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几本回忆录,都是从上海图书馆借的。有何兆武的《上学记》、李赋宁的《我的英语人生》,以及沈怡的《沈怡自述》。
李赋宁与何兆武都曾就读于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李要比何大四岁。李赋宁读的是外文系,随清华大学内迁到昆明时已读大四, 后来读了研究生,又留校任教,差不多在联大七年。巧的是,何兆武虽然1939年才从贵阳考上联大,后来也读了研究生,同样是在联大呆了七年。
何兆武先生是非常有趣的人,有随性而为的魏晋风范,在大学里他最初读的是土木系,后来又转到历史系,读研究生时先学了一年哲学,又转到外文系。那时李赋宁已经留校任教了,他们算是有师生之谊的。他俩还都曾经在昆明五华中学任兼职老师。在两人的回忆录中,当年联大风云人物的轶闻趣事互相印证,令人不禁莞尔。
陕西蒲城李仪祉故居 | 2012
而我则对李赋宁回忆录更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易俗社。李赋宁先生是易俗社创始人李桐轩先生的嫡孙、“陕西近代三杰”之一李仪祉先生的长子。十二年前在探寻易俗先贤的过程中,陕西近现代卓越家族——蒲城李氏的学术成就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详情可参见 易俗往事 | 他是易俗社之父,亦是“现代水圣”之父)。
幼年李赋宁 | 摄于南京
让我们来看看李赋宁先生怎样说自己的家族吧:
1917年,李赋宁出生于南京,父母都已经35岁。中年得子,必是珍爱异常。当时李仪祉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任教务主任。五年后,为兴修陕西水利,李仪祉举家迁回陕西。
李仪祉先生虽为李桐轩次子,却是这个大家庭的支柱。附录中李赋宁夫人徐述华教授的回忆文章这样写道:
幼年时,他的家除父母和弟弟外,还有两位祖父、伯父、伯母、叔叔、姑姑和堂兄们十几口人住在一起,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全靠赋宁的父亲支撑。当赋宁父亲的工作变换地方时,则举家随之迁移。赋宁说他那时的家虽是旧式大家庭,可是颇有民主气氛,他记得有一个时期家中曾办了一个家庭小报,家中成员不分辈分高低,可以自由投稿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辩论,有时小报上还登出善意的对某个家庭成员的讽刺打油诗,十分有趣,那是一个和乐的大家庭。赋宁的父亲将全部身心投入水利事业中。
西北大学校园里的李仪祉塑像 | 摄影 温凯祥
李赋宁在西安读小学,上的是西安女子模范中学(校长李约祉)的附属小学。经历了1926年的“西安围城”之后,李赋宁读小学六年级时,全家又搬迁至北平。
1932年,南开中学高一学生李赋宁因父亲病危而回到西安,就读于李仪祉任校长的陕西省立高中。这不就是我的母校西安高中么!真是缘分啊!想来那时的父子俩,必然是经常出入东厅门老校区的。
虽然李仪祉希望长子能子承父业,李赋宁高中毕业后还是报考了清华大学外文系。这与整个家族的文化氛围有渊源。
而真正继承了李仪祉事业的,是李约祉的儿子李赋都(1903-1984)。1922年,李赋都毕业于上海吴淞同济工艺专门学校德文科。次年4月,他在叔父李仪祉的资助下赴德国留学攻读汉诺威工业高等学校水利专业,1928年学成回国,为中国水利事业贡献了一生。
青年李赋都
巧的是,我在《沈怡自述》中见到了李仪祉与李赋都叔侄。沈怡(1901-1980)是浙江嘉兴人,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水利专家。他于留学归国之后,年仅26岁即被任命为上海特别市的工务局局长,一任十年,在“大上海”的规划建设方面颇有建树。抗战期间,他在甘肃主持兴修水利。1949年后任联合国远东防洪局局长。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旧貌
1919年,沈怡正在上海的同济医工读书,同济教师多为德国人,因一战战败而被遣送回国的不少,一时间很多课程难以为继。这时候学校临时请了两位教授,都姓李,其一便是李仪祉先生。
李宜之先生曾在德国但泽(Danzig)工业大学习水利,乃是留德前辈,其时正在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担任教授,特地由南京赶来教我们的课,每星期都是如此。宜之先生的教授法和前述的这位李先生恰成一个正反面,原来这位李先生虽也是留学出身,但喜用国语讲解,所编讲义也是中文,他的水利讲义中尤富我国资料。宜之先生生长陕西,说话带乡音,咬字很重,这正象征他说每一个字,讲每一句话,都是有力量的。我们听他的课虽只短短数月,但实在得益匪浅。(《沈怡自述》)
南京时期的李仪祉一家
李仪祉先生将全部身心几乎都投入到了工作中,所以:
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主妇,赋宁母亲身上的担子是很重的。他的母亲性格温厚、善良,孝敬长辈,爱护子侄,对一家老小,甚至亲友关怀备至。赋宁的父母认领了一养女,取名赋梅,母亲待之如己出。家中老老少少和亲友们谈及赋宁的母亲都赞不绝口,称之为圣德。她作为大名鼎鼎的李仪祉夫人,生活却极俭朴,亲自洗衣、下厨,待人处事处处谦让。赋洋弟只比赋宁小两岁。他们兄弟俩的性格迥然不同,弟弟活泼、勇敢,哥哥文静、谨慎。不过哥俩的感情很好。赋宁笑着说他小时候受别的小孩欺负时,他的弟弟保护他。(徐述华《赋宁和我》)
从网络上得知李赋洋一家就住在开通巷4号。多么熟悉的地名啊。上世纪80年代,在西高上中学的时候,我经常从学校大门口穿进斜对面的开通巷,一直走到城墙根,然后再穿过文昌门回家去。在这条窄窄的小巷里,住着我的好几位初中同学,放学后我们常常结伴而行,得空就顺便到同学家去玩一会儿。那条巷子里当年还有一所开通巷小学。
李赋洋毕业于西北联大生物系,后来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父亲李仪祉英年早逝后,照顾大家庭的重任就落在了李赋洋身上。为此,兄长李赋宁一直心怀感激。
“赋宁常说他上大学后就一直不在陕西,多亏赋洋夫妇和赋梅照顾母亲,他才有可能不急于成家,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学习和钻研学问上,他对赋洋夫妇和赋梅是心怀感激的。赋洋弟不幸年未满花甲即因病辞世。”(徐述华《赋宁与我》)
徐述华与李赋宁结婚照 | 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