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林木西: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耦合发展

文摘   2025-02-08 11:26   辽宁  




近日,国民经济研究院院长林木西教授与师资博士后王聪共同完成的论文《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耦合发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4年第12期发表。


内容提要


本文构建了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耦合发展模型,基于熵权TOPSIS和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耦合度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Dagum基尼系数、σ收敛系数和莫兰指数对耦合度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Tobit模型探讨了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耦合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在全国层面上,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耦合度呈稳步上升趋势,但目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第二,耦合度的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除东北地区存在σ收敛外,全国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呈发散态势;耦合度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大部分省份呈“高-高”或“低-低”聚集特征。第三,金融规模、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和社会福利对耦合度有正向影响,政府干预有负向影响,且这些因素对耦合度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


作者简介


林木西,辽宁大学资深教授、国民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领军人才,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人才计划第一批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获得者,首届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应用经济学组成员,国家教材委员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马工程)专家委员会学科专家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哲学社会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得者。

现为“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辽宁大学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国家重点教学基地”辽宁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大学经济学专业、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负责人。长期从事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方面著述尤丰,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重大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研究成果曾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市主要领导批示,一些成果被政府有关部门、企业(集团)采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聪,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师资博士后、国民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近年在《经济学动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学术论文。

来源:经济学部、经济学院


编辑:马雨萌

校审:马雨萌 李焦焦 王楠

辽宁大学
为把辽大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双一流”大学而努力!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