一个菜叶,想必对味道很是满意。为了成人之美弥补遗憾,就把这道菜谱奉上,让食客得以自行凑成完整的一桌。

  ⒆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问,那些菜肴都是谁吃下的呢?

  ⒇白发医生答,我。

  21面朝大海,无话可说。医疗和死亡,原来可以这般温和优雅。大海在耳边永无歇止地击打着或疾或缓的节奏,音调丰富到无以言表。据说这种包含了万千频段的白噪音,具有强烈的安宁效果。

2、对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和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白发医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无话可说”。

B、“医疗和死亡,原来可以这般温和优雅”点出了文章主旨。

C、“大海”宽广而深邃的形象在这里有着丰富的含义。

D、文章以海浪声结尾,留给读者思索和回味的空间。

2. A

无声的尊重

①一个冬日的傍晚,我如往常一样加入候车队伍。候车的有五六个人,有序而安静。此时,一个人牵着一只狗,从远处走来。暮色下,那身影被路边的灯光镶上一层金边,尤为醒目。

②渐行渐近,只见年轻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紧贴着他的德国牧羊犬配有专业的拉杆——这是导盲犬的标准装备。哦,是一位盲人。我见那男子徐徐走向车站,在候车队伍的不远处停了下来。

③没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我也犹豫着是否上前领他过来,却见候车队伍中为首的中年男子,瞬间收起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已然大跨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后,其他候车人也陆续紧随其后,没有一丝骚动。我身旁一个火红短发打扮成朋克风格的女孩,瞥了一眼导盲犬,想必是怕烟味影响到它的嗅觉,稍作迟疑后掐灭了刚刚点燃的烟,跟了过去。

  ④一个新的候车队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后排开。陌生的人们在无声之中达成的默契,令我惊异。

⑤沉默依旧,直到公交车到来。“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司机刚要离开驾驶座准备搀扶盲人男子上车,却被他礼貌地回绝了:“谢谢,不用。”盲人男子执意在导盲犬的引领下,自行上车。正值下班高峰,车上已满是乘客。然而,自那名男子上车后,人们迅速向后部集中,在狭促的车厢里为他腾出了一小块空间。

⑥紧挨着司机身后,坐着一位六七岁的小男孩,站在旁边的妈妈猛地拉起小男孩,让出了座位。虽然妈妈举动突然,但乖巧的小男孩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悦。导盲犬抬头看了一眼,便将主人引领到空座上,然后静静地趴在一旁。

⑦“您好,您要去哪里?”“您好!我要去莫尔大街。”“好的,陛下!”司机诙谐的回答惹得车内一阵欢笑。汽车载着欢乐的人们继续前行……

⑧车上,人们都在默默地打量着憨态可掬的导盲犬:即使在急转弯的时候,它也摇头晃脑地努力保持直视前方的姿态,神情专注。与平日里对待宠物狗的情形不同,没有人试图靠近去抚摸它,或是用手机拍照。我旁边那位刚刚让座的小男孩,慢慢举起手中啃了一半的面包,想上前去喂它,被妈妈及时制止并悄声耳语:“它在工作,有自己的职责,不要打扰它。”听到“工作”一词,小朋友立刻缩手退了回来。

⑨小城不大,男子很快到站了,跟司机简短道别后,与导盲犬下了车。公交车内沉默依旧。而此时的我,在沉默中体会到了无声的关爱、深沉的尊重。

⑩窗外,寒风习习;心里,暖意融融……

3、试分析文章第段的妙处。

3.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季节及特征),与开头第一句“一个冬日的傍晚” 相呼应。对比描写,把车外天气的“寒”与人们内心的“暖”作对比,突出了人与人之 间的尊重与关爱,能战胜寒冷的天气和生理的缺陷,给所有人带来尊严、温暖和快 乐。省略号的使用,则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思考(3分+3分+ 2 分)

大宝和晓晓

①老孙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差不多时间结婚生子,都住同一个小区。

②孙辈相继出生,没差一个月,都是男孩儿。老孙乐得脸上开了花。他给孙子起名叫大宝。想让外孙叫二宝。女儿淡淡地说:“我家孩子不是宝,我们也不叫宝。”果真没叫宝,叫晓晓。

③老孙对女儿说,我们年纪都大了,没办法一块儿看俩孩子。你哥的孩子,我们得看着,你的,就自己想办法吧。女儿点点头,没说啥。刚开始婆婆从外地来帮忙照看孩子,等孩子上幼儿园,女儿和女婿就自己带着了。

④有一天,老孙带大宝到小区的中心广场,见几个孩子正趴在地上看着什么。大宝也要去看。老孙拉住他:“蚂蚁打架,有啥好看?”听到他们说话,晓晓抬起头看到他们,叫了一声“姥爷”,接着看地上。老孙说:“晓晓,地上脏。”晓晓说:“我们看蚂蚁搬虫子呢!”老孙嘟哝道:“闲的!”

