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咖啡馆|探寻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科学咖啡馆·大师对话”活动在杭州市科技交流馆举办

时事   2024-07-17 12:10   浙江  

2024

科学咖啡馆

大师对话

探寻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


随着ChatGPT的热度攀升,AI大模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AI大模型为标志性产品的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其强大的潜力,不断改变着各行各业的面貌,引领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国内一大批创新企业和高校院所紧跟时代潮流,加大研究力度,纷纷推出各自的AI大模型产品,不断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催生新动能,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但在欣喜之余人们不免会担忧,“狂飙突进”的AI大模型还面临哪些问题?有何危害?未来将走向何方?


7月16日下午,以“对话AI大模型——探索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为主题的“科学咖啡馆·大师对话”活动在杭州市科技交流馆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了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特聘专家、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金耀初,浙江省政府参事、浙江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会长、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薛安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自然计算与数字智能城市专委会主任、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王万良,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姚信威,浙江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之江实验室、阿里云、华为等协会、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教授专家们,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前景,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杭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孙雍容出席活动并致辞。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菊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内蒙古包头市科协副主席郝昀一行及在杭科创企业、高校院所共120余位科技工作者。



孙雍容向到场嘉宾表示欢迎,介绍“科学咖啡馆”是科协系统打造的科学传播模式,秉承“前沿、开放、协同”的理念,希望大家在首场大师对话的轻松氛围中能充分展开思维碰撞,期待与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等各界代表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薛安克在致辞中指出AI时代中国新篇章已开启,AI+时代有无限可能性;要探寻人工智能在垂直行业的应用与发展,如医疗、教育、交通、仓储等垂直行业的场景应用,积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寻找AI新时代人们应该思考的方向,各行各业工业化应怎样积极引导AI+工业化。



人工智能快速普及 社会各界如何应对

专家学者这样说

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强劲,正成为当代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

王万良教授围绕“人工智能教育:从小学到研究生”做主题报告。他认为人工智能以超过想象的速度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是AI+行动的基础。在人工智能时代,不同对象要用不同教学方法,不同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内容的深度不同、讲法不同、要求不同。

金耀初院士所作报告关注“人工智能历史、现状及治理”话题,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发展,其带来的广泛性问题也将日益突出,金院士以他多年深耕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应用以及独特的视角,为现场的各位带来了全新的认知。他指出“人工智能风险与技术应对,要从安全性、隐私、公平性、透明度、可靠性、责任性等六个角度出发”,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国外对300多种风险治理的情况,做了系统性的结论与建议。金院士还提到其近期新提出的算法对高铁重调度、流程工业实时在线的优化决策、物流等具有重要意义。

之江实验室李萌坚博士通过深入讲解“领域大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分享了大模型构建技术。超千亿集大模型需要克服诸多挑战,诸如数据规模、质量、多样性、逻辑推理、模型评测。同时李博士介绍的GeoGPT地球科学领域模型,让我们充分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领域大模型有望在更多维度发挥重要作用。



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发展如何跟进

科技精英这样说

华为浙江昇腾产业生态发展总监李文涛,以国产智算基础设施为背景,阐述了如何共建智能新生态。AI迭代式跨越发展,加快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国内大模型呈现着“百模千态”的竞争格局,加速探索大模型的应用落地,将技术进步转化为生产力、深入实施AI+,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华为昇腾秉持开放合作原则,持续发力生态建设,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提供了沃土。

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张彭城就“超大规模AI集群关键挑战和技术”展开分析。超大规模AI集群的构建与运营需要克服诸多挑战,并依赖于一系列先进技术的支持,如高性能网络、故障定位和自愈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相信超大规模AI集群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对话大师 畅谈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

用AI大模型生成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伴随咖啡的浓香,活动开启圆桌讨论环节。金耀初院士、王万良教授、李萌坚博士、李文涛总监、张彭城专家与浙江省产融数字化技术研究院尹本臻院长就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伦理法规问题、就业市场影响、可持续发展应用、公众认知与接受度以及如何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以实现“以新提质”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讨论环节由姚信威教授主持。


金院士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国内外发展,中国在数据上具有潜在的优势,鉴于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逐步制定,严格的约束与纵容都不可取,想要实现人工智能的充分发展,平衡好治理与发展的关系是重中之重。王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对中国教育具有冲击性的影响,如何使用好这个工具非常关键;不管是高校还是企业,人工智能行业人才都极其紧缺,人工智能作为一门交叉型学科,企业应对其有更大的包容度。


尹院长有着多年数字化生态经验,提出在基础三要素“算力、算法、数据”还要添加“场景”这一要素,并用“健康码”这一示例做了生动的解读。在深度挖掘场景的同时,需要积极引导更多的企业进一步认识人工智能并为此搭建桥梁。李萌坚博士提出在人工智能应用上,要更注重应用场景的生产力,人工智能应更便利地为大众所使用。


两位年轻的企业代表提出应依据自身企业优势,在新一轮科技变革中,因地制宜制定战略布局。张彭城老师讲到要依据算力优势,实行至上而下的布局;李文涛老师认为,在人工智能领域与合作伙伴、供应商等形成良好的生态关系。


在热烈的现场氛围和意犹未尽的讨论中,本期 “科学咖啡馆·大师对话”活动落下了帷幕。活动为参与者们提供了一个深度了解人工智能前沿趋势的平台,通过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的知识分享和思维碰撞,促进产学研多方加深跨界交流合作,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更好更快发展。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杭州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自然计算与数字智能城市专委会承办,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技术联盟、浙江省数字经济联合会、浙江省产融数字化技术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课程虚拟教研室协办。活动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3.5万人次。



“科学咖啡馆”是浙江省科协打造的科学传播模式,以“人”为核心,以“咖啡”为媒介。“科学+咖啡”能营造舒适轻松的咖啡馆环境,使参与者在享受休闲时光的同时,更好地融入科学话题的探讨,“科学咖啡馆”这一平台为产学研合作搭建了一个有效的桥梁,为不同领域的专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跨领域的合作与创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