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好爱情只发生在别人身上?

情感   情感   2021-06-27 20:21  

恋爱  自习室

小美和男友谈了两年异地恋,谈到结婚问题,俩人产生了分歧。男友希望先结束异地,小美想要先结婚。男友也坦白了自己内心的顾虑:一方面他对婚姻有些恐惧,另一方面他觉得两个人一直异地,一年也难得见面几次,没有真正在一起生活过,也希望小美回到他身边,相处一段时间再考虑结婚。但是小美不同意,小美也有自己的顾虑:她担心放下工作回到男友身边,万一相处之后男友说两人不合适,自己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此,他们闹了别扭,谁也没理谁。


半个月后,男友主动找到小美,对自己先前的情绪道了歉,说自己冷静思考了结婚问题,同意先结婚再解决异地,他愿意做出努力。


这不挺好吗?小美的目标也达成了,也该欢喜了。


但是,小美却并不高兴。虽然要求结婚的人是她,但是她并不喜欢这种“强求”来的结果,她希望男友是满怀热忱主动向她求婚。于是,她又陷入了“为何别人都是男友求婚,还有浪漫的求婚仪式,而我却要自己主动争取”的不满中,由此,开始质疑男友对自己的爱与重视是否足够。这种质疑让她不由得抓住一些其他问题指责男友,最后,男友悲伤地认为小美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从此不再联系她,也不回复她的信息。


这样的结局让人唏嘘遗憾。


小美对爱情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像小美这样对感情认识不到位的女孩也不在少数。


说不切实际,并非指“男人主动求婚”不可能实现,男人主动求婚在现实中当然存在,但社会现实不等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的“不切实际”,导致内心期待不符合自己的处境。


更深刻的真相是,她们理智上能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心理上不接受。


人对生活最大的误解就是,别人有的,我也可以有,甚至是,应该有!(即便是存在不能拥有某事物的人,这个人也不会/能是我)


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她们会出现「注意力偏差」,忽略生活中没有被主动求婚的那部分女人,从而默认别的女人都被浪漫求婚。即使她们明知道后者不是全部真相,也不愿意接受自己成为“不被主动求婚的女人们”的一员,因为她们误把“别人得到而我得不到”等同于己不如人,没勇气接受“得不到”,更不能面对自恋的重大打击。


正因为这种心理的存在,才导致小美忽略自己的“个体”实际,只想着“群体”能达到的现实高度。


不愿意放下的希望,会带来更大的绝望,正如尼采说的“希望,是最大的灾难”。


小美一直忙于追求个人发展,所以恋爱关系的建立一直拖延到了三十多岁。从现实角度,能够匹配筛选的男性个体已经少了90%,对此,小美心知肚明,所以她才会用婚书来保障。按理,既然是自己逼婚,就要接受“自己主动争取,对方被动接受”的情形。但是,小美这时候又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开始希望自己像拥有更多选择、不着急结婚的女孩那样被男人主动求婚。


这并非说年龄大的女人就不会被求婚,但这个期待的实现需要小美多一些付出和耐心,这都需要时间,可是,现实的年龄使得小美不敢拿时间做赌注。别人可以等,自己不想等,这就是各自付出,各得其所。


小美也可以像男友说的那样,先相处后结婚,如若小美让男友珍爱有加,也可以获得男友的主动求婚,但是小美又对自己没有信心。一边对自己值得被爱有信心,一边要求男友爱自己。


正因为小美对双方交往后男友是否会爱自己没有信心,所以她才用结婚来避免落空,如此就造成“被男友主动求婚”的条件不足、时机未到,这是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代价,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承担。


但小美不想付出代价,其实,是她没有意识到“向外寻求保障”总是有代价的。准确地说,一个人对自己缺乏信心,不敢面对消极的结果代价,必然付出过程代价


结果是美好的,过程也许充满坎坷和承担。同样,开局符合期待的,结局不一定圆满。


不愿意接受这一点,是很多缺乏理性的人陷入感情困惑的原因之一:寻求百分百爱的保障,不愿意接受不完美,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得不到。


