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余杭:创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时事   2024-10-09 15:39   浙江  


浙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不断探索前行。浙江模式、浙江路径、浙江经验,既是浙江打造“重要窗口”的金名片,更承载着数字经济发展探路先锋的使命。《信息化建设》杂志“数字经济:透过浙江看世界”栏目,旨在通过选取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典型人物、代表企业、示范区域等,多维度挖掘和展现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特色和经验,供广大读者点评指正、参考借鉴。同时欢迎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实践、有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地方政府参与分享,助力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上“共同富裕”!

投稿联系:13588463507;

投稿地址:szjjlhh@126.com

天空中,无人机正在进行常态化医药配送和血液运输,以及为商超运送外卖;街道上,身披银色“盔甲”的室外巡检机器人正在识别辖区内占道经营、乱堆杂物、沿街晾晒、垃圾溢满、车辆违停等情况,并发出语音提醒;工厂里,20 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在高效运转,现场却只有六七名工人从旁辅助;派出所内,居民正头戴 VR眼镜,“沉浸式”观看电诈案例视频,主动觉醒反诈意识……这些看起来应该来自未来的场景,如今正一幕幕在余杭上演。

据史料记载,余杭之名来自“夏禹东去舍舟航登陆”。这里,不仅拥有历史悠久的“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径山茶文化”,更是“中华文明圣地,创新活力之区”,自古就是个充满灵气和智慧的地方。

建国以来,余杭通过前瞻性的眼光和超前布局,不断改革创新,一步步从“农业大县”走到“浙江第一区”的位置。这其中,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托举余杭夺冠的重要力量。2023 年,余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1998.5 亿元,占 GDP 比重接近七成;2024 年上半年,余杭 GDP 达 1615.5 亿元,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1080.2 亿元,二者均领跑全省。余杭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如何成就的?

上跑道

从政府数字化转型开始

梳理相关材料可以发现,余杭最早的“触电”可以追溯到 1993 年。彼时,杭州电子市场在余杭成立,作为浙江省首家电子类产品批发市场,这里是当时华东地区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电子产品集散地之一,曾与北京中关村、深圳赛格并列为全国三大电子市场。虽然这时的杭州电子市场主要承担着电子产品的批发和零售作用,并没有为余杭电子信息产业带来规模化效应,但为后续余杭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2003 年,随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主政期间提出的建设“数字浙江”宏伟蓝图,浙江各地纷纷投身其间,余杭亦是奋楫争先的一员。余杭首先全面启动的,是电子政务建设。此后,余杭的政府数字化转型可谓是一马当先——2006年,率先在全国实现政务专网进村入社、高效一体;2008 年,建成全省首个区级综合办公平台并实现全国首次电子公文全员全流程处理;2014 年,被列为国家第一批信创试点、华东地区首个区县试点;2017 年,上线全省首个“不动产登记综合受理平台”;2019 年,专门成立新的政府机构“数据资源管理局”;2021 年,成立了全省首个固化下来长期主抓数字政府工作的“数字政府科”……

从电子政务阶段到“互联网+政务服务”,再到数字化治理阶段,余杭政府数字化转型一棒接着一棒,从政府职能、服务方式、机关效能等方面将变革深化到底。

选赛道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一起抓

2001 年,余杭迎来建国后规模最大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撤市设区,原来的余杭市变为余杭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意味着余杭将以“一副三组团”的空间发展结构,成为杭州“城市东扩、旅游西进”的前沿阵地。面对新的定位,余杭以创新为“底色”,开始探索和布局新的发展道路。其中,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基础,转型首当其冲。

春江水暖鸭先知,身处余杭的制造企业也许更早地感受到数字化改革的魅力。在余杭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余杭的企业们也开始加入数字化转型的队伍。比如,由“3 把老虎钳”创业的老板电器从 2012 年就开启“智造”转型,2016 年建成厨电行业首家通过工信部认证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2020年建成首个厨电行业无人工厂,并入选浙江省首批“未来工厂”……秉持着“做精做强,不是做大”发展思路,余杭对制造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率先开展“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和乡镇企业集中进园区。

