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数字掼蛋:场景共创+业技融合更高效

时事   2024-10-29 11:28   浙江  

解码数据价值化

为进一步加快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助力数字化转型工作跨越升级,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信息化建设》杂志联合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开设“解码数据价值化”专栏,以价值为纲、数据为要、场景为抓手,开展数据要素价值化理论研究、路径研判和实践经验分享,供广大读者借鉴参考。

投稿联系:13588463507

投稿地址:szjjlhh@126.com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组织变革,也是一项群体活动,需要管理、业务和技术等多方统一认知、统一目标、统一价值、统一路径。但是,传统的先开展单方面调研或研讨会、然后由IT部门出方案、最后由业务来确认的工作方式往往无法达成预设的目标,且效果不尽如人意。

精益数据方法论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首创了行业内的数字掼蛋卡牌游戏,让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浅显易懂、价值导向的数字化桌游,就可以完成一个从总体设计到具体业务场景、平台架构和实施路径的轻量级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制定,从而更加清晰地指导数字化转型的落地。

1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挑战

当前,还有很多企业将数字化转型看成技术层面的工作,认为只是给业务锦上添花,质疑其价值。在这种现状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面临着五个方面的挑战:

挑战一:认知不清晰

认知不清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大挑战。比如,不少企业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技术部门的事情,与业务无关;一些部门认为数字化转型就是搭建系统。企业上下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不清晰、思想不统一,会导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内部目标不一致、数字化战略无法落地的情况。

挑战二:目标不明确

树立明确的目标是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基础。很多时候,企业把数字化转型本身当作目标,而这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巨大误区。数字化转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本质是企业在数字化时代要达成的业务目标。所以企业一定要把业务问题、业务战略与数字化转型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另起炉灶,单独设置一个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挑战三:协同不清晰

谁来承担数字化转型的组织工作?这是很多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有些企业让技术部门来主导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工作,导致业务部门参与度不高,只能被动提需求;有些企业由业务部门来主导,技术部门被动响应需求。这两种方式都会带来很多问题。

挑战四:场景无价值

数字化转型必须要找到有价值的业务场景,而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但是很多企业对于场景的理解不够清晰,选择从数字化技术或者数据入手,最后落入有了技术和数据、但却不知道如何使用的境地。

挑战五:方法不精益

有很多企业非常重视数字化,花巨资建设了众多数字化平台,但业务效果却一般,用户的获得感不足,数字化转型团队候面临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如何让数字化转型跟业务转型同频共振,成为转型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2

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四大原则

 精益数据方法认为,在高度不确定的内外环境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该遵循以下四大原则。

原则一:建立“数字化转型就是业务转型”的基本认知

首先要建立数字化转型的正确认知。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新的市场环境下对自身进行转型。其中,数字化是业务新的存在形式,而不是独立于业务之外的某项工作。企业不能把数字化转型当作纯技术层面的事情,不能认为它只是建系统、上软件。

原则二:以“终局思维模式”设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是企业在数字化时代重构业务的过程。在实施数字化转型之前,企业首先要思考清楚的是,在新的时代、新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站在未来看当下,用“以终为始”的思维设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并使该目标服务于企业的终极目标。然后,分析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现有的数据和技术能够发挥哪些作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推动数字化转型落地。

原则三:快速建立“一把手挂帅”的数字化转型团队

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一定要建立起由“一把手挂帅”的数字化转型团队,即数字化转型委员会或办公室。该团队的建立将核心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纳入到同一个体系里,双方共同承担任务,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原则四:以“精益数据方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面对快速变化、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利用精益数据方法提高响应速度,建立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流。精益数据方法提倡企业先对齐业务目标,梳理数据资产蓝图和数字化技术蓝图,各相关部门共创业务场景蓝图,然后针对高确定性的工作,做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针对高度不确定性的工作,则采取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的策略。

精益数据方法包括精益数据宣言、精益数字化转型路径、精益数字化企业和精益数据共创工作坊4个模块,如图1所示:

3

精益数字化转型的六大能力支柱

精益数字化转型是一种结合企业架构思想和精益思想的高效数字化转型方法。它以价值场景为抓手、以客户为中心,采用轻咨询和规划先行的方式,帮助企业找到确定的业务价值点,先快速落地、验证策略,然后小步快跑、创新迭代,并在“奔跑”当中快速调整策略。