说到理性,小美其实是一个追求理性、独立、自由的女子。然而,最大的问题就出现在这里,这种追求塑造了她的人设,这使得选择她的男友也是理性的男人,所以男友不会不考虑现实因素就被情绪主导做出一些不顾后果的求婚行为。可是,在面对感情问题的时候,小美骨子里的那种传统又暴露无遗:被动、感性,依赖。


表面上看,是男友未能满足她的期待,不如说是她的“表里不一”导致她的内外需求不统一,难以真正满足。


她希望像别的女生那样得到男友充满激情、感性的求婚,却忽略了她表现出来的“爱讲道理”诱导男友同样的理性处理。她让感性远离,却又内心渴望丰富的感性。


小美一直和男友讲结婚的道理,很少表达自己对这个男人和这份感情的情绪情感,内心却又渴望男人的情感表达(注意:决定结婚是理性行为,充满热忱求婚是情感表达)。


更重要的是,她并没有流露自己渴望求婚的情绪,而是转向其他问题揪着不放。


这些“表里不一”的表现,源自她内心的不安。因为恐惧,她没有真实地去感受彼此之间的爱意,更没有勇气去接纳缺失的存在,导致陷入完美的期待,让男友感到她的欲求不满。亲密关系也随之成为压力与束缚。


“你让结婚我同意了,你又开始指责我没有做好其他事......",男友会怎么想?那只能是——你只在满足自己,并未考虑我!


不仅仅是小美,在我多年的咨询经历中发现,很多人意识不到:


一、你期待的和你得到的不一样,更多是因为自己“表里不一”,而不完全是对方不给。


二、总以为别人拥有的东西,自己天经地义应该有,却看不到或者说不愿意面对自己和别人实际境遇的区别。


这也正是小美的故事给我们的启迪:


我们每个人只能是自己生活的“I”,而活不成“She”。期待与结果相悖,更多可能是我们“表里不一”导致的结果,也是我们不愿意承担的另一种承担。


而表里不一,通常都源于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真实的“我”远离自己,那么内心的期待和外在的结果也会相悖。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太常见了:


内心很弱,外表却很强势;明明很悲伤、希望得到安慰,表现出来却是愤怒、让对方远离......


明白这些,我们回到主题:为什么美好爱情只发生在别人身上?


首先,要警惕你的注意力偏差:自恋会促使我们为了满足完美想象,只注意那些与我们期待相符的事实, 刻意忽略其它不支持期待实现的事实以及别人背后承担的付出甚至痛苦。


这些偏差性的对比会强化不切实际的“希望”,带来灾难性的“失望”,让人们在得不到时更加痛苦。


幸福需要我们成熟的人格支持。相比“得到”,成熟更意味着在“得不到”时学会放下、学会接受也就是说,承认差异,活回自己,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接受有所得有所失,从实际出发。


其次,如果你期待的和你实际得到的总是背道而驰,那么,你需要思考的是,是不是“表里不一”的程度已经让你自己都误解了自己,导致用错了言语,也用错了表情。


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只是从众地思考,从众地行动,简单粗暴地认为:“别人有,我也要有”,从而要求更多,在得不到的时候,盲目认为“我没有得到是因为对方不够爱我”,进而指责对方,都非明智之举。


要知道,我们塑造了自己的世界,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最终,生活呈现给我们的都是自己的映像。放弃成为“他人”,努力成就“自己”,需要我们内心遵从真实,行为符合实际,自我学会承担。否则,即便你现实中得到不少、心理上,你依然不得满足,永远只能活在“为什么别人都过得比我好”的哀叹中。



魔鬼交际学
大陆首家集搭讪、约会、婚恋及沟通于一体的两性社交机构,由阮琦先生与贝加女士联合创立。与我们一起,做最好的自己,成就最美的爱情,you and me, together~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