与此同时,受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制造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逐渐引起重视。为解决这一问题,余杭将目光瞄准到了当时新兴的电子商务领域,相信这是应对市场变化的有效途径,并决定打造电子商务基地。2008 年,余杭与阿里巴巴签约,开始建造“淘宝城”,同时余杭组团创新基地也挂牌成立,用以承接浙大人才溢出效应。

随着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余杭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2010 年,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下称“海创园”)在余杭仓前挂牌成立;2011 年,余杭打造一个通往未来的现代化城区——未来科技城。随后,梦想小镇、梦栖小镇、人工智能小镇、数字·健康小镇、5G 创新园、区块链产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梯次“开花”,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天目山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科研重器相继落户,阿里巴巴全球总部、vivo 全球 AI 研发中心、字节跳动华东中心、菜鸟总部、钉钉总部等龙头企业纷纷集结。

从 2011 年到 2021 年的十年间,是余杭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大进步”的十年,也是余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十年。2021年,余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1605.7亿元,占 GDP 比重达 64.2%,总量分别占全市、全省的 1/3、1/5 左右。

加“数”冲

向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高质量发展前进

近年来,余杭主动顺应科技革命和创业创新浪潮,挖到了信息经济的“首桶金”,喝上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头口水”,不仅是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更成功问鼎“浙江经济第一区”。2021 年,余杭迎来新一轮行政区划的优化调整,开启了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新征程。

面对新的发展阶段,余杭不仅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等前沿赛道;而且通过集聚淘宝、抖音、快手三大电商平台,打造居全国前列的完整电商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做大电商产业的“蛋糕”,推动数字经济二次攀峰。同时,为加快塑造科技创新发展新优势,连续 4 年荣获浙江省“科技创新鼎”的余杭,一方面推动关键技术创新,构建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产业培育链条;另一方面夯实科创底座,打造“中国飞谷”、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浙江大学量子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机构。特别是今年以来,余杭启动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建设,通过形成“创新平台+孵化器+特色小镇+产业集群”的创新生态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今年,余杭为自己定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2000 亿元、增长 8% 的新目标。推动数字经济再攀高峰,余杭正加速前进。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信息传媒有限公司;本文刊发于2024年第9期《信息化建设》杂志。)

往期推荐


发展数字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厉敏访谈

庆幸时代,拥抱数字经济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渊畅谈创业心路

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数字化改革

乘风”数字经济,上虞“破浪”前行

嘉善:数字经济“赶考”路上不停歇

长兴:以数字经济逐长久兴盛

桐乡:以“会”为媒,梧桐乡变凤凰家

滨江:数字经济产业“炼”30年

宁海:逐浪数字经济,潮起“宁”静“海”湾

钱塘潮涌:数字经济再启新征程

数领未来,有礼衢州展新姿

天地双网,传化智联升级物流“钱途”

杭钢:十里钢城绽放“数字”之美

利尔达:新基建的物联网“弄潮儿”

相芯科技:乘势而上,坚守成长

华为:干在实处,有“为”浙江数字经济

浙大网新:价值共生,做数智化转型的赋能者
新华三:引路数字化变革,做“数字中国”的筑基人
山区小城因智而“新”,因转而“昌”
诺力:用软件定义未来
中控信息:价值驱动的数字城市实践者

龙游:争做数字化转型的浙西明珠

开化:“开”钱江之源,“化”数字活力
CityDO集团:用数据运营,谋数字化改革与共同富裕的“棋局”
椒江:“云”涌椒江 向“数”而生
数字化助力“红蜻蜓”展翅向未来
大胜达:“小包装”背后的“大智慧”
从数字浙江到数字中国
数“石”融合 与时俱进——中国巨石的玻纤数字之路
龙泉:“刚”“柔”并寓,县域数字化转型特色之道
丽水莲都:全“数”前行,跨越发展鸿沟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浙江探索与实践(上篇)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浙江探索与实践(下篇)
凌迪科技:打造未来产业中的未来企业
先临三维:创新驱动,深耕场景——与杭同绘、携数共舞,向新向实向未来
青田:聚“元”力,谋未来
常山:因“数”而新,向“智”而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