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湿气简直如玄幻般存在,和什么都能扯上关系,简直是无所不在!
在中医医生眼里的“湿气”主要就是指“湿邪”。这是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之一。湿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体质,它是由体内湿气积聚过多形成的。湿气与人体的阴阳平衡、五脏功能密切相关,体现为湿气内生、外感或与其他病理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
点击【有问必答】,我出诊之余看到会回复,可以发我病历、资料!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江河,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擅长中医诊治乙肝、脂肪肝、丙肝、自免肝、肝硬化、肝腹水等病症。从医近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救助了上万名患者,帮助患者恢复其健康。
有一些朋友,为了省下房租,就生活在地下室。地下室常年不见阳光,环境是非常潮湿的,这样就可能会给我们白身带来体内湿气堆积的问题。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除掉体内湿气。
湿气是怎么形成的呢?
1、饮食不当:食用过多寒凉、生冷、油腻、甜腻等食物,或暴饮暴食,会导致湿气的产生和积聚。
2、天气湿重:长期处于潮湿、雨水多的环境中,或是气候潮湿时,容易导致湿气的侵袭。
3、生活习惯不良:长期熬夜、过度疲劳、不规律作息等,会损伤脾胃,导致湿气的形成。
4、精神情绪:情绪不稳定、压力过大也可能导致湿气的产生。
5、肠胃功能不好:肠胃消化功能不良,脾胃虚弱,也容易导致湿气重。
来测测你的湿气重吗?
头部:头部昏沉、头晕脑胀,总感觉没睡醒
食欲:恶心、食欲不振,胸闷、腹胀
大便:大便粘腻,不成型,臭味大,容易粘马桶
皮肤:爱出油,肤色暗黄,容易长痘痘,湿疹、荨麻疹
舌苔:舌头宽大,舌苔白腻,舌边有齿痕
全身:身体沉重,四肢乏力,记忆力下降,精神不佳
中医认为湿邪致病原因可分为外湿和内湿。
外湿:
感受时令湿气外,还可因久涉湿地、长期居处于阴暗潮湿环境等因素导致,主要是受到环境湿气的影响。
内湿:
主要是因为饮食、情志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内生湿邪致病,如久食生冷油腻、多饮酒水等致痰湿内生,阻于中焦致病。
湿多一分,病多一寸!
5个厉害的中成药,帮你从头到尾横扫湿气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
表现:头疼头昏、全身酸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可以参考这个药。
功效:祛风除湿、养血舒筋和补益肝肾。
表现:腰膝关节怕冷疼痛,活动屈伸不灵活等,可以参考这个药。
功效:健脾利湿。
表现:经常感觉疲惫、乏力,胳膊腿沉的不得了,天天好像抬不起来一样,总是胸闷、肚子胀,时不时还犯恶心,大便粘腻不好冲,可以参考这个药。
功效:清热利湿。
表现:经常口干、口苦,心情烦躁,大腿根总是潮潮的,瘙痒,有的人还有异味,这多是湿停留在肝胆了,并且呢,还合并了热邪,舌质多是发红的,舌苔比较黄腻,可以参考这个药。
功效:温阳化气、利湿行水。
表现:乏力,天天提不起精神,平时比较怕冷,手脚总是发凉,腰腿也总是疼痛;严重的会有颜面、肢体的浮肿,还有小便异常,可以参考这个药。
阅读延伸:
饮食调理也是改善湿气重的一个手段,大家可以在生活食用一些祛湿的食物:
1、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的功效。可以煮粥食用。
2、红豆:能健脾祛湿,特别适合与薏苡仁一起煮粥。
3、茯苓:健脾利湿,常用于煲汤或制成茯苓糕。
4、冬瓜:清热利湿,适合煮汤或清炒。
5、芡实:补脾止泻,常用于煮粥或炖汤。
6、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可以泡水代茶饮。
7、鲫鱼: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可以煮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