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不断探索前行。浙江模式、浙江路径、浙江经验,既是浙江打造“重要窗口”的金名片,更承载着数字经济发展探路先锋的使命。《信息化建设》杂志“数字经济:透过浙江看世界”栏目,旨在通过选取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典型人物、代表企业、示范区域等,多维度挖掘和展现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特色和经验,供广大读者点评指正、参考借鉴。同时欢迎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实践、有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地方政府参与分享,助力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上“共同富裕”!
投稿联系:13588463507;
投稿地址:szjjlhh@126.com
每种新生事物,似乎都能在义乌找得到。
前段时间,能说多国语言的“义乌老板娘”火了。在 AI 技术的加持下,她们流畅自信地切换各国语言,与外商实现无障碍沟通。
数字浪潮涌动,“世界超市”义乌率先进入新赛道,发布了商贸领域的大语言模型以及全新升级的 Chinagoods(义乌小商品城官网)AI 智创服务平台,并上线了多款 AI 应用:会说36 种语言的“数字人老板娘”、能翻译 100 多种语言的 AI 翻译官、能上传商品详情页甚至图生视频的 AI 商品发布等。自从这些商贸 AI 产品上线后,销量骤增、成本骤降的故事,不断上演。目前,义乌超过 1万户商家在用 AI做贸易。
数实共生,正在激发这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释放更大能量。
“电商换市”换出市场发展新空间
改革开放 40 多年,义乌市场经历了六次易址、十次扩建、五代跃迁,实现“马路市场—棚架市场—室内市场—商场式市场”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世界超市”。目前,义乌市场经营面积 640 余万平方米,商位 7.5万个,汇集 26 个大类、210 多万种商品。
然而,有形市场规模再大,总有尽头。而电商,则为义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
事实上,早在网络蓬勃兴起时,义乌电商就已开始发轫。1994 年互联网进入中国,1997 年起各地政府开始推广,此时义乌已经开始动员企业使用互联网与全球客户联系。往后的 10 多年里,义乌在推动实体市场壮大发展的同时,建设电商产业园区,完善物流、金融、信息等配套服务,推动企业进军电商领域,将线下优势转变为线上优势。2013 年,义乌正式实施“电商换市”战略,当年义乌全市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 856 亿元,同比增长 64%,电子商务交易额首超实体市场。2020 年,义乌推出数字化贸易综合服务平台“Chinagoods”,对接供需双方在生产制造、展示交易、仓储物流、金融信贷、市场管理等环节的需求,目前入驻商家已有 5.8 万户,上线的 SKU(最小库存单位)1100 万+,采购商注册数 440 万+。平台高峰日均访问 46 万+,累计服务在线贸易额 1400 亿元+。
如今,义乌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商大市”,电商经营主体总量突破 65 万户,约占义乌总量的六成、全省的 1/3,内外贸网商密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2023 年,义乌市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 4423.67 亿元,同比增长 13.22%。其中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 1211.6 亿元,同比增长 11.8%。
蓬勃发展的电商带来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与物流,持续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创新;反之,人工智能、大模型、数字人、虚拟现实等技术快速发展,也从运营端、供应链端、消费者端深度赋能整个行业,推动电商持续向全方位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不断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场景。
与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一街之隔,第六代市场标志性、龙头性项目——全球数贸中心园区正在拔地而起,计划明年 10 月试运营。作为引领全球贸易风尚的新一代市场,它将聚焦以数字贸易为核心的市场综合体,将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和数字基础设施深度植入小商品贸易的各个环节,重点在升级空间形态、完善功能业态、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等方面发力,引领义乌未来市场发展。
数字化转型推动实体经济二次飞跃
迈入新世纪,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更引领了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加速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围绕市场建工业的义乌,也顺应时代浪潮,加快数字化转型,抢先建立发展新优势。
成立于 1994 年的梦娜袜业,产品畅销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袜业生产基地之一,是义乌传统优势产业的代表。2019 年,梦娜利用搬迁机会,率先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建设。目前企业生产效率提高 35%,人工成本降低 45%,能耗降低 17%,产品质量提升 1.5%。今年 1—6 月,梦娜实现工业产值 2.8 亿元,同比增长 16.5%。
近年来,义乌紧抓全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契机,以建设“赋能平台+未来工厂”为载体,在纺织等传统产业领域深入实施梯度化的“个十百千”企业数字赋能工程,让数字化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有力抓手,提升“义乌制造”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已推动 948 家规上工业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达到 1.0 及以上,在金华市率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一面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活力,另一面是紧扣“制造强市”和“数字赋能”两大关键,“无中生有”打造先进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
“十三五”以来,义乌以国家级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龙头,培育了光源科技小镇、绿色动力小镇等一批创新优势突出、产业示范明显、功能集成完善的特色小镇。2023 年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75.1%、45.8% 和 31.8%,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快速推进。
刚刚落幕的 2024 世界义乌人大会,现场集中签约了 32 个重大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集成电路半导体、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电商物流贸易等多个领域。其中,义乌自贸发展区成功牵手人工智能领域链主型企业——科大讯飞,标志着义乌“AI +商贸”融合发展的开端,未来将对义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商贸产业转型升级起到引领性作用。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