精益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六大能力,如图2所示:

精益数据战略——转型总体设计

精益数据战略能解决企业业务与数据融合的顶层设计问题。精益数据战略是在传统数据战略的基础上,聚焦客户及业务价值,以精益数据方法为理论指导,结合敏捷思维的一套轻量级、共创式的咨询规划方法。通过构建精益数据战略,企业可以打造全链路数据价值流,识别业务痛点和价值点,将数字化转型过程解构成一个个业务场景,再针对不同场景下的问题制定对应的解决策略,实现快速迭代。精益数据战略是打造其他五大能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设计。

精益数据产品——新的收益来源

数据产品是数字经济的主要承载形式,有着超越传统实体产品的数字化优势。企业数字化转型就是要识别价值场景,利用数据要素,打造新的数据产品,形成新的业务模式,获得新的收入来源。精益数据产品能够帮助企业探索、创新,提升收益。

精益数据治理——围绕业务价值开展的数据治理方式

精益数据治理是利用精益数据方法,围绕业务价值展开实施的、轻量级的、治理数据的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数据治理体系,精益数据治理并不以构建完美的数据标准为目标,而是以解决业务问题、实现业务价值为目标。它提倡主动、运营、迭代的治理流程,并将治理过程充分与业务融合,辅助以数据协同共享工具,消除数据生产的各大浪费现象,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

数据协同创新——实现数据价值的引擎

精益数据方法认为,目前很多企业只关注数据的生产能力,忽视了数据的协同共享机制,这是导致数据质量差、数据孤岛等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所以,建立内外部数据协同创新体系,让业务、数据和技术全链路拉通,是打造数据驱动型企业的重要手段。数据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实现端到端闭环,以数据为生产要素,打造高效协作、快速创新的数据价值引擎。

精益数据中台——数字化核心能力平台

精益数据中台是精益数字化企业的核心能力平台,具有企业级统一、高效、敏捷的数据生产能力,支撑企业业务的快速响应和创新。精益数据方法总结出精益数据中台成熟度模型,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来建设及评估自己的数据中台。

数据驱动的组织文化——成功转型的保障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体系问题,所以在企业推进业务和技术转型的同时,精益数据方法提供了配套的组织和文化转型的方法。打造数据驱动的组织和文化,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保障,也是比业务和技术转型更加复杂的工作。

4

数字化启动加速器:精益数据工作坊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艰巨、长期、系统的工程,如何找到好的切入点启动数字化转型,是关键。企业在启动数字化转型时往往会遇到四个问题:思想不统一、价值不理解、参与不积极、行动难落实。这是因为企业在启动阶段缺少一套激发业务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让他们深度理解并参与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体系。

笔者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和主力军是业务人员,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传统的转型方法,比如“你讲他听”的培训宣贯(即宣传并贯彻执行)或者“你问他答”的访谈调研,让业务人员感觉自己并不是主角,而是被灌输、被调研、“被转型”的对象,自然会产生抵触心理并消极应对。

在游戏化方式的启发下,笔者原创了国内第一款卡牌桌游式的工作坊——精益数据共创工作坊,为参与者打造互动、开放、沉浸式的体验。该工作坊在过去几年内被众多企业成功验证,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馈,被参与者亲切地称为“数字化转型剧本杀”,如图3所示:

精益数据共创工作坊基于精益数据方法,充分利用游戏思维和组合式创新的底层逻辑,让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在深度融入、开放自由的氛围中掌握数据思维和数字化技术,借助精益数据共创卡牌,共同探索出价值场景清单,最终制定出数字化转型的项目清单和实施路线,从而实现轻量级的精益数据战略规划、数据产品思路和组织结构的雏形。

精益数据共创工作坊通过3个阶段形成企业的数据战略、数据产品和数据中台的顶层设计,指导企业整体的数字化转型实施路线,设计出最小可行产品,并构建与之匹配的数据中台体系,帮助企业快速启动数字化转型。

精益数据共创卡牌的形式如图4所示:

5

精益数据工作坊的起源和底层逻辑

 十年前,笔者在主导一个地产行业数字化转型项目时发现,数字化转型的前期,需求调研很重要,但是传统的问答式、流水线式、经验型的调研方法已经延续了几十年,没有被激发积极性和参与感的被调研者往往只是应付任务,无法达到预期的调研效果。面对企业在新时期的诉求,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的变革,需要使用更创新、更敏捷、更高效的方法。彼时恰逢桌游风行,各种主题的桌游馆在大街小巷吸引了不少的消费者,而从桌游衍生的剧本杀游戏也正火爆。

当笔者和朋友们交流,问起喜欢桌游的原因时,获得惊人一致的答案:沉浸式体验、有获得感和趣味性。桌游是一项群体性活动,参与者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同时体验到协作的快乐和在竞争中获胜的成就感。

以曾火爆全网的《三国杀》游戏为例,来详细剖析一下桌游是如何创造沉浸式体验和获得感的。

《三国杀》是一个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卡牌式桌游,核心道具是一套卡牌,卡牌构建了参与者的身份和每个身份的独特技能。玩家可以随机抽取基本牌、锦囊牌、装备牌、武将牌,结合不同卡牌来进行斗争,最终根据游戏规则取得胜负。

这个游戏把所有玩家放置到一个共同的虚拟背景中,创造了一种竞争格局。同时每一个阵营又有多个玩家,所以又创造了一种协作格局。整个过程让每一个玩家都充分进入预设的故事场景里,每个玩家都有自己的小目标,但是同一个阵营又有共同的大目标,玩家很多时候要为了共同的胜利而牺牲自己的小目标。

研究发现,卡牌式桌游的特点正好能帮助解决前文所说的五大挑战,如图5所示:

其中,认知统一是指打造共同的游戏背景和游戏规则,为玩家构建一个统一的认知。规则清晰指用卡牌作为标准化工具,让玩家遵守行动的规则。平等开放指通过游戏规则保证玩家的平等和游戏的开放,比如每个人发言的时候其他人不能打断,创造一个充分表达的平等环境。协作竞争指分组分角色制定积分和输赢规则,构建出竞争和协作共存的格局。趣味沉浸是让游戏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让玩家能够忘记平日的利益关系,从而安全地表达自我的观点,完全沉浸在游戏中。组合创新指角色、装备、技能、武器等各种卡牌可以形成各种组合,玩家需要通过随机抽到的卡牌组合获得最强大的战斗力,这种模式逼着玩家穷其思考来创新。

除了游戏行业以外,游戏化已经成为其他行业的一个趋势。游戏化是指利用游戏机制和体验设计来吸引和激励人们实现其目标。换言之,游戏化通过在非游戏环境中引入游戏元素,引导用户实现特定目标。

卡牌式桌游在模式和形式上的特点,恰恰能够针对性地解决传统调研方法的问题。就像《三国杀》里有各种功能卡牌,数字化转型一样需要各种数字化技术、工具及方法,可以设计一系列数智技术卡、转型工具卡、商业模式卡等,让每个参与者随机拥有,大家通过组合手上的技术和工具,创造业务价值。

借助卡牌,传统的调研访谈和座谈就变成了趣味性更强的、沉浸式的体验活动,每一个人手上拿着数据资产卡、数智技术卡、转型工具卡,像打牌一样,寻找自己与别人手中卡牌的组合价值,去解决大家的痛点和需求,最终谁的积分最多,谁就成为胜利者。参与者一方面通过这个游戏解决自己的业务问题,另外一方面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别人的问题,获得成就感。更为重要的是,参与者在获得游戏快乐的同时,也提升了对调研的参与感。

6

精益数据共创工作坊的三大特点

与传统的调研规划过程相比,精益数据共创工作坊有如下三大特点。

开放共创,全面激发参与人员协作

精益数据方法强调以价值为核心,到用户中去。精益数据共创工作坊以此为指导,利用卡牌设计了一套能让团队充分互动和共创的活动规则。将企业的核心人员打散并交叉分组进行共创,各组之间有潜在的竞争关系,打造平等、信任、协作和开放的氛围,激励所有人充分思考,充分协作,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度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

