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2025年超长期国债中“两新”中“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方向政策分析

文摘   2025-01-18 16:36   河北  

2024年10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下达完毕,其中7000亿用于“两重”项目,3000亿元用于“两新”项目。2025年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

1

1

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支持范围

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方向支持范围:报废飞机、报废汽车、废旧家电精细化拆解,废钢、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废旧动力电池拆解和规范化梯次利用,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回收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

在此范围内项目均可进行申报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

2

2

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国家发改委292023年第7号令);

《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

《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号);

《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2〕109号);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23年远景目标纲要》;

《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工信部联节〔2022〕9号);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工信部联规〔2021〕212号);

3

3

政策分析

序号

政策名称

发布单位

政策要求

1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

国务院

《意见》)中提到“三、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十一)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金属、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回收利用率。”

2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展规划》中要求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二、总体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着力建设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单位GDP能源消耗、用水量比2020年分别降低13.5%、16%左右。

3

《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2〕109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求:“要求到2025年,建成绿色分拣中心1000个以上,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60个左右大中城市率先建成基本完善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开展废旧物资循环利用规范城市建设,提高废旧物资的回收效率、循环利用效率,加强废旧物资分拣水平、再生加工水平,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废旧物资产业变革成为公开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国家战略性新兴发展产业。”。“五、完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政策保障体系:(十四)加大投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加强对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项目的支持。”

4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

国务院

《行动方案》)中“(六)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3.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再生资源应收尽收。加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市矿产”基地,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规模化、清洁化利用。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兴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加强资源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到2030年达到5.1亿吨。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23年远景目标纲要》

国务院

《目标纲要》中要求“第三十九章—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理念,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补齐和延伸产业链,推进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置。加强废旧物品回收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废旧物品回收分拣体系。推行生产企业“逆向回收”等模式,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融合、流向可控的资源回收体系。拓展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覆盖范围”。《目标纲要》中还要求“深化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6

《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三、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程--(十一)提升再生资源利用价值--着力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促进钢铁、铜、铝、锌、镍、钴、锂等战略性金属废碎料的高效再生利用,提升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水平。”

7

《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

国务院

“二十六、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5.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环境保护—4.废弃物综合利用”目录;

8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版)》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四十二、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6、危险废弃物处置;7、废弃物回收;8、废弃物循环利用。符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中“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3.2资源循环利用—3.2.5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目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9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

国务院

《意见》中提到的“五、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中的“(十六)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加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建设”的要求。

10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工信部联规〔2021〕21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七、保障产业体系安全化--(一)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拓展多元化资源供给渠道。开发“城市矿山”资源,支持优势企业建立大型废钢及再生铝、铜、锂、镍、钴、钨、钼等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推进再生金属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

4

4

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效益

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再生利用对我国构建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我国目前大量废旧物品未充分利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可缓解资源短缺,节约能源。

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再生资源总值一年达2500亿美元左右,并以年15~20%的速度增长。全世界钢产量的45%、铜产量的62%、铝产量的22%、铅产量的40%、纸制品的35%来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每回收利用1万吨废旧物资,可以节约自然资源4.12万吨,节约能源1.4万吨标煤,减少10万吨垃圾处理量。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加剧能源资源紧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树立绿色低碳理念,促进循环经济在各领域推广,构建绿色循环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至关重要。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产业、园区循环式改造,减少物质消耗。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是解决资源短缺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不念过

END

不畏将来

编辑:胡三燕

排版:逯丽媛

本文仅为分享观点、学习交流之目的,文章、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化债背景下,2025年政府投资项目谋划实务运作、1013号文背景下的PPP新机制的实施、老旧街区(厂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及150号文背景下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发展高级研修班

2025年02月27日—03月02日 南宁市 (27日全天报到)

2025年03月13日—03月16日 成都市 (13日全天报到)

2025年03月20日—03月23日  深圳市 (20日全天报到)

新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背景下,2025年“两重”“两新”等优质项目筹备与谋划、存量资产盘活,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申报高级研修班班

2025年02月27日—03月02日 南宁市 (27日全天报到)

2025年03月13日—03月16日 成都市 (13日全天报到)

2025年03月20日—03月23日  深圳市 (20日全天报到)

红头文件及报名电话

联系人:唐老师 19930887343(同微信)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管理
为建设方提供从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招标代理,造价,勘察设计,项目管理,施工监理到交工后评估的全过程工程集约化咨询服务
 最新文章