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戴仁 | 父亲的家书

文摘   文化   2024-07-28 19:58   上海  

四年前一个秋天的早晨,突然接到嘉义老家来的电话,说父亲溘然仙逝。我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急急忙忙赶回老家帮忙处理后事。事后整理先父房间,才发现有几十封家书,没办法一口气阅读完,就先用手机拍下留存。这些家书我之前都没看过,先父也只轻描淡写提过,几十封家书中有奶奶、大伯、小叔叔、两位姑姑、亲戚及乡亲们的来信,早期邮务人员可真厉害,没有详细地址只写什么村和姓名,也没邮政编码就能送达。万万没想到当初拍下留存的家书,为后来寻亲提供了线索。



在上世纪中叶之前的一百多年,战事频仍国家动荡,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青田男儿投身军旅或进步组织以期报效国家,成为风尚。我们海口镇界阜村徐家也是如此,先曾祖父徐公凤五在宁波府当官差时就偷偷加入兴中会,先三叔公徐烈则离乡背井投笔从戎,进入南京黄埔中央军官第八期骑兵科学习,毕业后为抗击侵华日寇而南征北战。1949年他随部队到台湾后于石门水库警备队退休,在仙逝之前都没能再去到青田故乡。而当年十八九岁在丽水中学读书的父亲,也是在那个政权更替的时代,阴差阳错地去了大陆的彼岸。


三叔公徐烈是我早年知道的在台唯一血亲长辈,1970年代台湾交通及通讯还很不发达,很多亲眷不知去向,联系不上。而因政局缘故隔绝的两岸亲人想要联系更是困难重重,难上加难。难得一见的书信都是通过第三地辗转寄来,记得年少时就有看过西班牙或香港航空邮件寄来的家书。


父亲(左)与三叔公在嘉义植物园 | 1988


1987年后台湾开放省亲,两岸往来联系终于慢慢趋于正常化,虽然信件开始还是要通过香港转,或者靠亲戚同乡返乡省亲时带回,往往一去一回就是好几个月,盼不到家人书信回音的时候真是令人心焦。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这个在台湾出生的青田人,终于在2023年7月,第一次踏上了返乡省亲祭祖的归程。在界阜老家停留只有短短半天,亲戚关系都还没弄懂就要回鹤城,还好有利用手机加微信联系,拉近彼此距离。


第一次回到青田老家 | 摄影 叶植


回台湾后二房堂侄子徐一先告知,界阜村刘家亲戚表侄子连雄闻知我从台湾回去老家而没来及见面直叹可惜。于是我答应下次再返乡省亲祭祖时定见面。


2023年10月,我第二次返乡回到青田,便约好刘连雄到界阜老屋喝茶,他告诉我,爷爷刘以燔(刘怀念)1940年在浙江平阳机场从事地面勤务工作,1949年跟随国民党部队到了台湾。这一走就是一生,他老人家再也没能踏上故乡的土地,直到儿孙们将骨灰接回青田安厝落叶归根。


与界阜亲友们在老屋喝茶聊天


表侄子刘连雄急于和我联系,最主要是想询问他的两个姑婆也就是刘以燔两个妹妹在台后裔下落。刘以燔两个妹妹,一位是刘东花,嫁给了青田船寮的叶干玉。另一位刘仙花,则嫁给了叶干金。


我想起了先父留下的那几十封家书里,有几封正是刘家亲戚往来信件,其中有一封很特别,是刘以燔表伯父留在大陆的妻子邱玉英表伯母,从老家寄给父亲,让他转交给叶干玉、刘东花夫妇的,也不知道这封家书有没有转送到当事人手中。



两岸本是一家,我想到通过青田同乡会群组,来张贴寻人启事。才一会儿功夫同乡群组就有人响应,最令人喜出望外的是,2023年10月同一返乡团成员季屏宏告知我,其妻叶秀芬就是叶干玉表姑丈的女儿。


于是,青田界阜和台湾两地刘家后代便通过微信建立了联系,我也将31年前邱玉英表伯母的信转传给刘东花的女儿叶秀芬表姊,虽然当事人都仙逝了,但是这份亲情和缘分,又在我们这些后辈身上得以延续。


与秀芬表姐夫妇相会于春节团拜会


我和表姊夫妇相约一起参加今年2月25日台北青田同乡会春节团拜活动,当日因表演节目太忙碌,只跟表姊夫妇寒暄几句真是遗憾。秀芬表姊说,叶干金与刘仙花的女儿曼丽表姊有见过我父亲。


不久后我们夫妇又重新安排时间去造访表姊们。初次见到曼丽表姊和再次见到秀芬表姊夫妇,感觉一样的亲切。曼丽表姊说,印象中的父亲是慷慨大方,开朗善言的一位舅舅。在天堂的父亲看到我们下一辈的相聚甚欢,一定也会很开心吧!


再欢聚,喜相逢


编后记:考虑到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小编将作者徐戴仁先生的繁体字转换成了简体字。


作者简介:徐戴仁,祖籍浙江青田县海口镇界阜村,1973年出生于台湾。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手札,与你共同回望与书写,我们的家乡和往事~~敬请同好者长按下图二维码加关注~~



徐戴仁 | 寻根记(上)

青田往事 | 浅浅的海峡,隔不断的亲缘

陈志宁专栏 | “青田”称谓早于建县

吴德正专栏 | 梦归

手札
回望与书写 光阴的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