精益数据方法相信,好的方案不是复制最佳实践,而是通过深度的思考、激烈的讨论、全面的梳理产生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从“抄作业”走向了共创的模式。

组合创新,全排列、无盲区创新业务场景

很多人认为创新是指发明和创造,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性过程,是百分之百原创。其实这是对创新的误解,创新并非一定要创造全新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把不同要素重新组合起来形成新事物的过程。

组合式创新的概念来自“创新理论之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他指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

约瑟夫·熊彼特又进一步阐明了这种新组合涵盖的5个方面:生产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新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换言之,在约瑟夫·熊彼特看来,任何经济结构都可以拆解为产品、技术、市场、资源和组织这5个基本要素。将这些基本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便可实现组合式创新。

精益数据共创工作坊充分利用了组合式创新理论。在活动规则中,每个组的参与者要全面、无死角地将所有的数据资产卡、数智技术卡、痛点价值卡、转型目标卡进行全排列组合,从而强制性地避免他们陷入经验主义和思维盲区,不漏掉任何一个价值创造点。

紧凑高效,培训赋能、业务共创一气呵成

整个精益数据共创工作坊的节奏非常紧凑,从培训赋能、理念宣贯到业务共创、路线规划一气呵成,所有的转型相关方齐聚一堂进行输出。在整个过程中,平时交集不多的各业务职能部门能够充分协同、当面交流。与传统调研规划方法相比,工作坊的整体效率有了质的提升。

链接

精益数据共创工作坊在大型制造业的应用实例

某大型制造业通过精益数据共创工作坊,围绕业务战略,探索机会点,形成了超过40多个高价值的业务场景,最终梳理出三大场景为核心的转型工作组,全面推动了数字化转型的深化落地。

 首先,围绕三个战略目标,“多兵种”协同讨论。从整体业务战略出发,明确了三个核心战略目标,并通过不同部门(类似于“多兵种”)之间的协同讨论,形成统一的战略实施路径。其次,数字化认知培训,打开视野和思维盲区。通过提供数字化和业务结合的认知培训,帮助员工拓宽视野,消除思维上的盲区,以便更好地理解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最后,精益数据共创,科学引导全面发散机会点。利用精益方法论,通过数据分析和研讨会的形式,科学地引导员工发散思维,识别并抓住业务中的机会点,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益。

通过共创,战略绩效组、透明工厂组和精益成本组分别输出了对应的场景和实施路径:

战略绩效组的目标是从财务绩效到非财务指标的跟踪及未来的可持续性,提升整体战略发展。涵盖领域包括有效的反馈链路、确保生态链适应、跟踪和评估业务绩效、全面的风险管理、推动技术创新以及确保生产与营销的协调一致。

透明工厂组的目标是通过生产透明化和用户中心化来提高敏捷响应能力。实施重点包括营销与仓储的适应、采购与生产的适应、采购与设备的适应、区域与总部的适应等多个模块,表明透明工厂的实施从供应链各个环节入手,确保不同部门间的紧密配合和透明度,减少内部摩擦,提高响应效率。

精益成本组的目标是建立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的整体利润水平提升。实施内容包括单笔项目的成本集约、采购的合格议价、资金的备库占用和设备效益的严控执行。

该案例通过精益数据工作坊完成了明确战略目标、统一数字化认知、共创三大场景、制定落地计划的四大任务,科学引导企业在业务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识别和抓住机会点。通过梳理战略绩效组、透明工厂组和精益成本组的具体场景和项目清单,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提升整体业务的敏捷性和成本控制能力。

(作者系中国特色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创始人。畅销书《精益数据方法论——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唯一作者,中国计算机学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架构SIG主席、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副主席、公众号《凯哥讲数字化》作者,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咨询培训辅导教练服务。本文刊发于2024年第10期《信息化建设》杂志

往期推荐


数实融合: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
纲举目张,开启数据要素价值化的宏伟蓝图
战略选择,数据资产入表实践指南
数据优先:价值驱动的精益数据战略

价值为要:精益思想打造数据要素产品

敏捷迭代,让业务价值和数据治理携手同行
协同共享:数据拉通实现全局最优
化繁为简:精益C3S模型助力数据价值创造
精益数据价值树:驱动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