⑤大宝小声问,爷爷,蚂蚁怎么把那么大的虫子搬进小窝里呀?老孙说,搬不进去。就是搬到窝门口,蚂蚁们都出来吃,把虫子吃完就得啦。大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哦。”

⑥上了学,大宝跟晓晓分在一个班。

⑦快到暑假的时候,大宝回来说,学校组织游学呢,有愿意去的报名。老孙问他,上哪儿啊?大宝说,景德镇。老孙白了一眼:“一个做瓷器的地方,有啥好游好学的。”他指着碗柜里的碗,还有茶几上的茶杯,说道:“就这些东西,左看右看能看出花儿来?”大宝没说啥。

⑧转天碰到女儿,老孙说,我看晓晓也挺听话的,不成暑假就放我们那儿吧。女儿说,我们都给他安排好了,游学,夏令营。老孙没再说啥。

⑨有一天,老孙吃完晚饭出去遛弯儿,看到一辆消防车在女儿家楼下呼啸着,心就一下子揪起来。正见两个消防员从楼里出来,后面跟着晓晓。

⑩老孙忙着问,怎么回事啊?晓晓说:“我做油焖大虾,火开得太旺,油也太热了,往里一倒虾,就着火了。”老孙急了:“现在怎么了?”晓晓说:“没事,我用灭火器把火扑灭了。是邻居阿姨报的警。”老孙训斥道:“你说你,这么小的孩子,油焖大虾,有啥好做?”晓晓说:“下回我关小点儿火,让油温低点儿就没事了。”

初二那年寒假,晓晓要到南方去看他爷爷奶奶。大宝听说了,对老孙说:“我也想跟他一块儿去。”老孙一撇嘴:“那穷山沟有啥可去的,那边还没暖气,屋里没有外头暖和,跟冰窖似的。一出太阳,好多人都跑出来晒太阳呢。”大宝吓得一哆嗦,似乎真被冻到了。

老孙找到女儿:你们真让他一个人回老家?女儿说:我们又没假,只能让他一个人回去。老孙说:我们给你看着他吧。晓晓倒笑了:“姥爷你可真逗。我都多大了,还用你们看着?爷爷奶奶想我了,我得去看看他们。都说江南风景好,我也得去欣赏欣赏啊。”

转过年来就是中考,晓晓考上了重点中学的重点班。后来老孙才听说,晓晓已经在报刊上发表了十几篇作文,还有一篇获得了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二等奖,题目是《山里的年》。大宝连高中的分数线都没够上,只能在技校和复读中选一个。他爸妈气得要死,可他还抱着手机玩呢。

老孙也是恨铁不成钢,叫过大宝来:“晓晓参加作文比赛获了奖,能加分啊,你怎么就不参加呢?参加了,兴许还能获个奖呢。”

大宝百无聊赖地说:“那么点破事儿有啥好写的,多没意思啊!”

老孙被噎住了,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4.阅读第⒀-⒃段,结合全文说说故事结局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故事结局晓晓获奖,考上重点中学,而大宝连高中都没考上,大宝回应的语气口吻和老孙之前的回应如出一辙,形成前后呼应,结局具有讽刺效果,巧妙地讽刺了老孙教育目光短浅,过渡呵护孩子。大宝和晓晓不同的经历和结果,表现出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产生的不同影响,引发读者思考。





点击关注本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资源。谢谢分享、点赞、在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本公众号只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1.快乐语文天地2020知识汇总

2.快乐语文天地2020中考语文复习知汇总

3.快乐语文天地2020年中考名著阅读知识汇总

4.部编版初中语文各年级上册教学资料汇总

5.部编版语文七至九年级下册 教学视频+图文讲解+知识点汇总15.写作手法39讲汇总

6.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每日一练中考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合集一(共二十六)

7.部编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单元写作指导与优秀习作汇总

8.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汇总+思维导图(66例)

9.作文指导合集(共十七篇)

10.【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九年级上下册汇总

11.2021年部分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汇总

12.2021年七——九年级名著导读+知识点大集合汇总

13.古诗文阅读训练1——200篇汇总

14.现代文阅读训练1——200篇汇总

15.作文素材汇总(快乐语文天地2021年11月)

16.快乐语文天地【学生习作】100期 汇总

17.2021-202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八九年级上下册电子课本(最新版汇总)

18.2022部编语文七至九年级课文朗读汇总

19.部编本语文七——九年级课外名著读书笔记汇总


20.2021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汇编(一)


21.统编版语文七八九年级上下册 微课视频(合集)(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22.2021-2022部编版七八九年级上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 汇总

23.部编版七八九年级上下册+中考古诗文知识 汇总

24.部编版七八九年级课外名著原文阅读汇总

25.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及解析二十篇汇总

26.2022年部分省市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范文汇总

27.统编七八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汇总

28.七—九年级名著导读汇总(共36篇)

29.七—九年级名著篇目+读书笔记汇总(共36篇)

30.初中语文各文体知识点答题技巧汇总

31.2021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合集

32.2022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汇总

33.2022年七八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汇总

34.2022年部编本语文七八九年级上下册电子课本汇总

35.部编版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同步学习笔记汇总

36.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专题(解析版)汇总(1-24)

37.八上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专题专题(解析版)汇总(1-24)

38.初中语文十四部课本名著章节内容梳理汇总

39.2022——2023年度部编版七八九年级上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预习汇总

40.七、八、九年级上册单元作文辅导汇总

41.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经典常谈》十三章习题及答案合集

42.部编版语文七八九年级上下册同步训练合集

43.2023中考考前辅导合集

44.2023中考考前作文指导合集

45.暑期预习2023丨统编初中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全集

46.七八九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范文(各六单元)

47.课内重点文言文29篇合集(解析版)

48.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合集

49.初中语文40首古诗词曲知识梳理合集

50.【教学视频】七八九年级语文上册合集(各64集)

51.2023年七八九上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合集

52.2023-2024七八九上下册语文预习知识全集

53.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汇总

54.最新2024部编版七、八、九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及教材变动情况说明






欢迎扫码关注快乐语文天地


读书三境界: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山有路勤为径

腹有诗书气自华







快乐语文天地
介绍相关的语文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