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样 | 任禹桥:力学之光,照亮青春奋进征程

文摘   2025-02-06 11:36   辽宁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将个人发展与党和国家命运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向同行,积极投身国家和地方振兴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去。我们推出“青春榜样”专栏,讲述我校青年学生励志勤学、明德笃行、自强不息、逐梦青春的故事,为引领广大青年们见贤思齐、接续奋斗树立榜样,为鼓舞他们挺膺新使命、新担当,争当新时代好青年举旗鼓劲!


任禹桥

辽宁大学环境学院2021级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

中共预备党员,获评辽宁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环境学院学术之星等荣誉。研究方向为煤矿防冲击地压支护设备设计及其力学性能研究。在校期间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9项。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国家级奖项10余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国家级银奖,在2024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省级金奖。2024年小米特等奖学金获得者。

思想引领,奋进前行

他作为中共预备党员,在思想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他坚持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信念,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他无论何时何地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努力散发着一名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光和热。

科研探索,创新突破

他出于对力学领域科研的浓厚兴趣,自大一开始,便主动加入辽宁大学冲击地压防治团队进行煤矿巷道防冲支护设备设计与力学性能研究。在近3年的科研工作中,他及其团队针对现有煤矿巷道防冲击支护设备性能不足的问题进行研究,期间他综合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等方法揭示了轴裂式吸能构件的力学性质和吸能特性,同时与团队成功研发了一套新型煤矿巷道防冲击地压锚固支护系统。该系统不仅解决了传统煤矿巷道支护设备在地应力增大情况下易变形断裂的问题,也解决了在岩体强度较低的软岩情况下支护设备锚固基础不足、易脱落的问题,为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持续发展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

他所负责的项目“冲击地压巷道吸能增效锚固装置与防冲效能研究”获国家级大创立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的“煤海‘定’锚——基于防冲支护设备的煤矿冲击地压灾害一体化防治”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银奖,“精准监测,强力防冲——新型巷道防冲击支护系统”获“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项目辽宁省金奖,相关科研成果申请专利9项,其中5项为第一作者,4项获授权。

工作担当,服务奉献

他在班级担任学习委员职务,多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他不仅积极勤勉地协助专任教师开展工作,确保教学信息的及时传达和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还主动热心帮助同学。无论是复杂的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中的困惑,他总是耐心解答,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他的努力帮助多名同学提升了学习成绩,在他的带动下班级形成了浓厚且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

与此同时,他还担任辽宁大学环境学院第二十四届团委学生会学术研究部副部长一职。在任职期间,他始终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为同学服务和引领学风建设为目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无论是组织学术讲座、开展学术调研,还是策划学术交流活动,他都能精心筹备、周密安排,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他的组织能力和务实作风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好评,为学院的学风建设奉献了一份力量。

在求学的道路上,任禹桥坚定自信,不断蜕变。他用自律、果敢、求实和创新展现了新时代科研青年的探索精神。未来,他将继续夯实专业知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深耕科创赛道,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担当。

来源:环境学院


编辑:姚佳琪

校审:马雨萌 李焦焦 王楠

辽宁大学
为把辽大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双一流”大学而努力!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